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wǎng)友雜談

“現(xiàn)在,有太多太多人沒有‘階級’這個概念”

茴香豆a · 2025-05-10 · 來源:小小的治愈 | 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只有當我們看清這個真相,才能真正地去尋找改變的方向。

  一

  有時候,我們會在深夜無聲地看著手機屏幕,刷著那些重復又陌生的畫面:有人在吐槽工作,有人分享加班的打卡記錄,有人曬著租來的小房子里孤獨的晚餐,有人講笑話、演段子,用一張張帶著濾鏡的臉把生活裝點得輕松有趣。屏幕外的世界很安靜,只有手機里不斷滾動的聲音提醒著我:還有無數(shù)的人,像我一樣,困在這樣的一天。

  清晨擠公交、地鐵,抬頭是一張張同樣疲憊的臉。辦公樓的電梯間里,站著同樣低頭刷手機的人。午飯時排隊等著外賣,吃完還沒咽下最后一口,就開始擔心下午的會議。晚上回家的地鐵上,有人抱著電腦在改文檔,有人背著工具箱打著瞌睡,有人穿著外賣服,還在接最后一單。回到出租屋,脫下鞋、脫下外套,癱在床上,刷到凌晨,再告訴自己“早點睡”。第二天,又是一樣的循環(huán)。

  “這就是生活吧。”我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長輩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校說“努力學習,改變命運”;社會說“年輕人要多拼搏”;每個人都說“別想太多,好好干就是”。于是,我們一邊抱怨,一邊繼續(xù)向前走,一邊疲憊,一邊又告訴自己“沒辦法,誰的生活都這樣”。

  但有時候,當夜深人靜,當短視頻都刷膩了,當所有聲音都安靜下來,心里會冒出一個模糊的疑問:“為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只能是這樣?”

  為什么房價這么高?為什么工資不夠花?為什么付出越來越多,得到的卻越來越少?為什么有人隨便投個項目就賺走一年的薪水?為什么有人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能過得比我們好?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告訴自己“命運如此”“生錯了時代”“我不夠努力”。如果運氣好一點,遇到朋友,也許會一起吐槽、罵罵“資本家”、罵罵“制度”,然后又各自回到生活里,繼續(xù)刷視頻、繼續(xù)打卡、繼續(xù)奔命。

  我們很少再往深處去想。很少再去問:“這些問題背后,到底有沒有一個共同的答案?”

  其實,這些問題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不是偶然的,不是每個人個人命運的巧合,更不是簡單的“努力”和“不努力”所能解釋的。但有一個詞,悄悄地從我們的生活里消失了,或者說,被悄悄拿走了。這個詞,叫“階級”。

  因為沒有“階級”這個概念,我們無法看見一個完整的因果鏈。我們只能用“個人失敗”“運氣不好”“別人更努力”這樣的詞匯,去拼湊一個充滿漏洞的解釋。我們把眼前的一切看作天經(jīng)地義:老板有錢因為他聰明,房東漲房租因為市場規(guī)律,物價飛漲因為經(jīng)濟必然,35歲被裁員因為你不夠年輕。

  于是,我們的憤怒無處安放。我們只會去怪罪離自己最近的人:那個拖延工作的同事、那個插隊的陌生人、那個態(tài)度差的客服、那個出錯的外賣員。我們彼此指責、互相埋怨,卻看不見,真正的問題其實來自一套更大的結構,一套早已寫好的劇本。

  當“階級”這個詞消失,我們也就失去了看清劇本的鑰匙。失去了團結的語言。失去了共同的方向。

  但只要我們重新說出這個詞,只要我們敢于承認這個現(xiàn)實——我們是有階級的,社會是有階級矛盾的,財富和權力是由階級決定的,那么,我們就能找到彼此,就能看見自己不再孤單,就能明白,這一切并不是“命運”,而是“結果”。

  

  當“階級”重新回到我們的語言中,我們才能有重新寫劇本的可能。

  這個世界,本可以不同。

  二

  可如今,說“階級”是多么陌生啊。這個詞,好像只出現(xiàn)在歷史書里,出現(xiàn)在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年代。我們從小聽的,是“和諧社會”“人人平等”,是“努力就能成功”“勤勞致富”。那些講階級、講剝削、講對抗的話語,似乎屬于很久遠的過去,屬于課本上的“舊社會”,屬于某些遙遠國家的“革命年代”。

  “我們早就沒有階級了。”有人這樣說。可是真的沒有了嗎?

  如果沒有,為什么我們有一輩子住在一間出租屋的人,也有從出生起就擁有幾套房的人?為什么有人為了還房貸不敢請假,有人卻靠收租坐等錢到賬?為什么有人拼命考公、擠進編制,只為有一個“鐵飯碗”,而有人生來就不用為飯碗發(fā)愁?

  如果沒有,為什么工地上的農(nóng)民工要在高空中赤手空拳搬磚,而寫字樓里的人吹著空調(diào)“優(yōu)化方案”就能決定他們的命運?為什么醫(yī)生要每天連軸轉,保住的是醫(yī)院的KPI;老師要應付無數(shù)文件、評比,早已顧不上初心;快遞員騎著電動車風里來雨里去,被平臺一句“延遲將影響評分”催著不斷加速?

  如果沒有,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上升無門”“階層固化”,卻又說不清這“門”在哪里、這“鎖”是誰掌握?

  其實,不是“沒有了”,而是“被不讓你看見了”。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淡化了”“被掩蓋了”。這個詞,像是被一層又一層包裝紙包起來,只留給你一個“努力”“奮斗”的標簽。它讓你永遠低頭看腳下的路,卻不抬頭去看那條路的盡頭是誰畫出來的。

  于是,我們越來越難以看見彼此的共同處境。刷視頻時笑話“打工人”,自嘲“社畜”,抱怨“卷死了”,但沒人再去追問“是誰讓我們只能做打工人?是誰讓我們只能被卷?”我們只是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這是“社會大環(huán)境”,這是“現(xiàn)實”。

  可現(xiàn)實不是憑空而來的。現(xiàn)實,是階級關系的結果。是利益分配的結果。是權力博弈的結果。

  只是,當“階級”這個詞從語言里消失,我們也失去了對“結果”發(fā)問的能力。我們不再追問“為什么”,只會接受“就是這樣”。我們不再追問“誰獲益”,只會責怪“我不夠好”。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不相信貧窮有原因;比辛苦更可怕的,是以為辛苦是命中注定;比被壓迫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被壓迫。

  可一旦說出“階級”這個詞,一切便開始有了解釋。那些看似無解的困境、那些讓人窒息的現(xiàn)狀、那些無法掙脫的命運,背后都有了邏輯。你會發(fā)現(xiàn),不是因為“我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需要我始終在這里”。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有人希望絕大多數(shù)人永遠在起跑線的后面”。

  說出“階級”,就是打開一扇窗,讓你看見那堵一直擋在面前的墻。說出“階級”,就是在無數(shù)孤獨的命運之間,搭起一座橋。說出“階級”,不是為了怨恨,不是為了泄憤,而是為了找到共同的名字,為了找到一起改變的可能。

  階級,從未消失。只是我們太久沒敢直視。太久沒敢承認。太久被告知“沒用了”“過時了”。可它就在這里,就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里,每一次的困惑里,每一聲“為什么”里。

  只要我們還愿意問“為什么”,只要我們還愿意找答案,這個詞就不會死。這個詞,就依然有力量。

  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重新看見它,重新說出它,重新理解它,也許,我們就離改變更近一點。

  這個世界,也許就會真的,慢慢開始不同。

  三

  有時,這種“階級感”的缺失,總是讓我們陷入了一種更深的困境。我們似乎漸漸習慣了每天的疲憊,漸漸不再去反思自己為何會如此疲于奔命。我們不再感到不公平,反而將其視為“常態(tài)”。我們甚至開始嘲笑那些試圖反抗現(xiàn)狀的人,覺得他們是在“自找麻煩”,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理應“安于現(xiàn)狀”。

  這種思想的束縛,比貧窮本身更為可怕。它讓我們放棄了質(zhì)疑,讓我們放棄了改變的可能。就像那條永遠無法跨越的河流,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努力被無形的力量消磨,卻始終無法看見那條河流背后的人與事。我們努力追逐的,不是希望和未來,而是一個永遠無法到達的目標,一個永遠填不滿的深淵。

  “階級”這個詞,曾經(jīng)被我們誤解為激烈的對抗與敵視,曾經(jīng)被我們看作是一種“過時的”歷史遺留物。可它并不是一場與他人對立的斗爭,而是一場與結構的較量,是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背后權力關系的深刻揭示。它讓我們看清,生活中的不平等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根植于社會結構和權力分配的層層之中。它揭示了那些無聲的壓迫,那些無形的障礙,提醒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隱藏在我們每一天的重復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的階級矛盾。

  而這一切,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根源。我們可能無法一蹴而就地打破這種結構,但至少,我們必須重新看到它,重新理解它,重新意識到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改變自己”這種單一的敘事所迷惑。我們被告知,“只要你足夠努力,生活就會改變。”我們追求個人的提升與突破,拼命去參加培訓、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跨越階層、改變命運。這是一種典型的個人主義思維,它把社會問題個體化,掩蓋了背后真實的階級結構問題。

  然而,個人的努力與奮斗并非總能改變一切。在一個階級結構分明、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里,個人的努力只能在極限的條件下有所改變,卻無法撼動大體的格局。這種現(xiàn)實,正如那無形的玻璃天花板,始終存在,只要你不夠高,不夠強,總有一層力量在上方壓制著你。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個人努力毫無意義。相反,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動力,是改變的起點。但我們也必須意識到,社會并不總是公平的,機會也并非人人平等。在這樣一個深深埋藏階級分化的社會里,唯有我們能從根本上意識到這種階級矛盾,正視它,挑戰(zhàn)它,才能讓我們的奮斗有更大的意義。

  如果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所處的階級境遇,那么我們就永遠在無意識中接受了這個世界的安排。在那些不斷追求自我提升的同時,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更深的真相:階級壓迫和不平等的本質(zhì),才是這世界中許多人無法跨越的“障礙”。

  只有當我們看清這個真相,才能真正地去尋找改變的方向。只有當我們敢于說出“階級”的時候,才能突破那些無形的枷鎖,真正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力量。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王臥龍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失去的四十多年
  2. 郭建波|“冤案”,還是罪有應得?——關于胡風事件的歷史考察
  3. 當一個”潑婦“醫(yī)生理直氣壯說出”正義已死“的時候,這個社會的病誰來治?!
  4. 上山下鄉(xiāng),或是唯一的拯救辦法
  5. 戴錦華談 《讓子彈飛》:精到、準確,令人拍案叫絕
  6. 郭松民 | 評“殲十時刻”
  7. 張志坤|新一輪印巴戰(zhàn)爭的前景及相關影響
  8. 打工人的困惑:從西安到深圳,十年來工資不漲反跌
  9. 關于中美接觸
  10. 按毛主席的構想,今天的農(nóng)村是什么樣子
  1. 董小姐拖出了饒毅女兒,每條美女蛇都是學閥巨蟒的七寸
  2.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3. 讓人說話,他們的天真會塌下來
  4.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5. 徹底摘下電視片《大江東去》的面具
  6. 元龍:平時不崇毛,臨時抱毛腳。美國代理人危害知多少?
  7. 當時代開始呼喚黃巢
  8. 井岡山觀心 |如何看待協(xié)和醫(yī)院、中日友好醫(yī)院董小姐、肖主任事件?
  9. 饒校長的重點
  10. 王院士為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
  1. 當代社會剝削已達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2. “文革”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3. 董小姐出事后,大人物們出手了...
  4.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5. 董小姐拖出了饒毅女兒,每條美女蛇都是學閥巨蟒的七寸
  6. 80%的財富,都在富人手里捏著,為啥不刺激他們?nèi)ハM?
  7. 這才是劉少奇去世真相!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8. 揭秘:歷史“最大冤案”中的冤案
  9.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10. 鐵穆臻 |莫讓人民寒心——對近日各大知名媒體視頻號中毛主席視頻大量出現(xiàn)的思考
  1.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2. 人類最偉大的“頂層設計” ——紀念毛主席《五●七指示》發(fā)表54周年
  3.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4. 向陳云學習如何在調(diào)查研究中開座談會
  5. 元龍:平時不崇毛,臨時抱毛腳。美國代理人危害知多少?
  6. 饒校長的重點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在线68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尤物iAⅤ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站zy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