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霸權帝國發動關稅戰爭以來,有關特朗普已經打不下去,甚或已經認慫舉白旗之類的說法,一直沸沸揚揚、活靈活現。事情真的就是這樣嗎?
客觀而言,特朗普是一個從不服輸也絕不認輸的人,其個人的政治歷史以及此前總統大選中的表現已然充分證明這一點。這樣性格的人,難道會這么快就要偃旗息鼓、敗下陣來嗎?他能接受關稅戰失敗或者甘于失敗的結局嗎?
任何稍具戰略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霸權發動的這場經濟戰爭以失敗而告結束,由此所造成的影響與沖擊不可估量,無論是美國還是執政的特朗普當局都將難以承受。
對美國而言,如果這場以關稅戰為起點的經濟戰爭遭遇潰敗,則重振美國制造業的全盤設計必將隨之崩潰,并且連帶著還要嚴重動搖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從而極大削弱美國經濟層面的全球領導權力與權威,導致其發生一場斷崖式的下跌。美國全球經濟領導地位的削弱,同時必將構成霸權的全球災難。直白一點講,人們完全可以因為美國經濟領導地位的墮落而觸摸到霸主寶座徹底顛覆的未來,這是美國作為一個霸權帝國所根本不能承受的前景。
對特朗普而言,聚焦中國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經濟戰,通過這場經濟戰爭來牽引拉動美國經濟起死回生、重新振作,這是其精心策劃的行動路徑與施政綱領,也是其整個宏觀大戰略的核心策劃,如果遭遇失敗,則不僅將顛覆特朗普戰略的全盤大計,還將對特朗普本人乃至整個集團的執政信譽和號召力造成毀滅性打擊,這是特朗普其人完全不能接受和消化的事情。
因此,無論從霸權的根本利益出發,還是從其現實利益出發,特朗普都不可能承認關稅戰失敗,也不可能接受這樣的結局,而必將為此使出渾身解數、用盡全部伎倆,來推動局勢朝著向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既然這樣,那么今后一個時期霸權的關稅戰就現實地存在以下這樣三種可能性:
第一,一直打下去,通過擴大化塑造有利形勢。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特朗普既然敢于發動關稅戰,就不會因為一點眼前干擾和現實的阻力而卻步。對他而言,一些負面的反應屬于意料之中的事情,來自中國的反制和反擊也是這樣。把中國當成關稅戰的核心目標,自然而然要遭到中國回擊,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不可能任人蹂躪宰割,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盡管特朗普的關稅戰目前出現了一些困難和曲折,但他手里還有很多硬牌大牌,還有很多后續殺招,還可以在關稅以外借用金融、資產、市場、原材料、遠洋運輸線等很多其它經濟手段,也可以逼迫各國選邊站隊以孤立中國。霸權的地位還讓特朗普擁有很多經濟手段以外的特殊優勢。據此完全可以一直打下去,從而塑造對美國有利的戰略形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一種路徑選擇,應該早已經在特朗普的設計考慮之中,以為僅僅目前美國國內外的這些紛擾就能夠讓特朗普認慫抱賴,未免太過小瞧人家了。
第二,達成妥協,在此基礎上各自宣稱勝利。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慣于敲詐恫嚇、威脅勒索,歷來都不顧廉恥地漫天要價。基于這樣道德秉性,特朗普顯然很愿意同中國達成協議,只要中國做出讓步使他明顯獲利,他就不厭那種“切香腸”的把戲,以便分階段、分步驟地同中國打關稅戰和經濟戰,得寸進尺地步步往前攻。對于目前的關稅戰,在商業與經營上精明過人的特朗普不會期望畢其功于一役,事實上也不可能做得到。因此,搞妥協交易在戰端伊始應該就在特朗普的謀劃設計之中。現如今的情形正是這樣,特朗普當局對中國一手揮舞大棒,另一手則搖晃橄欖枝,妄想通過“誘惑+逼迫”這等綜合伎倆使中國就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華關稅戰未來不排除以暫時妥協而告一段落的可能,雙方達成協議,各自宣稱取得勝利,共同擊敗了新“冷戰”思維,就像當年美蘇之間宣稱共同擊敗“冷戰”那樣。顯然,這等暫時性的妥協并沒有什么可持續性,更無法解決中美關系根本上的矛盾對立,暫時休戰意味著更大規模更嚴重的沖突將接踵而至。
第三,在經濟戰爭之外尋找其它辦法和出路。在上述兩種可能之外,特朗普的關稅戰還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在經濟手段以外尋找其它出路,最直接和最突出的,就是動用美國的軍事優勢,借助軍事手段來維護美國的霸道行徑以達成預期的目的。
眾所周知,在國際事務中動輒進行戰爭恫嚇,這是霸權的一貫習性。此前的案例已有很多,今后還將繼續。在帝國主義的戰略邏輯中,制造一場軍事沖突可以立竿見影地解決很多問題,可以展開封鎖,封鎖市場、技術、資源;可以進行制裁,凍結對手的海外資產;可以搶劫掠奪,譬如賴掉所欠的債務,直接搶劫對手的財富等。凡此種種,都能夠沉重地打擊對象國的經濟,相當直接、十分有效。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贏得軍事沖突的勝利。但帝國主義歷來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別人的力量,這是他們常常敢于遂行戰爭冒險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
面對中國也是這樣,多年來美國在軍事上經常性地對中國挑釁滋事,也一直在準備同中國的戰爭。不要以為霸權只會針對臺灣問題這樣干,針對經濟戰爭就不會,歷史事實早已經屢屢教訓過這等幼稚的幻想。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很長時期以來,霸權的軍政大員們喋喋不休,反復把戰爭掛在嘴邊,幾乎每天都表白什么美國不想同中國發生戰爭。其實誰都明白,這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伎倆與表現,恰恰是他們對動用戰爭手段天天想、夜夜念的實際反映。因此,在評估評判關稅戰未來發展前景的時候,中國人民要切實增強霸權動用軍事手段制造武裝沖突的警惕性。
筆者多次講過,霸權帝國一個突出秉性就是越危機越瘋狂。人們都確信,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注定無法拯救美國經濟,這是一個可以確定的邏輯必然。而這樣的邏輯顯然并非能夠降低軍事風險,相反卻使戰爭的危機愈發嚴重。霸權帝國狗急跳墻的可能性正在與日俱增,對此中國人民必須提高警惕,做好最壞的打算和準備。要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在任何可能的方向和區域,堅決粉碎和打敗來自霸權的一切軍事挑釁與武裝進攻。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