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褲襠那點事都看麻了,不就是出軌P腿搞情人,還不如網上“國產高清”來得過癮。
現在政治問題可比褲襠那點事要攢勁。
我看五一前不少正直的大V們站出來說,這事已經有點動搖國本了,對,這么下結論沒毛病。
遙憶當年我們以共產主義立國,熊熊烈火大有燃盡天下之勢,但現在卻有“門閥”跡象;比如醫院這種“醫閥”幾乎隨處可見。不光醫院,學校、金融什么“學閥”“財閥”到處都是。
都是看你是誰的學生,誰是你導師,誰是你故舊這種,到最后匯總到1個點—門閥。何謂門閥?門閥者,壟斷也、繼承也,門戶私計罷了。
門閥算什么?你覺得門閥很可怕嗎?不,其實沒那么可怕。無外乎就是一些關鍵崗位“世襲罔替”,形成保護網,寒門難出貴子,最后就是“針扎不進、水潑不透”“不摸沒事,一碰準出問題”。
我兄弟(這回真是我朋友),他去年入職1個內部單位,單位里除了他1個人是走正規社招進來的,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是“皇親國戚”,臟活累活全他干。錢還少,就幾千塊錢。
他加班到晚上12點,領導1句屁話不說,有背景人的只不過加班晚走20分鐘,領導群里說“辛苦了,快回去吧”。
看人下菜,待人涼薄,這是我兄弟的判斷。
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外面互聯網企業、私營制造業難道就沒有了?一樣如此!我之前見過跟老板或跟總監家里有關系的,人家回家懷孕生娃,這期間居然還能升職加薪,你敢信?
這種壟斷現狀是系統性,沒有體制內外之分。
1個崗位爹傳兒子,兒子鞏固權力,確保自己家族長盛不衰。就跟現在很多衰落的小鎮,好崗位全被把持,必須是自己人才能坐上去。最后結果,無外乎1個地方被1個或幾個家族給吸光罷了,最多了。
在這過程中,處于權力和資源頂端的人,最知道該怎么培養接班人,他知道這套游戲規則是怎么設計的,也知道該怎么培養接班人合法合規合理,成本還低,讓你總感覺哪有問題但就是說不上來。
比如董小姐這事,群眾們發現“4+4”這種專門為“接班人”所設計的學制,這董小姐學習生涯涵蓋經濟學、內科、婦科,論文正文內容不過20多頁,接觸醫學不過2年,直接上手術臺。
我1個政治經濟學都整不明白,
人家這2代全“六邊形”戰士。
但說到底,這種損失是局部、是可估的,我以為不算什么。通過我實際經歷,我發現比門閥更可怕的是“晉升機制”,這種機制只篩選“聽話的人”而排斥“公仆”。
“聽話的人”只伺候1個人,“公仆”要伺候一群人,這根本性區別。
體制內很多工作大體2類:1類動態1類靜態。靜態崗位都是好崗位,你就別想這種崗位能輪上你,都是好崗位,基本都被內定了。
畢竟好崗位符合“艾滋病”傳播規律:近親、血液、性傳播。
但還有一類是動態崗位,你可以從外面社招進來,你也可以從底層往上爬,并沒有外界所說什么階層封閉,沒有,還是有流動的,不多而已。
但關鍵是僅僅這一點點流動崗位,所篩選出來的人無不例外:高學歷低共情,懂美國而不懂中國。
學歷沒說的,一出手就是理論、模型,喜歡定標準,到后面其實是“我說的就是標準”,但是一問,我們國家現在發生了什么?群眾在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不知道。
再問美國那邊發生了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影響?也不知道,但一談其美國、英國,眼神都清澈明亮。
尤其入D,那完全對我D都沒感情,我D如何來之不易他根本體會不到。純粹是感覺這人能拉攏進來,聽話,有用,能將其當自己人培養,所以什么入D、去總公司鍍金再回來晉升。這種路線具體實操起來有很多種方式,但運作起來結果都一樣,就是你也能爬上去,但前提是,你要會來事,會喝酒,會伺候人、會站隊。
但這還不是最無奈的。最無奈的是,不少人對公司、對這行業都沒有感情,只是把這家公司當做1個攫取自身政治資本的跳板,這公司將來怎么樣,他不管,他只管在這家公司他攫取了什么資源,方便他進步。
現在都知道在外面錢不好掙,其實內部錢也不好掙。若把這些公司比作一艘艘輪船,這些人就是在A艘輪船上給自己牟利,然后A船沉了跳到B船上,繼續給自己牟利,設置權力繼承,B船沉了再去C船。
保證船沉了自己而不被淹死。本質上還是猶太人“蝗蟲”寄生性、掠奪性思維—只講依附不講建設。
這才是最可怕的,這代表里頭很多人要么是皇親國戚,要么是聽話的自己人。
總結以上,內部也有晉升通道,階級大門并沒有徹底關閉,但通過這種渠道爬上去的人,是很值得懷疑和檢驗的。
從世界范圍看,體制內外、中美西歐,基本都是寒門難出貴子;你看海外民校比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大學等有幾位是工農子弟?
你看,階級固化是大勢所趨,很多職業(比如老師、醫生)已不能再用上個版本眼光來看待了,所以我們要祛魅,包括對一些“海龜”祛魅。
說到這,我再結合之前董明珠“不要海龜”言論多說幾句。我跟你講,我個人其實很看不慣董明珠那種作風,活像武曌再世,但是人家說這話背景,在現實看確實沒毛病。
我看一說海龜就有人把錢三強、鄧稼先搬出來,大哥,都現實一點,留學出去回來都人均錢三強、鄧稼先啊?
建國初期那幫科研大神不單是理論過硬,人家那境界是現在這樣?他們個個都是不要美元不要豪宅,一定回到祖國懷抱,跑到大戈壁灘上喝西北風吃黃泥沙。
人家放下好日子,回來建設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故土上搞原子彈搞導彈,你現在這些留學生是啥?
你讓他們放下美元,去大西北你看幾個人去試試?去年不是說有個美女博士要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么?結果扭頭就申請去美國留學學法學了。
大家都是同齡人,現在有很多比我還小,都別裝逼了好吧,都是為鈔票,我朋友是一天到晚跟這幫人混一起,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不是說你學歷高、你留過洋,你就有金霸體,不是這么算的。
現在人對海龜印象極好,其實就是受社會主義階段影響所致,因為那時候太多學術大神放棄自己私欲,回來建設祖國,然后給我們主觀感受就是,留了洋的都是回來建設祖國的。
時代早變了,你拿今天的留學生跟過去比,那是碰瓷。在我看來,留學生跟本科生沒啥本質區別,無外乎加大教育投資罷了,目的也是回國找份好工作或直接移民,為自己這沒毛病。
但沒事不要加濾鏡。何況現在很多留學生只愿懂美國,不懂中國。你說你出國深造有成,那也不錯,但你像今天主人公董小姐,花千萬留學,回國就干這種事,不知道出去留學都學了些什么。
我以上所說情況(包括海龜)是不限于內部,體制外也有,甚至更嚴重,只不過沒涉及到公權力,給社會影響沒那么離譜。有些大廠不過就是搞情人、出軌、貪污個幾十萬上百萬,也就這點花頭,總不至于把你胸開了,晾在手術臺上40分鐘...
但萬事要辯證去看,雖然現狀糟心,但群眾眼睛依然明亮銳利,所以很多人悲觀真沒這必要。哪1天要是群眾也投降了,也打不動了,跟埃及、菲律賓、阿根廷那些年輕人一樣,也被忽悠得沒有斗志的話,那才真絕望。
最后,用已故作家馬識途老前輩的名言作結尾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