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批判一種現象,那你心中必然知道所謂正確的、理想的狀態是什么樣子的。比如我們批判貪腐,我們必然知道,正確的、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廉潔自律,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我們不能忽略: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取決于毛主席時代打下的堅實的基礎。這就好像蓋摩天大樓,你的地基沒有打好,任由你如何蓋你也蓋不成摩天大廈。
同樣的道理,今天,我們國家的這些個“富豪”,個人也蓋起了“摩天大廈”,但是有多少人的“摩天大廈”是自己打下的“地基”呢?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總結:99%的富豪都是通過侵吞“國有資產”發家的。這個咱沒有具體的數據,此處僅作參考。真可謂應了一句俗語:大河里有魚,小河里有蝦。
1949年以來,毛主席帶領人民走集體化路線,人民集體勞動共同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改開后,我們從集體經濟走進了市場經濟,很多的鄉鎮企業被個人承包了,集體財產直接進了個人腰包。這樣的事情我想每個地方都有。我們村里,以前有個“煤礦”,后來被村里的管事的和一些個人合伙把煤礦承包了,直到今天為止,我們村里那些生活條件富裕的,家里能蓋“兩層樓房”的,依然還是當年那些承包煤礦的人。
有句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能承包煤礦的都是什么人呢?別的咱不敢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些人和村里的管事的,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說的直白點,就是人家“村里有人”。村里有人就成了“村富”,那如果鎮上有人呢?
這些現象都是實實在在有的,我就親身經歷過,難道國家會不知道?當然知道,所以國家提出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然而有太多的先富起來的人,價值觀存在嚴重的扭曲和變形,他們認為他們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自己的“本事”,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自己的“智慧”,這些人非但不會考慮帶動更多的人富裕,反而把別人的路都給堵死了。更有甚者,他們為了讓自己世世代代都做人上人,為了守住自己的“財富”,就把財富轉移到了國外,老婆孩子早就不再是中國人,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就跑到國外了。這可以說是中國很多富豪的“模板”。
然而,無論藏的再深的魚,也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牌坊無論多精美,也有倒掉的一天,到時候誰是王八誰是婊子看得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千萬不要覺得你自己很有本事,連我們的偉大領袖都說過:在整個歷史中,個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并發出了“人民萬歲”的時代最強音。
總是很多人張口就說中國的老百姓仇富,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才不仇富,看看最近有多少老百姓為劉強東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仇富嗎?我們仇恨的“為富不仁”。時代呼喚偉人價值觀的回歸,現在我們有家底了,是時候回歸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