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戰(zhàn),是筆桿子戰(zhàn)斗,是重要的戰(zhàn)線。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其重要性,正如毛主席所說:
“輿論陣地,無產(chǎn)階級不去占領,資產(chǎn)階級一定要去占領,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
類似胡錫進這樣的人很多很活躍,有總編、教授、學者、作家、經(jīng)濟學家和律師等人,他們有著眾多粉絲,占據(jù)著社會資源,有一定的話語權,但只會做西方資本知識的搬運工,是西方資本精神的奴隸,常以陰陽國人為樂。
中國出現(xiàn)這輿論場,說明了什么?
說明這幾十年,文科界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不重視,讓一些文化買辦把持著輿論,他們不僅不宣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反而成為資本主義價值觀的鼓吹者,成為了幫兇。
為何有此現(xiàn)象?
原因有三:
原因一,平反后他們重返歷史舞臺,他們很多人心中有恨意,以貶低中國為樂,以宣傳西方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為己任。
傷痕文學大行其道,當時火起來的作家,主要以批判過去那段時間為主題,他們組成圈子抱團取暖,沆瀣一氣,攻擊過去。
《意林》《知音》《讀者》都在吹捧資本主義國家,靠臆想在那夸歐美這也好那也棒,美國的文明和自由,是世界的燈塔。
不說幾句外國好,就是異己,會被群而攻之,說幾句國人好,仿佛成為了罪人。
原因二,紅旗到求是,告別革命敘事。
實行韜光養(yǎng)晦,放棄意識形態(tài)輸出。
遙想當年,《紅旗》在輿論陣地大放光彩,在世界意識形態(tài)論戰(zhàn)中叱剎風云。
無論對蘇聯(lián)老大哥的論戰(zhàn),還是對美國資本世界的批判,揮斥方遒,做的是輿論進攻,而不是消極防御,后來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輸出的中心,中國也就成為了第三世界領袖。
后來我們低調(diào)起來,不知不覺中接受了西方那套普世價值觀輸入,刮起崇洋媚外之風,很多精英成為精神的亡國者而不知。
原因三,以利為導向,拜金主義盛行。
《紅旗》當時的發(fā)聲,是從人民、民族和黨的立場出發(fā),階級敘事,革命敘事。
而現(xiàn)在一些媒體人,不從事勞動,脫離了底層人民,他們是從自己利益、小圈子利益和歐美利益出發(fā),宣傳的是精致利己主義、叢林法則、厚黑學、拍馬屁教程、投降論,這樣的輿論,只會加劇不良之風,擾亂了中國的輿論場。
不僅如此,為掩蓋心中和行為的骯臟,他們會用小仁政代替大仁政,會用小道理顛覆大思想,會用抽象肯定掩蓋具體否定。
如何識別輿論中的欺騙性。
如何在輿論陣地中有作為?
建議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文章講得非常透徹了,從立場、態(tài)度、目標對象等做出分析,給出了方法論。多學習偉人著作,不要被資產(chǎn)階級給騙了,提高識別迷霧能力,積極與不良風氣的輿論作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