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同志建議筆者用毛澤東思想分析一下這件事: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某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人,并利用職權為規培醫師董某違規操作,包括將其留在胸外科規培、手術中離場致患者風險等。事件引發對醫療公平、學術誠信及患者安全的廣泛質疑。筆者簡要了解這件事之后,主要想從兩個角度談一談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毛主席關于獨立自主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毛主席關于醫療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毛主席重上井岡山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事情不是那么簡單,人家資本主義制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歷史長,地域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許多方面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么可能讓落后的中國獨立發展,后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和井岡山的追求。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險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嗎?”(馬社香:《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主席有一句話最值得深思,就是帝國主義國家不可能愿意讓獨立的中國后來居上的。也就是說,帝國主義國家即使在出現嚴重經濟危機或者為了地緣政治利益的時候,為了解燃眉之急或者自保,即使同意賣給我們比較多的技術、設備,他們也不可能允許我們強大起來的——他們會利用各種手段腐蝕我們、殖民我們,從而實現他們扼殺我們的罪惡目標。所以,我們和他們做生意沒錯,但是我們如果擴大和他們的內部經濟聯系、允許他們滲透他們的力量進入我們的經濟命脈,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搞垮我們的。
主席在世的時候,我們也引進國外比較先進的技術、設備,例如156工程、四三方案,都是新中國比較成套引進國外技術、設備的典型。1956年中共八大的時候,主席還問法國共產黨引進法國設備的問題。主席當時問法共的杜克洛:“你看法國政府能否擺脫美國干涉,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貿易上能把成套設備賣給我們,很久還是不很久,你如何估計?”“不是指一般的做生意,是說替中國設計工廠、供應裝備、安裝裝備并教會中國工人開動機器。”(《毛澤東傳》:《第54章、<論十大關系>到八大(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但是,主席堅決反對國際股份浸染國內經濟和國防命脈,無論是合資艦隊還是合資公司,他都根本反對。1958年,赫魯曉夫想搞“聯合艦隊”,主席堅決不允許——國家利益出現根本矛盾、蘇修開始侵犯中國主權,這才是中蘇決裂的根源和開端。所以,當時主席告訴尤金:“我這些話很不好聽,你們可以說我是民族主義,又出現了第二個鐵托。如果你們這樣說,我就可以說,你們把俄國的民族主義擴大到了中國的海岸。”“搞海軍‘合作社’,就是在斯大林活著的時候,我們也不干。我在莫斯科也和他吵過嘛!”(《毛澤東文集》:《同蘇聯駐華大使尤金的談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如果我們說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訪蘇的時候利用英美和蘇聯的矛盾使斯大林做出讓步——修改中蘇舊約、公開改變雅爾塔體系以及毛主席決定中共軍隊抗美援朝標志著雅爾塔格局開始出現局部突破,那么1958年開始的中蘇決裂以及之后1964年新中國擁核,則標志新中國根本突破了美蘇兩極對峙的雅爾塔格局,標志著新中國成為了獨立于美蘇兩極陣營之外的東方擁核大國。20世紀所有政治家之中,毛澤東是突破雅爾塔格局第一人。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對雅爾塔格局的突破,中國就會和東歐、朝鮮一樣成為蘇聯的衛星國并在蘇聯解體后同樣出現經濟體系崩盤、“苦難行軍”。
今天的中國仍然享受著毛澤東時代突破雅爾塔格局、保持獨立自主的重大紅利。當時,相當一部分人不理解。“對蘇聯的問題,適當地說。到社會主義時期,毛主席很大的決策是同蘇聯破裂。現在從東歐的狀況來看,這重要極了。抗美援朝是一個重大決策,跟蘇聯大國主義的破裂也是一個重大決策。如果中國成了蘇聯的衛星國,這個局面就不好了。不屈服于蘇聯的壓力,真正保持獨立自主不然這個旗幟就沒有了。東歐根本的一條是成為附庸國,跟蘇聯決裂,是關系到民族命運的問題。毛主席做了許多工作,又經過慎重考慮。這跟打一場抗美援朝同樣難下決心。”“所以中國共產黨講民族獨立,不是甘心做附庸國的黨。第一任駐蘇大使是王稼祥,他比較懂這些事情”(金沖及:《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可見,作為高瞻遠矚的大政治家,新中國成立以后,毛主席就積極準備積攢實力、尋找時機突破雅爾塔格局、實現中國完全獨立自主、不受制于包括蘇聯在內的任何一國。當時,相當一部分干部并不理解。但是,先后擔任第一任駐蘇大使、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的王稼祥同志和毛主席簡直“心有靈犀”,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了主席決定中蘇決裂、突破雅爾塔格局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毛主席、王稼祥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擁有數十年戰爭鍛煉出來的無比敏銳的洞察力和政治勇氣,中國才成為了突破雅爾塔格局的第一國。
遺憾的是,主席老人家走后,有些人還是不理解老人家的偉大、正確。他們對于帝國主義的警惕嚴重不足,以至于很多重要的、有命脈性意義的部門,都要引入外國人來“幫忙”。這個“中日友好醫院”就是典型。日本帝國主義在二戰的時候都想搞細菌戰生物戰滅亡我們,他們怎么可能給我們足夠好的醫療教育或者醫療技術幫助呢、怎么可能真心誠意給中國人治病呢?醫療問題是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問題,學習國外技術可以,但是絕對要提高對他們的警惕、注意對他們一分為二的具體分析而不能對他們存在迷信。這次醫療衛生出現的問題,證明了毛主席的獨立自主思想的完全正確。
這個醫療衛生事件,還讓我想到的就是毛主席關于醫療衛生事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建國以后,毛主席多次批評我國的醫療衛生工作。1964年6月24日,主席在會見越南外賓時,對我國的高干保健工作提出了嚴肅批評。醫療工作人員做了檢討。“報告檢討說:我們的高干保健工作中嚴重地存在著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助長生活特殊化的現象,而且一些醫生、護士長時間脫離病房工作、門診工作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關于改進辦法,報告提出:一、取消專職保健醫生、保健護士的制度;二、對于沒有嚴重疾病的人,提倡積極鍛煉身體,同時加強北京醫院對醫療保健工作的管理,加強對醫務人員進行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提高醫療工作質量;三、取消存在于高干保健工作中的一些特殊化的做法。”(《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4年,七十一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可見,毛主席堅持醫療為人民服務、堅決反對干部醫療特殊化,并為此做了不懈努力。主席當時批示:“朱、鄧、彭、康閱。請書記處考慮一下,此建議是否可行?并以決定告知衛生部。”“保健局應當取消。”“北京醫院醫生多,病人少,是一個老爺醫院,應當可以開放。”(《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4年,七十一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這就是真實的毛主席——堅持醫療工作為人民服務、堅決反對醫療工作特殊化!由于毛主席并沒有最終決定權,必須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組織紀律,他的正確建議能否完全通過還要看是否能得到多數領導支持。當時條件下,主席已經盡力而為了。
1965年,毛主席更是對醫療衛生問題進行了嚴肅批判。主席說:“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務,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而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農村,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現在醫院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只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人是農民。那種做法脫離群眾,中國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農村,不為農村服務,還叫什么為人民服務。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謂尖端,高、難、深的疾病研究上,對一些多發病……不管,沒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農村,重點在農村。”(《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4年,七十一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醫療不能為“老爺”服務、必須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主席醫療衛生思想的核心。這是根本立場問題。中日合作醫院這件事,本質上也是沒有貫徹好毛主席關于醫療必須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方針。
中國所有醫院和醫科大學,都是在黨的領導下、依靠人民血汗建造起來的。但是,廣大勞動人民卻遭到了黨內一部分被資產階級糖衣炮彈腐蝕的走資派帶來的不公正待遇。這部分被糖衣炮彈腐化的黨內資產階級分子,對于欺壓人民的家伙阿諛奉承,卻不敬重創造歷史的最高貴的工農群眾。對他們如果妥協讓步,他們必然得寸進尺。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通過這篇文章對他們進行批判、大力宣揚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綜上所述,用老人家的學說分析這次醫療衛生事件,主要教訓就是兩條:第一,必須注意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維護和發揚好毛主席通過抗美援朝和中蘇決裂給我們新中國留下的獨立自主的紅利;第二,必須反對醫療事業不為人民服務、堅持醫療衛生事業為人民服務,發揚毛主席關于醫療衛生事業的正確指示精神。這就是結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