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你當這潑皮斗狠跟廟堂之爭有區別嗎?一回事。你越讓,他就越欺負你。】
1
“有些事,不上秤沒四兩重,上秤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這是《大明王朝》里楊金水的經典臺詞。
當一件事上了稱,一千斤也打不住了,就意味著,這事欺天了,瞞不住了。
所以,后面商人沈一石,自殺了;半個官人楊金水,裝瘋了。
你看以前的編劇,多厲害,筆墨里是真有東西啊。
肖醫生董小姐的事鬧得這么大,背后的水很深哇,董小姐還坐不坐得住,不知道,但是曾經夸耀、扶持、看好、重點培養董小姐的大人物們,顯然已經坐不住了。
2023年7月,王辰院士參加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畢業典禮,發表演講寄語畢業生時稱,協和“4+4”醫學教育是體現“醫學是多學”,為醫學界注入多學科優秀基因的先足具體實踐,旨在實現“萬學歸醫”。
其中還特別提到,董某瑩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
你看,這個時候,董小姐還是4+4的榮耀之光,那一年,連院士都對她親口稱贊。
經濟學橫跨醫學內科,三位生物醫學領域專家給她寫推薦信,院士點她名贊揚。
就問你們服不服?
如今出軌門風波一出,董小姐被輿論討伐。
協和官網,王辰院士的演講稿里,“董某瑩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這句話已經刪除掉了。
好在網友們眼疾手快,提前截圖保存了原文。
對了,多說一句,澎湃網那邊當時也轉發了這篇演講稿,目前原文還在。
建議協和這邊聯系一下澎湃網的編輯審核部,也刪除一下這句話。
2
且不說董小姐的經濟學本科專業含金量幾何,單是后來的求醫之路,董小姐就是一路開掛過來的。
她的博士導師是協和的骨科院士,畢業論文是醫學影像方向,博士學位是內科,實習期間在胸外科的工作中上了新聞,然后還作為并列第一作者寫了膀胱癌診療指南。
華佗來了,看見董小姐都得繞道走。
美國高中,社區大學,轉入巴納德掛名哥大經濟學畢業,推薦信進協和內科碩博,導師骨科,畢業論文婦科影像學,畢業論文不超過30頁,指導老師都是圈內知名大佬 ,2019年入學(網課那年),第二年被某社以封面圖片報道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3年規培免去2年,畢業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就業寫指南。
名為4+4,實則2+2。
我注意到了主流媒體@觀察者網 評述此事時,里面有這么一句話:
【這便是所謂的“協和4+4”。】
4+4走的是美國醫學生制度,新開創新模式,旨在培養更多熱愛醫學、愿意為醫學事業貢獻力量的青年學子。
外來的經,也有好經,只不過被本地的和尚,給念歪了而已。
同樣的,我們這里搞中考分流、培養職高技校,走的也是德國的“教育雙軌制”:
讓打螺絲的藍領工人,和念大學的職場白領,獲得同等的技能證書和體面薪水以及同樣受尊重的“勞務付出”。
可到了國內的垃圾職高和技校,一條勞務派遣,卡住畢業證書,校長大手一揮,十幾歲的學生,就成了工廠里的廉價勞動力:
工時14塊,學校抽走5塊。
回頭再看董小姐。
大佬為我推薦,院士給我點名,社媒內網給我做宣傳,結了婚的知名醫生為我出軌,手術室里替我護短公然撂挑子丟下病人不管,為了我對抗放棄全世界。
活該眾生“羨慕嫉妒恨”我啊。
祥子的一生,如履薄冰;董小姐的一生,彪悍開掛。
大家一定很好奇,董小姐的博士論文,究竟寫了個啥?
要不咱也上知網,查閱一下,觀摩學習下?
——不好意思,你啥也看不見了。
3
4月29日,記者發現,知網已搜不到董襲瑩相關論文。
翟天臨當初一句“知網是啥”,丟掉了北大博士的頭銜;董小姐如今這一手知網刪文,無比正確的論證了這句話:
規則,并不適用所有人;打破規則,往往也只適用一小部分人。
我在百度上檢索了一下,“如何刪除知網發表后的論文”。
然后得到了如下信息:
要刪除知網上的已發表論文,必須通過期刊或學位授予單位向知網提交撤稿申請,個人無法直接操作。
學位論文的刪除,需要通過學校圖書館或研究生院申請,需提交書面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由學校審核后聯系知網處理。
(部分學校可能因流程復雜或政策限制拒絕申請。)
當初力捧董小姐的那一撥人,如今想著法子要撇清關系了。
論文上的指導老師,推薦信上的簽名,宣傳稿里的演講人,曾經夸耀董小姐示好其爹媽,講究圈子內的“和光同塵”以及資源互換的那一撥大人物們。
今日終于明白,丑事上不了臺面,一翻車,一熱議,便有可能是一朝反噬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4
互聯網是個好東西啊,盡管信息有壁壘有篩選,但我們還是能查到一點東西的。
董曉輝,現任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
董曉輝,還曾任北京君曉股權投資中心法定代表人(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變更為董襲瑩)。
2024年12月31日,中冶集團發布捷報:
《大干60天 沖刺全年旺! | 中冶京誠賽瑞斯雄安新區中標捷報頻傳》。
中冶京誠,中標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一期建設項目。
北京賽瑞斯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是中冶京誠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冶京誠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五礦集團。
2015年12月,中冶集團整體并入五礦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簡單來說,中冶和五礦,是一家的,中冶京城,是子公司,中標協和醫院的,正是中冶京誠的下屬公司。
而董曉輝,是中冶建筑研究總院的總經理,還是北京遠達國際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故事到這里,大家應該能看懂一點東西了。
5
李達康后來最窩火的事,就是丁義珍逢人便說,“我的偶像是達康書記,我是達康書記的代言人。”
昔日為董小姐搖旗吶喊站臺宣傳的那一撥人,此刻心底無比希望,自己從未和董小姐有過任何交集。
這種昨日天堂,今日地獄的極限反差,讓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寫《平安經》的賀電副廳長。
賀廳長寫平安經的時候,出版社幫著出書,電視臺幫著宣傳,后來央媒下場點名怒斥的時候。
這些背后“推手”們,也都是整齊劃一地“我們不熟”。
大佬們看重的,不是董小姐的醫學天分,而是她的背景關系。
董小姐的故事告訴我們,出借人要講專一和信用,學經濟就學經濟,別沒事搞什么“跨界歌王”再就業橫跨專業,自己幾斤幾兩,心里沒點數嗎。
再者,“擔保人”要慎重,不要隨便簽字做信譽背書。
"真相藏在裂縫中,而我們用謊言填補人生",這話后半句不對。
是他們用謊言,來填補我們的人生。
我們不懼怕,一個董小姐,在成都太古里,和石油老總上演“牽手門”。
我們真正懼怕的,是一個董小姐,在手術臺上,和情人醫生突然一起跑了上演“麻醉門”。
不能總是拿他們的滿紙荒唐言,最后用我們的一把辛酸淚,來做代價。
“夜太黑了,道德操守只不過是一絲燭光,只能照亮一個人眼前的路,可道德的燭光擋不住人家的明槍暗箭啊。你看看人家,玩著,鬧著,又搞女人,又摟錢財,可是政治上永遠正確,屁股坐著永遠是那正確的地方。”
滿堂貴胄,袞袞諸公,皆不足道也。今日之結局皆意料中事,俟諸公鋃鐺于九泉,此日不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