首頁 > 文章 > 烏有網刊-學者見解

推薦文章

顯示最新發布的 0 篇文章

    龍斧 王今朝:新古典不可能成為中國主流經濟

      新古典方法論所包含的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觀乃至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值得深入探究,而這對于中國自身經濟學發展方向及其方法論的形成、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因此,我們從社會科學方法論角度出發,運用交叉科學方法和整體主義方法論,對新古典方法論的問題進行中國化延伸和擴展分析。在此基礎上,運用實證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
    2015-03-19 互動:30

    論美國對華意識形態輸出途徑的多樣性

      董德(南京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  分享到:美國在重視和加強硬實力建設的同時,非常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堅持用軟硬兼施的方式推進其霸權主義戰略。長期以來,美國重視非政府組織、現代傳播媒體、宗教、外交以及經濟等途徑的綜合運用,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輸出,以實現西化、分化中國的戰略目標。  美國利用非政府
    2015-03-19 互動:164

    田松:垃圾問題是戰略問題

      垃圾問題是戰略問題  田松[1]  垃圾問題不是枝節問題和技術問題,它內在于工業文明,不可能通過垃圾處理技術的進步得到徹底的解決。未來的國際競爭,將在垃圾的容納空間上激烈展開,垃圾問題會迅速超過糧食問題、能源問題,成為未來社會最重要最緊迫的問題。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家必須在戰略層面上考慮垃圾問題,并從宏觀上調整
    2015-03-19 互動:39

    張文木:為時代留下有生命力的好書

      書是有生命的。年輕時讀書常想,為什么給資本主義社會下達了“死亡通知書”的《資本論》,竟惹得一代代資本家們挑燈夜讀,留連不舍。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書的生命是通過它的對立面的否定而獲得肯定的,書僅讓同道喜愛是不夠的,能讓對手們不得不讀、讀得心痛又舍不得毀的書,才是有生命力的好書。  書的生命長短在于它所涉
    2015-03-19 互動:78

    張文木:新書《基督教佛教興起對歐亞地區競爭力的影響》自序

      “神自身在地上的行進,這就是國家”  ——新書《基督教佛教興起對歐亞地區競爭力的影響》自序  張文木  公元初,基督教和佛教在歐洲和亞洲并行興起且對古代歐洲和亞洲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此造成古代歐洲和亞洲地區競爭力優勢的西東對置。研究這段以千年為刻度的歐亞地區競爭力此消彼長的歷史演
    2015-03-18 互動:50

    論毛澤東的學習能力

      關于毛澤東的學習能力,以前很少有人從這一角度來進行總結。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政黨,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而毛澤東就是一個具有非凡學習能力的人,堪稱是我黨在這一方面的典范。  什么是學習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聽、說、讀、寫、計算、思考等學習課業的能力。對于黨政干部來說,一方面要具有善于向書本學習的
    2015-03-18 互動:127

    周新城:"十月革命"送來的不是馬克思主義?

      一、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提出了“蘇馬非馬”論,主張把批判“蘇馬”作為 “正本清源、返本開新”的“主旨”。文章說:“我們中國人接受的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從前蘇聯特別是斯大林時期蘇聯經過整理、理解、取舍、發揮后的馬克思主義,用斯大林的概念叫做馬克思列寧主義,其基本內容
    2015-03-18 互動:123 十月革命100周年

    郭建波:關于電影《武訓傳》批判的歷史原因分析

    毛澤東提出批判電影《武訓傳》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要求共產黨員和黨的組織,聯系實際學習運用馬列主義,清除侵入黨內的資產階級錯誤思想。這無疑對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主義,進行思想改造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15-03-18 互動:231

    福山思想體系并未脫離“歷史終結論”

      20世紀80年代末,日裔美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歷史的發展只有一條路,即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這個觀點成為“福山主義”的核心,其提出時機與時代背景的某種巧合,助力了它的傳播。近些年,福山從國家競爭、國家發展角度,關注政治秩序的話題。有學者認為,福山已不再是一個&ldq
    2015-03-18 互動:20

    韓毓海: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本文系作者即將出版的新著《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馬克思》一書的第16章。  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爆發了。那一年,馬克思53歲,而此時《資本論》第一卷已經出版近5年了。  “巴黎公社運動”并不是恩格斯所設想的發生在工廠里的工人罷工斗爭,而是一場城市運動,如果用馬克思的話來表述
    2015-03-17 互動:144

    佩里·安德森:霸權之后?--當代世界的權力結構

    1984年,美國國際關系領軍理論家羅伯特·基歐漢(Robert Keohane) 發表了一篇題為《霸權之后》的著名作品,它的主題是:大國之間對領導權的傳統爭奪方式正在消逝。在傳統的斗爭方式中,勝利者占據國際秩序的霸權巔峰,支配所有其他國家,決定全球體系的方向,比如說,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常常被認為是處于這個如日中天的位置。基歐漢認為
    2015-03-17 互動:18

    烏克蘭危機與大國地緣戰略新態勢

    從2004年的“橙色革命”到2014年國內動亂的迅速升級,充分體現出烏克蘭危機的歷史延續性和必然性。應該看到,這兩次危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有著密切聯系的一次整體危機的不同階段,本文旨在考察2014年以來烏克蘭危機的一些特殊現象,希望從地緣戰略理論層面進行總結。烏克蘭危機是長期積累的國內政治認同危機、地區發展差異
    2015-03-16 互動:30

    “非毛化”常見手法剖析

      近年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大搞歷史虛無主義,利用一些人的獵奇心理,從個人道德品質、生活作風、工作能力等方面大肆展開對毛澤東的惡意人身攻擊,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惡意丑化、詆毀和謾罵毛澤東的思潮。其中一些荒謬論調通過網絡、非法紙質出版物等方式傳播,流毒頗廣。對于這些謬論,國內外有正義感的學者和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都曾
    2015-03-15 互動:473

    汪暉:外資強勢進入,我國種子主權令人擔憂

      2015年兩會間隙,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汪暉受鳳凰網之邀,與香港理工大學的教授潘毅和長期研究建筑工人權益保護的李大君一同接受了鳳凰網的專訪。分享了他2015年的3個政協提案。  汪暉委員今年分別就建筑工人權益、義務教育普及、種子安全3個方面作了提案。汪暉認為,討薪問題造成的沖突和暴力事件,屢禁不止,仍然是一個嚴
    2015-03-15 互動:49

    郝貴生:論列寧《哲學筆記》的當代價值(全文)

      按語:本文是筆者去年8月為紀念列寧學習、研究、寫作《哲學筆記》100周年所寫的紀念文章。現已發表于今年《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第2期上。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刊物發表時將個別內容和文字刪去。為使讀者更深入閱讀該文,現將原文發表。歡迎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論列寧《哲學筆記》的當代價值  —紀念列寧《哲學筆記》
    2015-03-14 互動:50

    趙磊:究竟誰要終結歷史?

      一自稱“新浪網友”的在拙文《理性的勝利?——走近馬克思(之三)》后面跟帖,用“唯物史觀”嚴厲批判馬克思:  “100多年的實踐檢驗,(馬克思主義)此理論不能成立!其關于人類社會五種形態的論斷,更是荒誕的!共產主義以后,人類就不發展就死了嗎?此路不通就走能走通的路,這就是真理。”
    2015-03-14 互動:134

    潘維:要警惕共產黨的國民黨化

        潘維:要警惕共產黨的國民黨化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一  這本《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是京滬五位青年學者——鄢一龍、白鋼、章永樂、歐樹軍、何建宇——的思想結晶,也是策劃編輯王海龍的成
    2015-03-13 互動:500

    “伊斯蘭國”的興起與極端主義在中東的擴張

      【內容提要】 “伊斯蘭國”給中東帶來的亂局是當前該地區政治伊斯蘭主義發展的突出寫照,宗教極端主義必然混跡其中。盡管美國和西方國家發起新一輪空中軍事打擊行動,但囿于自身利益以及有關國家政局動蕩,未必能在短期內解決問題,宗教極端主義的蔓延還將延續。未來中東地區的政治變遷大體可從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
    2015-03-13 互動:29

    呂新雨:蘇聯黨內路線斗爭與大饑荒的發生

      上一場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即:如果僅僅從數字的角度來談論大饑荒,我們有可能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數字背后的政治到底是什么?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六十年代的大饑荒和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一樣,都成為撕裂社會共識的傷口,并且演變成意識形態的內戰。這種時代的傷口,我們到底該怎樣去理解? 僅僅歸結為某個歷史人物的倫理道德,不
    2015-03-13 互動:43

    程恩富 董宇坤:大力發展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混

    摘 要:混合所有制是財產權屬于兩個以上不同性質的所有者構成的一種所有制。從單體或微觀層面來看,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共同出資建立的企業,因而國有、集體、合作、個體、私營、外資等所有制的各種混合,均可視為混合所有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大多數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是為私人資本增殖服務的產權方式和
    2015-03-13 互動:45

    郝貴生:論列寧《哲學筆記》的當代價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在極其繁忙和艱苦的條件下,抽出大量時間閱讀、研究黑格爾,寫出《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一書摘要》《黑格爾〈歷史哲學講演錄〉一書摘要》《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學)的綱要》等著作,做了大量摘錄、批注,并把學習的精華思想集中在《談談辯證法問題》和“辯證法的要素&rd
    2015-03-13 互動:31

    侯猛:民主集中制與新中國政法傳統

      從“趙作海案”談起  2010年上半年發生的“趙作海案”,是繼“許霆案”、“鄧玉嬌案”之后,又一起引起全民關注并具有廣泛影響的政法事件。“趙作海案”之所以能夠引起廣泛關注,就在于其被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入獄服刑數年后,被害人趙振晌“復活”。如果不是被害
    2015-03-13 互動:22

    李玲:醫改6年了,為什么濤聲依舊?

    兩會正進行時,關于醫改的討論天天有,可醫改的核心問題沒人改。公立醫院的改革回歸公益性,是匯集了13億人的利益。誰來替13億人的利益說話?
    2015-03-13 互動:176 醫療改革爭論

    王湘穗等學者暢談2015年全球經濟金融趨勢

      動蕩不定的世界 穩健創新的中國  ——專家暢談2015年全球經濟金融趨勢  2月2日,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參加了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本刊編輯部聯合舉辦的研討會。對國際經濟形勢進行了熱烈和深入的討論。與會專家包括:丁寧寧、曹遠征、曹和平、崔之元、楊凱生、劉軍紅、牛新春、何自力、朱安東、王湘穗等專家
    2015-03-12 互動:34

    呂新雨:伊文思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荷蘭電影導演。  (文/呂新雨 復旦大學教授)  2002年夏天我曾去北京參加一次紀錄電影的論壇,會上邂逅荷蘭學者Kee Bakker,他來自伊文思的故鄉,是Joris Ivens and the Documentary context一書的主編。Bakker先生把這本由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文集送給了我,并且在扉頁上寫
    2015-03-12 互動:39

    汪暉:歷史沒有被“告別”,工人階級的遠大利益

      一、怎么看待和界定二十世紀   我理解的二十世紀,是一個比較短的二十世紀。理解二十世紀,很難離開中國革命,因為可以說,二十世紀本身就是一個革命的世紀。   既然如此,又既然“告別革命”是過去二三十年間的一個學界定論,那么,我們就可以更早地將二十世紀終結 - 在1976年文革結束時,或者更早 - 從文革時期內部的自
    2015-03-12 互動:127

    田文林:社會主義國家更有可能實現真民主

      田文林:社會主義國家更有可能實現真民主  ——政治經濟學視野中的民主話語建構  當前,中國基本擺脫了“挨打”和“挨餓”的命運,但仍未擺脫“挨罵”階段,尤其在政治制度領域。風雨飄搖的西式民主被包裝成“普世價值”和“萬能靈藥”,而行之有效的中國政治模
    2015-03-12 互動:37

    訪倫敦國王學院教授:馬克思主義才能夠真正解

      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夠真正解決平等問題  ——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亞歷山大·卡利尼卡斯  采訪者:李健  亞歷山大·卡利尼卡斯(AlexanderCallinicos),男,1950生,畢業于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現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國際社會主義》雜志主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理論、政治哲學、政
    2015-03-12 互動:35

    周新城:必須旗幟鮮明地批判新自由主義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改革開放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開展的,這是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們黨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時,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作為首要的經驗。回顧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的歷史,我們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
    2015-03-12 互動:97

    嚴海蓉 陳航英:農村合作社運動與第三條道路:爭論與反思

      【內容提要】農村合作社運動正盛行中國,然而這種盛行背后卻已存在諸多爭議。有些人質疑是否應該提倡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些人則批評現今大部分合作社都是“假”合作社;還有些人提出應以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的綜合性農民協會作為仿效對象。這些爭論既關乎農村合作社,但又不局限于農村合作社,實際上涉及了中國發展的
    2015-03-11 互動:39

    李慎明:蘇聯放棄政治安全防線的悲劇

    蘇共的叛逆者先是故意拱手出讓意識形態陣地,給反對派以宣傳自己觀點的機會。后來看到蘇共大勢已去,他們就乘機扔掉自己的黨證,背叛自己的誓言,改弦易轍,反戈一擊。
    2015-03-11 互動:190

    周新城:中央黨校副校長向高級干部灌輸什么樣的經濟學?--評《駕馭經濟的理論支點》

      (編者按:王東京: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部主任(原經濟學部主任),《中國經濟觀察》主編、中央黨校教授。2月26日人民網消息,王東京任中央黨校副校長。)  作者按:這是寫于2004年的一篇舊文。當時此文發表以后,我曾給人民大學科研處寫了一封信,說明原委。內容如下: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2004年6月6日在《文匯報》上發了一篇文章
    2015-03-11 互動:204

    羅援:琉球都不屬于日本,遑論釣魚島

       3月8日,外交部長王毅召開記者會,解讀近期熱點外交問題。對此,《搜狐軍事》對我進行了采訪。以下是采訪記錄:  記者:外交部長王毅昨天回答日本記者提問時表示,抗戰勝利70周年的紀念活動“不管是誰,只要誠心來,我們都歡迎。”路透社解讀為“中國暗示會邀請日方參加抗戰紀念閱兵”,請問:日本作為戰敗國,又一直
    2015-03-11 互動:69

    張文木:實施"一帶一路"對我國政治安全意義重大

      講“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深遠意義,首先要從政治的高度看待“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   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  第一,中俄合作面臨新的機遇。俄羅斯在烏克蘭和北極通航兩個方面,一下子出現了巨大的安全壓力。烏克蘭問題把俄羅斯的許多重要力量牽制住了。俄羅斯在歷史上面臨的歷來
    2015-03-10 互動:57

    吳漢中 蔣高明:土地私有化并非靈丹妙藥

      很長一段時間,學術界對于“農村土地是否要私有化”,是有著相當大的爭論的。有些學者在公開場合敢說農村土地應該私有化,有些學者在私下里敢說農村土地應該私有化,但不敢公開直接說,只能建議把土地還給農民或出租給農民。直到現在,有些學者們仍然堅持農村土地維持現狀,甚至有些學者把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也定性為&ldquo
    2015-03-10 互動:33

    梁柱:要自覺堅守意識形態陣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意識形態的工作,他多次聯系國家政權的安危、社會應有的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和培養什么樣的人等重大問題,深刻論述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他特別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
    2015-03-09 互動:97

    郭云忠:《毛選》與法學

      [摘 要] 當今的法學文章,從作者的態度來看,趾高氣揚、目中無人者有之;居高臨下、橫加訓斥者有之;正襟危坐、冷若冰霜者有之;喋喋不休、不厭其煩者有之。好文章,應當盡可能地減少作者與讀者的敵對情緒,盡量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因此,高明的作者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常常用“我們”而不用“我”,就是希望能得到
    2015-03-09 互動:58

    江涌:警惕科技內生的負面作用

      關于科學技術,一個常見的說法是,科技是雙刃劍,但科技的負面作用可以通過進一步的發展來得到解決。總體而言,科技對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人們對科技是心存樂觀,少有警惕的。事實卻是,科技的負面作用是內生的、不可避免的。  毋庸置疑,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的發展極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由此認定,科技永遠
    2015-03-09 互動:29

    趙汀陽:新游戲需要新體系

      當下的中國是個“威脅”嗎?而“威脅”這個詞語本身就很容易產生誤導。依照同樣的邏輯,對中國以及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而言,美國算得上是最大的威脅。類似“威脅”這樣夸張的詞語,對于我們理解時局沒有太大幫助,也許僅僅對政治宣傳有點用處。按照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的理論,相
    2015-03-09 互動:25

    趙磊|走近馬克思(之二):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恩格斯曾經剖析過一種名為“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之前用“資產階級”來加以修飾,有如把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硬要綁在一起,這是多么地滑稽,可當時的經濟學家基本上就是這么個水平了。比如艾米爾·扎克斯博士,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中,是這樣描述這位博士那充滿著玫瑰色彩的“資產階
    2015-03-09 互動:59

    中國近代史“重寫”之論可以休矣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推動中國近代史研究發展進程中,“重寫中國近代史”的聲音不絕于耳。近年來,標榜“重寫”、“重讀”、“重構”、“重說”、“重尋”中國近代史,以及“探尋歷史真相”、糾正“歷史的誤讀”的諸類著作,紛紛登臺亮相,可謂形
    2015-03-09 互動:63

    社科報:抵制西方錯誤觀點的教材進入大學

      原題:打造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材體系 抵制西方錯誤觀點 壯大主流意識形態  3月7日,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討論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教材是一個國家意志的體現,加強大學課堂教材的建設管理是各國的普遍做法,中國辦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對大學教材的管理不是不要開放,而是為了更好地開放。”“我們
    2015-03-09 互動:51

    婦女運動:中國革命實踐對社會科學的挑戰

      性別:看待世界的第三個視角  性別研究,即所謂GENDER SDUDIES,在歐洲自1960年代開始,慢慢地成為社會學中一種比較熱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它指的是我們看世界,要有一個GENDER的視角——GNEDER一詞,翻譯成“(男女)社會性別”比較恰當。  社會學傳統的研究方法是階級分析,它把工業社會以來的社會基本結構,看作
    2015-03-09 互動:24

    王紹光:商業保險公司如何綁架美國醫改?

      醫療改革是各國政府普遍面臨的決策難題  我們的切入點是中國不久前進行的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從當今世界范圍來看,各國政府均面臨一些重大決策任務。但在諸多共同的改革領域中,醫療改革過程中的政策制定和決策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由于醫療制度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無論哪個國家的政府,幾乎都在這一問題上傷透了腦筋。同其他
    2015-03-08 互動:42 醫療改革爭論

    江宇:應將醫改提高到政治高度

      原標題:打好醫改這張“政治牌”  “兩會”臨近,醫改又成熱點。世界各國醫改也常常是議會和選舉等政治活動的熱點,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問題”。  所謂“政治問題”,說到底就是“為誰服務”的問題。討論醫改政策,首先要解決的是,醫改目標到底是什么?明確了目標和利益導向,
    2015-03-08 互動:44 醫療改革爭論

    祝東力:“紅衛兵—知青一代”的前世今生

      “紅衛兵—知青一代”,指的是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所謂的“老三屆”和“新三屆”,即1966~1968年間的高中、初中和小學應屆畢業生,特別以其中的城市人群為代表。限于主客觀條件,本文主要談“紅衛兵—知青一代”的知識分子群體。  迄今為止,在近半
    2015-03-08 互動:110

    北大李玲教授:應認真反思中國婦女地位下降

    80年代,我在國外與各國女性的交往中,深感作為中國女性的幸運。然而進入21世紀,各國女性在爭取男女平等方面進步巨大,女性當家做主已成新潮流。而中國女性的整體地位反而在下降,女性從政從世界領先水平下降到甚至不如非州,女性經濟地位也是不斷下降。
    2016-03-08 互動:556

    潘維: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才是醫改方向

      2009年以來的醫改有兩大成就,第一是確定了醫改的方向,第二是擴大了醫保覆蓋面。但眼下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既定的醫改方向遭遇嚴峻挑戰,第二是城市里的醫改讓醫患矛盾日趨嚴峻。城市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不再被確認,城市醫改居然成了改變公立醫院所有制的問題,被所謂社會辦醫,混合所有制問題劫持了。  我們百姓的一生可以分成
    2015-03-07 互動:86 醫療改革爭論

    喬良: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難點和可能性展

      很少有人能把中國和美國的關系講清楚,不信你把外交部長請來,看能不能說清楚。這兩國的關系不是一句“好不到哪兒去,也壞不到哪兒去”就能說明白的。但是我敢說,一個小時之后中美兩國關系一定會在某一方面發生變化,因為這兩國的關系正處于動態中,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變化,甚至可以說變化莫測。為什么呢?因為你面臨的是
    2015-03-07 互動:43

    周新城:運用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應成理論工作的常態

      一、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是觀察復雜政治現象的一把“鑰匙”  王偉光同志《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不輸理》一文,本來只是講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常識,卻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受到了質疑和圍攻。這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里,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想了好久,出現這種現象,大概原因是兩個:一是王偉光同志的文章
    2015-03-06 互動:129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大國崛起

文章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朋友,你說反了
  2. 歐洲金靴|南陽往事
  3. 李克勤|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后被鄧穎超“壓迫”寫詩,究竟是怎么回事?
  4. 周忠:從胡錫進逼董明珠道歉,談退休媒體人引發輿論生態危機
  5. 胡錫進跳出來要董明珠“道歉”,他敢說自己沒有夾帶私貨嗎?
  6. “為了誰”和“依靠誰”很重要
  7. 董明珠“拒用海歸”爭議的實質為資本邏輯與勞動力控制的博弈
  8. 那些反對董明珠“不招海龜論”的,有一個算一個,全是精神病!
  9. 秦明|八旬老人:“刀郎擁護毛主席,這就了不起”
  10. 從“保救”到“民左”——兼談怎樣對待青年
  1. “文革”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2. 揭秘:歷史“最大冤案”中的冤案
  3. 文化傳播的方向已經發生根本改變——要么適應,要么被淘汰
  4. 其實分田單干已經不妙了,還討論它的意義?
  5. 一把尖刀,從鎖骨中間的空檔插向心臟,穿過心臟插向肝臟
  6. 王明的功過是非
  7. 李光滿|這件事透著蹊蹺和詭異,絕不簡單!我說四點看法!
  8. 時代正在呼喚偉人價值觀的回歸
  9. 天眸|| “高蠡暴動”吾之見
  10. 劍云撥霧|“中國人是惹不得的”嗎?
  1. 天眸|司馬南的教訓是一記警鐘
  2. 陳云等人晚年的感慨
  3. 當代社會剝削已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4. 歐洲金靴|司馬南退出江湖,易中天登堂入室
  5.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6. 80%的財富,都在富人手里捏著,為啥不刺激他們去消費?
  7. 反腐,反到哪里去了?
  8. 這才是劉少奇去世真相!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9.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10. 導師是對的,民間已幾成共識
  1. 國民黨浙江陸軍監獄中死難的32位縣委書記
  2. 大爺掉進下水道,電視臺直播營救88天
  3. “文革”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4. 1939年,周恩來赴蘇療傷期間
  5. 天眸|| “高蠡暴動”吾之見
  6. 一把尖刀,從鎖骨中間的空檔插向心臟,穿過心臟插向肝臟
1 3 4 5 6 7 8 9 30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精品国产原创电影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