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時期,霸權帝國接連遭遇一系列顯著失敗,受到嚴重打擊,全球局勢因之一改此前的嚴峻與冷酷,展現出令人鼓舞的新面貌。概括地說,特朗普主導下的美國主要遭遇了以下三場較大的失敗:
一是對華關稅戰遭遇可恥失敗
毫無疑問,正是美國挑起發動了這場針對中國并波及全世界的關稅戰,特朗普當局氣勢洶洶、殺氣沖天,妄想通過空前驚人的關稅戰爭將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打垮打服,擺出一副十分嚇人的架勢,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關稅戰進行當中,特朗普盛氣凌人、居高臨下,不斷自我吹噓,說什么各國爭相同他談判,什么中國一直同他保持密切聯系等等,好像別人的生死存亡與興衰榮辱盡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般。結果怎么樣呢?結果是他自己打不下去了,不得不尋求同中國談判解決,灰溜溜地放棄他們自己所提出的那些高得離譜的關稅率,總體又被打回到了原來的起點。美國的失敗的是如此明顯,以至于其當局大放厥詞,說什么不會在中國面前屈服,也不接受中國的欺壓,儼然把自己擺在關稅戰受害者的位置上了,好像關稅戰居然是別人發起而針對美國的欺壓行為一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是挑撥中俄關系遭遇嚴重的失敗
人們都還清晰地記得,特朗普在參加總統大選的時候就發誓說要停止俄烏戰爭,甚至放出豪言壯語說他上任第一天就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他還發誓要拆散中俄關系,要拉攏俄羅斯來共同對付中國。也就是說,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乃是“一箭雙雕”,他要通過操縱俄烏和談達成既甩掉俄烏戰爭這個包袱、同時又離間中俄關系的雙重目的,從而推動霸權的“戰略競爭”更加聚焦中國。
但是,盡管特朗普為此費盡心機、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但他的如意算盤依然遭遇明顯的失敗:其操縱俄烏和談的企圖失敗了,不要說俄羅斯并不理會特朗普的指令,現在就連澤連斯基也很有些不服指揮、不聽招呼了;離間中俄關系的圖謀更是敗得很慘,中俄關系不但戰勝了來自霸權得各種誘惑、挑撥、干擾與破壞,相反,以慶祝二戰勝利80周年為契機,在習近平總書記和普京總統共同推動下,兩國關系又邁上新的臺階,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關系變得更加牢固可靠了。
三是假手印度制衡中國的企圖遭遇一場失敗
筆者始終相信,5月初印度發動對巴基斯坦的戰爭絕非僅僅出于莫迪自己的野心,背后美國挑唆與慫恿不可忽視,甚至在可以說,印度之所以敢于冒險發動新的對巴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印共同設計策劃的產物,這一戰爭行動表現上針對巴基斯坦,實際上是妄圖要一石二鳥:打敗巴基斯坦進一步控制克什米爾滿足印度的擴張欲望,強化印度的大國地位;打擊并切斷中國同巴基斯坦的陸地聯系是美國的需要,該指向事實上是要摧毀“一帶一路”的西南戰略通道。同時,美國支持印度興風作浪,也是加強QUAD強化霸權集團印太戰略的強力舉措,進而在更高水平上達成假手印度制衡中國的大戰略。
但是,這一戰略顯然遭遇到驚人的失敗。印度也好,美國也好,包括全世界大多數觀察家在內,一概都低估了中國支持下巴基斯坦武裝力量的戰斗力。巴基斯坦強有力地回擊了印度的戰爭行動,僅僅在三四天之內就將其攻勢瓦解擊潰,印度的擴張野心和軍事信心因之而發生了大崩潰,不得不偃旗息鼓,在事實上宣告失敗。
如同巴基斯坦的勝利不僅僅是巴基斯坦的勝利一樣,印度的這一失敗顯然也不僅僅是印度的,更是霸權及其印太戰略的挫折,直接效應就是聯合印度制衡中國的圖謀遭遇一場大失敗。
當然,在此三大失敗之外,霸權同時也遭遇到其它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失敗,譬如同胡塞武裝的斗爭失敗了,急切解決俄烏戰爭實現停火停戰的企圖失敗了,吞并巴拿馬運河以及格陵蘭島的野心也還沒有得逞,合并加拿大的叫囂也遭遇明顯的阻力,等等。這些失敗雖然都不好說很大很嚴重,但也說小不小,都具有強烈的昭示意義和使用價值。結合上述三大失敗,不僅是特朗普當局迭遭重創,而且由此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及其相關效應將在今后一個時期持續地展現出來,總的傾向就是促使和推動霸權在下滑的道路上加速衰落。
第一,特朗普當局將不得不忙于收拾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特朗普集團執政至今所表現出來的突出特征。這個近乎瘋狂的集團在強烈霸權欲望的驅使下全面爆發,妄圖通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宏大攻勢來挽回和扭轉霸權的頹勢,為此發動了空前凌厲的關稅戰,直接對中國及世界各國開戰,要借此打開美國的經濟局面;他們過高估計自己左右與駕馭俄烏戰爭的能力和手段,嚴重低估中俄關系的戰略厚度與韌勁;把巴基斯坦、加拿大、巴拿馬、丹麥乃至歐洲當成待宰的羔羊,四面出擊,妄圖將這些弱小對象一一拿下,結果一概都事與愿違、適得其反。正所謂自己挖坑自己買, 接下來收拾上述各個失敗所造成的爛攤子,必將嚴重消耗霸權的經濟能力和資源潛力,其中個別攤子尚可收拾、勉強止損,譬如關稅戰、印度對巴戰爭等,而有些爛攤子甚至已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位,譬如拆散中俄關系、俄烏戰爭停戰等,這些攤子已經掙脫霸權意愿的支配和影響了。在霸權看來,這將造成嚴重的戰略失控,而世界上任何不在霸權掌握下的進程對霸權都構成威脅。基于這樣的邏輯,特朗普集團今后勢必要在自己所挖出來的泥坑中拼命地掙扎。人們普遍認為現在已誕生了特朗普式的“贏學”理論,就是這種掙扎的具體反映。
第二,霸權帝國將變得更加困窘衰落
初戰的勝敗得失在任何形式的戰爭中都十分重要,初戰失利歷來為兵家之大忌,而上述幾場戰斗事實上構成不同領域特朗普對華戰略攻勢的初戰。特朗普所發動的關稅戰是經濟戰爭的初戰,這一初戰的失敗必將嚴重干擾和影響特朗普對華經濟戰爭的進程和走勢,嚴重沖擊特朗普振興美國國內制造業的計劃;拆撒和離間中俄關系是強化霸權世界領導地位的新抓手,也是特朗普妄圖塑造全球戰略新格局的大手筆。現在,美國的這一伎倆的破產了,這意味著大國關系已經不為他們所擺布,霸權已經丟掉了全球戰略大局的支配權。因為中俄關系向何處去,確實強烈關乎全球力量均勢和戰略平衡,但美西方對此卻無能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假手印度制衡中國的企圖遭遇失敗,間接地就是印太戰略的階段性失敗和地區性塌陷,盡管野心勃勃的印度今后還必將玩弄戰略機會主義的種種伎倆,但這個不堪大用的東西已經令霸權集團失望,相應地就帶來所謂印太“四國集團”的低能和失效,也意味著霸權對中國的地緣戰略圍堵被搗毀了一大片和一大面。
綜合霸權上述多個方面的失利,直接的效應就是霸權帝國因之變得更加危機、衰落,四面楚歌的可悲局面已經相當明顯了。
第三,中國的戰略環境明顯改善,奪取了更多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置中國與困境,使之不得不屈膝臣服于美國的支配,這是霸權帝國發動對華“戰略競爭”的核心要義,也是MAGA的真諦之所在。個中的道理很清楚,因為按照霸權的邏輯,一個不能把中國比下去、壓下去的美國,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偉大的美國,而讓中國成為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國,更是美國的無能與恥辱,是霸權所不可容忍的事情。但是,上述三大失敗卻讓這個企圖遭遇迫在眉睫的危機。在美國的壓迫和圍剿之下,中國的戰略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壞,中國戰略活動空間和余地不是在變小而是在變大,變得越來越廣闊了,這讓霸權情何以堪。盡管霸權氣勢洶洶,但全世界人民都清楚地看到,通過堅決斗爭,中國打退了霸權帝國所發動的關稅戰,在中美經濟關系上有了相當可信的主動權;通過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進行有效的戰略協作與合作,中國在地緣戰略安全和全球局勢上有了相當明顯的主導權。因此,現如今一個十分顯著的態勢是,時間確實是在中國這一邊,中國完全可以熬得住、耗下去,而霸權帝國則越來越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急切地同中國進行關稅談判以謀求妥協,就是很好的例證。他們所發動“戰略競爭”已在相當程度上走進了死胡同,目前看已經陷入“路在何方”、今后向何處去的困境之中,中美兩國各自的戰略態勢與傾向彼此構成鮮明的對比。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霸權帝國對華“戰略競爭”顯然已邁上了新的歷史高度,這已經構成難以逆轉的大趨勢、大背景,但正所謂蹦多高、摔多慘,僅僅目前階段,這個霸權就已經迭遭重創,導致特朗普當局縱橫捭闔與自由裁量的空間越來越逼仄局促,展望未來,這個現代帝國的衰落進一步將呈加速發展的態勢,變得越來越只能依賴戰爭恫嚇這等流氓伎倆了,這就是不管經濟上多么危機,美國當局依然不惜一切進行軍備擴張,甚至大力發展新型核武器的原因。
所以,可以預計的是,來自霸權的搗亂破壞還將接踵而至,他們不會善罷甘休,對此必須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必須予以高度的警惕。而歷史規律表明,靠軍事恫嚇以及挑動戰爭拯救自己,這等伎倆是一切帝國行將滅亡的先兆,也必將因此遭遇接連不斷的失敗,這將成為今后一個歷史時期的常態,也契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一種時代特征。
這樣的特征將再次歷史性地驗證如下至理名言:
“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對中國和世界人民而言,必須是這樣;“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 ——對美國當局和霸權集團而言,必然是這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