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歷史教授,還是位女同志,她在上課的時候對眾人說,“歷史不是真實,歷史不是真理。歷史從來不是客觀的記述,歷史是什么?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這是她個人的觀點,我們就不要針對個人搞人身攻擊了,認同她的人還是不少的,像作家“無語”之類的,也一向持這樣的觀點,他甚至認為抗日戰爭都不太值得,給遼沈戰役紀念館上題過詞,這樣寫的,“炮火連天,只為改朝換代;尸橫遍野,俱是農家子弟!”表面上看是心疼農民子弟,其實這些精英們也不花腦子想一想,沒有這些農家子弟,你們今天還能居高臨下、指手畫腳嗎?
說“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意思就是“成王敗寇”唄,教授的意思就是,勝利者會篡改歷史,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證明上一個朝代如何做的不對,然后想盡一切辦法證明自己做的對,于是就會出現瞎編歷史的情況,那有沒有這種情況,當然是有的,只能說瞎編一時,不能瞎編一世,你拉長了時間看,歷史不可能是勝利者的清單,尤其是在中國,一個多方位、多人、民間和官方都愛記載過去的事情的情況下,說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根本就做不到!
就連得國不正的晉朝,他也沒有能力瞎編或抹黑漢朝或三國時期的歷史啊,晉朝對上一朝代的總結有《后漢記》、《續漢書》、《漢晉春秋》之類的,他也沒有丑化以前的人,都是在分析以往的得失利弊,按道理司馬家族成功了,歷史他愛怎么寫就怎么寫,可以給自己搞的光輝偉大,因為他勝利了嘛,但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當朝,還是后來過了一千年或兩千年,司馬家的風評都是很差的,得國不正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他勝利了以后,八王之亂把整個社會搞的一團糟,老百姓比漢末和三國時期過的更苦,怎么可能有好的評價給他呢?
中國文化傳統最大的特點是要臉的,得位不正是最讓人難受的,朱棣皇帝位置是搶來的,大家都知道他得位不正,他也承認這一點,為了證明他不比順位繼承的皇帝差,一生都有實力來證明自己,我們都知道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但是朱棣更牛,他是唯一一個“封狼居胥”的帝王,他用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事,他在經過秦湖山時,刻下 “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的字句,這是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功,在經濟上、科學技術上,他也做的不差,發展火器裝備,搞國際貿易等等,就是這樣一個人,后世文化人對他評價也不是很高,因為他皇帝位置是從侄子手上搶來的,他不是勝利者嘛?怎么搞不定寫歷史的人呢,不是說“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么?
我覺得歷史的撰寫不可能由勝利者來壟斷的,清朝也是得國不正的,從李自成手上撿漏的,這是一個自卑又自大的王朝,他篡改的歷史多了去了,比如,在清朝文史稿的記載中,明朝所有的皇帝都是“神經病”,幾乎沒有一個正常的。但是這種改了有啥用,我從明朝大量的小說里,就推斷他的不實的地方,明朝即使到了中后期,經濟也不算太差,為啥呢,因為大量的黃色小說在民間流傳,這種小說一般都是吃飽之后才有的產物!那時候還誕生了龐大的“知識付費”群體,那時候有說書人職業,你得給錢才能聽啊,沒有一定的物質發展,怎么可能支撐說書業這個行當的存在呢?
有人可能說,清朝得國不正,你后人批評他,重新審視他,是因為他已經不存在了啊,作為當時他還在的時候,那豈不就是“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啊!你敢反駁他嗎?不可能,先不說民間大量的“反清復明”的組織在,就是當朝為官的也給出了一個負面的評價。曾國藩和趙烈文當時就有一段對話,曾國藩說問,“清廷該怎么辦?”趙烈文說,“一定會垮臺,撐不過50年!” 曾國藩說,“不會,或許會和以往的朝代一樣,會南遷,比如像南宋、東晉一樣!” 趙烈文說,“不可能,因為他統治的合法性不夠,然后殺戮又過重,南遷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只能完蛋!” 你看看,清朝還在呢,他兩人就敢品頭論足,說朝廷要完蛋,不是說“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么?怎么不按照大清王朝的劇本走了呢?
漢武帝還在的時候,司馬遷整天就陰陽怪氣的諷刺他,說他迷信方術,說他揮霍國家資金去打仗,還說他在女人面前流淚,是情感虛偽等等,這些劉徹都忍了,后來他為啥忍無可忍,給司馬遷上了“宮刑”呢,是司馬遷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劉徹受不了了,他認為打敗仗可以,但投降肯定不行,于是司馬遷倒了霉。但是縱覽《史記》,全書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對漢武帝劉徹的評價并不高,這個書不還是流傳下來了呢?怎么劉氏后代不為他老祖宗再裝潢裝潢呢?
我們發現,中國所有的文字歷史記錄,都沒有一個完美的朝代,都沒有一個完美的君主,無論是當朝記載的,還是下一個朝代總結的,都是有功有過的寫法,你即使當時裝裱和化妝了,后來的人,還是要重新修正,比如“康乾盛世”從歷史書中就被刪掉了,主要是當時的諂媚文人寫的太過分了,吹到無邊無際了,不像是真的,結果多種資料查實,無論是災荒、饑餓、以及造反等多方面情況來看,根本不具備盛世的基本條件。
我們再看看現在,不但不是“勝利者的清單”,反而給失敗者美化太多,為什么給失敗者美化太多,是因為我們可憐“農家子弟”,他們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太多了,如果把這些“農家子弟”和老蔣分開,你會發現老蔣是罪惡滔天的一生,但是我們從官方上看到過么,僅僅是點到為止,這是哪門子勝利者清單?因此我會把老蔣反動透頂的一輩子整理好,陸續發出,這才是客觀的看歷史,而不是去美化他!
有時候我反而覺得,歷史倒成了“失敗者的清單”,一些所謂的文化人在當下過的不如意,就會“懷古”,一“懷古”,就思念失敗者,為他們唱贊歌!比如說,擱前朝,我這樣的人才絕對不會埋沒掉的;擱老蔣在,我這樣的體面人怎么可能去農村割稻子、割麥呢?2000年以前的漢宣帝早就看穿了這些知識分子,大罵道,你們這些人整天就是懷古,以前就是好的,現在啥也不是,你們這群腐儒,簡直不可理喻!
你勝利了,不管你是怎么勝利的,這是事實,但是你說勝利了,可以隨心所欲地寫歷史,不可能的,美國人做不到,英國人也做不到,哪個國家承認他們殖民是去傳播文明的?連他們自己都得承認老祖宗在大航海時代做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現在很多文化人為啥要為清朝招魂,要為老蔣招魂,原因很簡單,自從普及了全民教育之后,甚至以后人人都是大學生了,從此之后,再也出不了“民國大師”了,我這種上不了臺面的農民工,穿越回民國,妥妥的一代大師,為啥呢?95%的人都是文盲,我認識500個漢字,我不是民國大師,誰是民國大師呢?
一說到“春風楊柳萬千條、十四億人皆舜堯”的時候,有些文化人如喪考妣,心里難受啊,怎么能把我和農民混在一起呢,連農民都是舜堯了,我咋“啟迪民智”呢?這不又成了“知識分子得接受農民工的再教育了嗎!” 80年代平反了些文化人,他們做港臺主持人的節目的時候,諷刺農民的嘴臉我依然記得很清楚,說當時有個任務,叫農民寫詩,這位文化部部長不屑地大笑,說,“難道要把農民都培養成李白嗎?”讓你們教農民認識幾個字,沒有必要這樣嘲笑農民吧?
現在為何有些人文社科的專家學者,在那研究歷史,把人頭腦搞的很亂的,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沒事找事做,如果你不找事做,豈不是要失業了么?就像有的公司進入平穩期,HR表面上看似乎可有可無了,他們就著急了,于是搞各種釘釘簽到了,定位了,打卡了,查衛生了,上班時間是不是看手機了,上廁所是不是超過五分鐘了,HR為了自己不失業,只能折騰別人。
還有一個原因,真的和境外勢力有關了,小日子是最了解中國的,他們就贊助一些文化人,搞那種歷史虛無主義,這一個招術,在灣灣那邊搞的很成功,最近灣灣那邊在劃分民族,每個民族都細分了,雖然灣灣那邊漢族人口雖然占到了90%,漢族仍然被劃分到了“其余人口”,這還算是客氣的了,按照我的理解,他們其實想寫成的是“多余人口”,這種歷史已經不是勝利者的清單了,而是徹頭徹尾的反動勢力的清單了。
關于歷史,除了官方史書外,還有大量的民間史料、考古發現、口述歷史等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同的視角,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歷史真相。說歷史是“勝利者的清單”,恰恰是反動勢力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想忽悠人民群眾,為反動派的復辟搖旗吶喊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