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郝貴生|第二講:《共產黨宣言》七個“序言”解讀

郝貴生 · 2025-05-06 · 來源:人境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強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含義極其重要意義。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

  這個“序言”是1872年該書在德國萊比錫出版時,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有3個自然段:

  第1段:指出他們當時寫作《宣言》的目的是公布一個共產黨人的“詳細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同時說明《共產黨宣言》一書的出版情況。

  第2段;這是這個“序言”的主要部分。主要是《宣言》出版25年后,馬克思恩格斯對這本書的評價。

  1、書中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實際是說,《宣言》發表后的25年,歐洲特別是英、法、德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實踐證明,《宣言》中的基本原理證明是正確的。這段話兩點啟示:第一,《宣言》中哪些是一般、基本原理,哪些不是基本原理?哪些是核心,本質原理,哪些不是?要搞清楚及其科學含義。我們重點要學習、掌握一般原理,以及一般原理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恩格斯《反杜林論》《序言》曾說,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種見解之間的內在聯系。我們今天學習《宣言》,在理解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哲學基本原理之間的內在的邏輯聯系。第二,《宣言》已經過去170多年,書中的基本原理是否還是“完全正確”?歷史和今天就有明顯分歧。尤其是階級斗爭、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無產階級專政等原理。這也是圍繞對《宣言》的理解和解讀方面存在的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修正主義之間尖銳激烈的斗爭。同時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研究《宣言》的重點。

  2、一般原理的應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中一條極其重要的認識論原理。其包含兩層含義:第一,一般原理一定要應用。按照實踐論的觀點,所有理論都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只有回到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如何應用:一般與個別相結合。“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就是這個意思。這里包含唯物主義的原理、辯證法的原理。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都講過類似的思想。列寧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俄國革命實際和帝國主義時代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同時,這句話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是運用一般原理不結合實際,簡單照搬,表現為教條主義。馬恩晚年青年派的教條主義傾向。列寧時代俄國簡單照搬無產階級革命只能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進行,否認列寧依據資本主義變化的情況可以在一個或少數幾個國家取得勝利的觀點。中國民主革命,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簡單照搬過來的王明等教條主義傾向,或者根本不重視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應用。毛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黨內有一些所謂馬克思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當做好箭好箭,就是不會射中國革命之“的”的錯誤傾向。還有一種重要的錯誤傾向就是借口時代變化和本國國情特殊,拒絕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馬克思在世時,拉薩爾、巴枯寧、蘇黎世三人團的機會主義就是如此。馬恩去世后,表現為修正主義,如伯恩施坦修正主義、赫魯曉夫修正主義以及中國當代修正主義。當代中國流行的“與時俱進”的口號,就是借口時代、條件的變化否定、歪曲《宣言》中的基本原理。

  3、指出哪些具體觀點需要修改或補充:

  第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

  第二、關于對待國家政權問題。“由于最近25年來大工業有了巨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后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特別是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宣言》寫作時,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觀點只是初步的,不可能完善。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馬克思寫了《法蘭西內戰》總結巴黎公社經驗和教訓,對“國家”問題認識深化一步,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列寧的《國家與革命》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第三、對于社會主義文獻所作的批判(第三章)在今天看來是不完全的。因為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為止;特別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的批判。恩格斯后寫《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對空想社會主義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和批判。

  第四、關于共產黨人對待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的論述(第四章)雖然在原則上今天還是正確的,但是就其實際運用來說今天畢竟已經過時,因為政治形勢已經完全改變,當時所列舉的那些黨派大部分已被歷史的發展徹底掃除了。

  第3段:指出《宣言》是一個歷史文件,我們已沒有權利來加以修改。希望再版時能加上一篇論述1847年到現在這段時期的導言。這次來不及了。

  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

  這是馬克思、恩格斯1882年為在日內瓦出版的《宣言》俄文版寫的《序言》,共6小段。

  第1段:指出60年代西方國家對出版俄文版《宣言》認為是一件“奇聞”,因為當時俄國的資本主義還沒有真正

  發展起來。今天已經有很大變化,因此不會感到奇怪了。

  第2段:指出寫作《宣言》里為什么沒有提到俄國和美國。因為,當時俄國是當時歐洲反動勢力的最后一支龐大的后備軍,美國通過移民吸收歐洲無產階級的后備力量。又都向歐洲提供原料和歐洲工業品的銷售市場,是歐洲現存秩序的支柱。

  第3段:指出80年代,美國的發展變化:歐洲移民導致美國農業、工業經濟的巨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巨大變化。

  第4段:指出俄國4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巨大變化:40年代末歐洲君主和資產階級都希望俄國幫助他們對付本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因為俄國當時還是封建專制國家。80年代俄國也開始爆發革命,沙皇遭到暗殺。暗殺者之一就有列寧的哥哥。后被捕遭殺害。也成為列寧痛恨封建專制和剝削制度,投身革命的動機之一。當然列寧并不贊同他哥哥的這種行為,決心走與其哥哥完全不同的另一條革命道路。

  第5段:首先直接指出,《宣言》的任務、目的是“宣告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實際就是《宣言》中的第一章的“兩個必然”思想。“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或者說,社會主義一定要戰勝資本主義。馬恩這里實際是強調《宣言》的核心思想。因為當時對資本主義有三種態度:一是絕對的好。如亞當·斯密。二是蒲魯東,資本主義有好有壞,保留好的,消除壞的。這個好的,實際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三是空想社會主義,完全否定資本主義,但理論依據是唯心史觀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宣言》的核心思想實際是要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也就是私有制必然滅亡,以及為什么必然滅亡。其運用的哲學依據是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后邊指出,俄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但已遭破壞的俄國農村公社仍占主導地位,是否可以直接過渡共產主義公共占有。馬克思同俄國的一位女革命家查蘇利奇多次通信,討論俄國當時的歷史條件是否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關于“卡夫丁峽谷”問題。

  6段:馬克思的回答是: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么俄國土地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

  馬克思在1883年3月14日去世。這是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獨立為1883年在蘇黎世出版的《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寫的“序言”。有三段,重點是第2段。

  第1段:指出馬克思已經去世,不可能再對《宣言》做修改或補充了。但恩格斯強調“更有必要”在這個“序言”中明確《宣言》的基本思想、核心思想。

  第2段:這是本序言的重點。強調《宣言》的三個基本思想:

  第一、“每一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這里闡明唯物史觀的最基本思想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或者說社會基本矛盾思想。實際上是說明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及其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觀原理。

  唯物史觀的最重要的基本原理:社會存在即社會生活中的物質性因素: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環境。社會意識:社會生活中的所有精神性因素,如文化、觀念、理論、文學藝術等等。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所有意識現象根源于社會存在,或者說社會意識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二是所有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歸根結底取決于社會存在的變化與發展。三是階級社會中所有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都具有階級性。毛主席說:“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歷史繼承性、相互作用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反作用性。

  這一原理派生出兩條客觀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用于經濟基礎的規律。

  第二、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這是階級社會發展的一條客觀規律,它是社會矛盾規律在階級社會的具體表現。《宣言》第一章第一句話也是這句或,它貫穿于《宣言》實質。

  第三、“這個斗爭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剝削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這就給無產階級提出極其艱巨偉大的歷史使命就是消滅剝削壓迫,消滅階級,而階級存在的根源就是私有制,也就是消滅私有制,最終實現沒有階級剝削、壓迫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才能實現最終的解放。

  馬克思主義以往的思想家如何講階級和階級斗爭的?

  馬克思在《致約·魏德邁》的信中所講的敘述過階級斗爭歷史發展的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就是法國復辟時代的梯葉里、基佐以及米涅等人。梯葉里曾被馬克思稱之為"法國歷史編纂學中的'階級斗爭'之父"。他認為英國長老會派和天主教派間的宗教斗爭,就是各政黨為了各階級在財產上的利益而進行的斗爭。基佐曾把法國的社會階級劃分為僧侶、貴族和第三等級的斗爭。

  《宣言》之前,馬克思如何闡發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的。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四條批判費爾巴哈的宗教觀中闡述階級斗爭觀點。“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但是,世俗基礎使自己從自身中分離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于這個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發現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被消滅。”

  馬克思1852年致魏德邁的信中講明:在階級斗爭問題上我的新貢獻即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2、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無產階級專政是消滅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

  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后,不僅存在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和勢力,而且也存在歪曲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187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給德國黨的領導人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人的一封信中,對德國黨內的投降主義路線進行了徹底揭露和批判,再次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將近40年來,我們一貫強調階級斗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一貫強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所以我們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這個階級斗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們一道走。在創立國際時,我們明確地制定了一個戰斗口號: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和那些公開說什么工人太沒有教養,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必須由仁愛的大小資產者從上面來解放的人們一道走。如果黨的新機關報將采取符合這些先生們的觀點的立場,即采取資產階級的而不是無產階級的立場,那么很遺憾,我們就沒有別的路可走,而只好公開對此表示反對,并結束我們一向代表德國黨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和你們的團結一致。但愿事情不至于弄到這種地步。”

  李大釗把階級斗爭理論看作馬克思主義的一條金線。也就是一條紅線。列寧說:“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的理論。”

  毛主席說,在階級社會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用這個觀點解釋歷史的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否認這個觀點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第3段:恩格斯再次指出,以往多次重申《宣言》的基本思想,雖然馬克思已經去世,談不上對《宣言》做什么修改、補充。個別認識和提法會隨著實際變化有所變化,但《宣言》的基本原理在整個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中永遠不會過時。將繼續發揮對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作用。同時恩格斯在小注中再次聲明,《宣言》的基本思想完全是屬于馬克思的,反映了恩格斯的謙虛的品格和精神。

  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

  這是恩格斯為1888年在倫敦再版《共產黨宣言》時寫的“序言”,比前幾篇“序言”都長,共11段,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主要是回顧《宣言》形成和發表后出版的情況,以及1848年后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狀況。說明《宣言》出版、發行和發展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現代工人階級運動的歷史。

  強調幾個觀點:

  1、1段:再次闡明寫作《宣言》是對共產主義者同盟“準備公布的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

  2、2段:指出1848年巴黎六月起義失敗后,歐洲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讓位于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之間的斗爭了。無產階級的政治運動遭到普魯士政府的無情鎮壓。《宣言》似乎被遺忘了。

  3、3段指出1864年成立第一國際是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各種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潮受到了批判。《宣言》的原則在世界各國工人中間都已傳播得很廣了。”

  4、4段:《宣言》本身又又走上了前臺,在英、法、德、美、俄、西班牙、亞美尼亞出版十幾個版本。“《宣言》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現代工人階級運動的歷史;現在,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

  《宣言》在當代的傳播:已經翻譯200多種文字,是人類思想發展史僅次于《圣經》的第二部最多的著作。自《宣言》發表以來,以《宣言》為指導思想成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有100多個國家,大多數稱之為《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取名的根本原因也始自于《共產黨宣言》。我國最早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是陳再道。

  第二部分(5自然段):說明《宣言》不叫社會主義宣言的原因。恩格斯指出,《宣言》寫作時,40年代的“所謂社會主義者”主要是指兩部分人:一是當時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這種社會主義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二是指各種形形色色的個別不危及資本和利潤、不危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所謂治療社會弊病的社會庸醫。實際是指那些封建主義、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這兩種人的共同特點是“都是站在工人階級運動意外,寧愿向‘有教養的’階級尋求支持。”也就是脫離和反對工人階級的階級斗爭實踐,企圖依靠工人階級之外的有產階級也就是資產階級來實現所謂“社會主義”。如空想社會主義就是依靠個人的實驗,依靠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理論武器“自由、平等、博愛”來實現。

  恩格斯指出,當時社會思潮中還有一種否定資本主義的思潮就是“共產主義”。這不分人的特點就是不僅強調“政治變革”,而且強調根本改造整個社會只有公開表明支持工人階級斗爭,要根本改造社會的那一部分人,才稱自己為“共產主義者”。如法國的卡貝的共產主義,德國的魏特林的共產主義。恩格斯評價這種“共產主義”是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純粹出于本能的共產主義”。恩格斯的結論是當代社會主義運動是資產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是 工人階級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既然認為,“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這句話很重要,實際是指實現共產主義目標不僅有理論,而且有物質手段和物質力量。這個手段和物質力量就是無產階級自身及其階級斗爭的實踐活動,這是區別于以往社會主義學說的根本區別之一)那么,自然就選擇《共產黨宣言》這一名稱。

  需要指出,空想社會主義的主張也是消滅私有制,也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也是建立一種沒有剝削、壓迫的理想的社會制度。所以《宣言》之后,馬克思就不再過于追究和夸大“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這種區別,也逐步開始把自己的學說稱之為“社會主義”,用“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或者用“現代社會主義”與“傳統社會主義”區別開來。如馬克思1850年總結兩年來法蘭西階級斗爭的歷史經驗,告誡無產階級一定要“團結在革命的社會主義周圍,團結在被資產階級用布朗基來命名的共產主義周圍。這種社會主義就是宣布不斷革命,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系,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系,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表明馬克思主義已經在與“共產主義”等同意義上使用“社會主義”了。恩格斯1877年所寫的《反杜林論》《概論》篇中第一段就指出:“現代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但是,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經濟的事實中。”(馬恩選集3卷,第355頁)恩格斯1880年把《反杜林論》中談社會主義的三章內容編為單行本《社會主義從科學到科學的發展》就是講空想社會主義如何轉變科學社會主義。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學說”是等同語。馬克思1875年寫的《哥達綱領批判》中談到共產主義的理想制度時,把共產主義制度區別為高級階段和初級階段或第一階段。揭示了這兩個階段的區別。他說:“我們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但是這些弊病。……在經過長久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而第一階段實行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后來列寧把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就稱之為“社會主義階段”。

  第三部分(6、7自然段)重申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闡述的《宣言》的基本思想和這一思想是由馬克思確立的觀點,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思想在歷史觀的根本變革就如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生物學領域里的根本變革一樣,以及恩格斯自己在創立唯物史觀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8—10自然段)引證1872年德文版序言第2自然段后的全部內容,重申《宣言》的一般原理沒有過時,但在實際運用這些原理時,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第11自然段指出本版的翻譯者是馬克思《資本論》的翻譯者,恩格斯與之共同校對,且加了一些注釋。

  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

  1890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是這部著作的第四個德文本,也是經作者校閱過的最后一個版本,在倫敦作為《社會民主主義叢書》的一種出版。這一版除了收入1872年和1883年德文版序言外,還發表了恩格斯為該版本寫的這篇新序言。1890年8月1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機關報《社會民主黨人報》第33號在題為《〈共產黨宣言〉的新版》的社論中摘要發表了恩格斯的這篇序言,1890年11月28日《工人報》第48號在慶祝恩格斯70壽辰的社論中也摘要刊登了這篇序言。19個自然段

  1—2段:簡要說明寫這一版《序言》的原因和過程。

  3與8段;把1882年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俄文版序言譯成德文,全文照搬過來,作為這篇序言的部分內容。

  9—18段:回顧《宣言》出版和工人運動發展狀況,并把恩格斯1888年的序言中關于說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概念的區別有聯系,以及本書稱為《共產黨宣言》的原因的內容全文照搬過來。

  最后說明《宣言》中所發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從當時的寥寥無幾的響應者發展到90年代,已經開始變成現實。我們講背景和寫作目的時,就講到,馬克思恩格斯改造正義者同盟時,就用這句話代替“人人皆兄弟”的口號。整個宣言最后一句就是這句話。在講第四章結尾時我們還要詳細講這句話。它也是《宣言》的一般原理之一。同學們思考一下,無產者為什么要聯合起來?如何聯合?聯合的哲學依據究竟是什么?對于當代共產黨人和我們每一個人究竟有什么指導意義?這句話恩格斯非常動情地說,如果馬克思還活著,同他一起看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狀況,該多好呵!

  六、1892年波蘭文版序言

  1892年波蘭文版《共產黨宣言》由波蘭社會黨人《黎明》出版社在倫敦出版。恩格斯為這個版本寫了序言。這篇序言還登載在1892年2月27日《黎明》雜志第35期上。恩格斯把序言寄給《黎明》出版社后,在1892年2月11日給斯·門德爾森的信中說,他希望將來能掌握波蘭文,以便能深入地研究波蘭工人運動的發展,到那時可為下一版波蘭文《宣言》寫一篇比較充實的序言。

  1段:指出,波蘭文版《共產黨宣言》出版可以引起許多聯想。這篇《序言》有4個自然段

  2段:指出《宣言》在各國的發行某種程度是已經成為測量歐洲大陸工業法的一種尺度。因為工業越發展,工人工人想要弄清工人階級的地位的愿望越強烈,社會主義運動也就越擴大。依據《宣言》用某國文字發行的份數,判斷工人運動的狀況,以及各國大工業發展的程度。

  3段:指出,《宣言》波蘭文新版本,標志著波蘭工業的重大發展,同時表現社會主義思想在波蘭工人中間的迅速傳播和對《宣言》的需求日益增長。

  4段:波蘭工業的迅速發展,又是波蘭人民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的證明,是波蘭人民民族復興的保證。波蘭民族的獨立,只有波蘭無產階級才能爭得和保持住。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這篇序言是恩格斯應意大利社會黨領袖菲·屠拉梯的請求,為1893年為意大利文版《共產黨宣言》寫的。意大利文版《宣言》由貝蒂尼翻譯,序言由屠拉梯翻譯。該單行本于1893年在米蘭由社會黨的理論刊物《社會評論》雜志社出版。整個序言分5個自然段。

  1自然段:說明《宣言》發表時,正是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2自然段:說明在1848年革命中,工人階級是主力,不僅幫助了資產階級取得政權,而且實現了民族獨立。

  3自然段:最后指出,1848年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掃清了道路,準備了基礎。因為資產階級革命后促進了資本主義大工業的飛速的發展,同時造成了人數眾多的、緊密團結的、強大的無產階級。實際是鍛造了資本主義自身的掘墓人,也造成了國際無產階級的聯合和合作。

  4自然段:希望《宣言》意大利文版的出版能夠成為意大利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預兆。

  5自然段:指出《宣言》客觀公正評價了資本主義先前所起過的進步作用,高度贊揚了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意大利詩人但丁,也希望意大利在涌現一個新的但丁認為宣告無產階級新的時代的到來。

  學習七個序言的小結

  1、《宣言》經過實踐檢驗,一般原理是正確的,個別觀點需要修正。

  2、《宣言》的一般原理一定要應用各國的具體實踐。既要反對教條主義方式,也要反對空談馬克思主義的詞句。

  3、《宣言》的任務是宣告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滅亡。

  4、《宣言》的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的理論。強調三點:一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和社會基本矛盾原理。二是自階級社會以來,人類的歷史是階級斗爭史。三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實踐就是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剝削壓迫,才能使無產階級獲得真正解放。

  5、《宣言》在實踐中,在歐洲和世界各地得到了最廣泛的傳播,也表明工人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6、解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區別和聯系。

  7、強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含義極其重要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2.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3. 讓人說話,他們的天真會塌下來
  4. 當時代開始呼喚黃巢
  5. 顧凌英:國家的利益與官、富三代的前途
  6. 美國的微博和協和醫院的“大種馬”
  7. 董小姐這瓜太難吃,但這次我們不應該只“吃瓜”
  8. 如何用毛澤東思想分析近日中日友好醫院的一件事?
  9. 比“4+4”更難繃的是這幫人
  10. 若非偉人,天下還有誰是蔣介石的對手?
  1. 董小姐出事后,大人物們出手了...
  2. 歐洲金靴|從吳桂賢到董襲瑩,歷史的翩然一頁
  3. 董小姐拖出了饒毅女兒,每條美女蛇都是學閥巨蟒的七寸
  4.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5. 董小姐的八卦,少爺小姐的心事,王朝的頑疾
  6.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7. 北京協和醫院董小姐的“事跡”:中國既得利益集團同盟的堅固性及其制度性危機
  8. 他老人家為何一生都在警惕特權?
  9. 老爺們不斗,壞事滴水不漏
  10. 海歸輿論背后的四大社會問題
  1. 天眸|司馬南的教訓是一記警鐘
  2. 當代社會剝削已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3. “文革”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4.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5. 80%的財富,都在富人手里捏著,為啥不刺激他們去消費?
  6. 這才是劉少奇去世真相!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7. 揭秘:歷史“最大冤案”中的冤案
  8.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9. 董小姐出事后,大人物們出手了...
  10. 導師是對的,民間已幾成共識
  1.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2. 美軍“杜魯門”號航母又“翻車”了?
  3.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4. 向陳云學習如何在調查研究中開座談會
  5. 在資本的統治下,勞動光榮嗎?
  6. 數名外籍留學生群毆一名中國學生,誰給他們的膽量?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拍 |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一本精品久久精品 |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