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的反美斗爭,完美地掩蓋了金融領域的對美投降、出賣。”
這個掩蓋主要是客觀上的掩蓋,不完全是買辦勢力主觀上的掩蓋,更不是說,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戰線的斗爭就是為了掩蓋金融領域的投降、出賣。
中國國內的力量,也可以區分為社會主義、民族力量,和買辦資本力量。
前者強調主權,強調反對美國霸權,可以也必須動員人民群眾;后者忽略主權,強調“中美關系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必然愚弄人民群眾,不敢讓人民群眾參與。兩者同樣是你死我活的斗爭關系。
要看到這種矛盾和斗爭,也要看到,買辦資本勢力的投降、叛國行動,要把兩者區分開。軍事上、外交上、工業上、科技上、商業上的斗爭,容易看到,容易分清敵友;金融上的斗爭,有時不那么容易看清得失,不容易分清敵友,不容易辯明是非。
一方在斗爭,另一方在出賣,這是當前的整體形勢。“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不,不是這樣,買辦資本勢力還不敢公開吹自己的調。不過,他扶植豢養的專家學者,卻敢拐著彎這么吹。
斗爭,要防止出賣、要反擊出賣。而出賣,也必然刻意破壞斗爭。
斗爭,是公開的,是正義的。而出賣,則打著各種似是而非的旗號,是隱蔽的,是邪惡的。因為是邪惡的,所以,要用各種方式隱蔽自己的動機,給自己的行為,涂上某種欺騙色彩,甚至涂上一層斗爭的色彩,比如胡錫進就自稱是被外國媒體認為是中國的“鷹之一”,以騙取人民群眾的信任,其實,他是相互勾結的帝國主義與官僚買辦資本勢力的代言人,這個大家都清楚。比如,董明珠說“人才自己培養,不用海歸派”,胡錫進就讓她道歉。其實,胡錫進的目的不在于讓董明珠道歉,而在于維護美國對中國的所謂文化優勢,維護買辦性留學政策,維護買辦性文化氛圍,維護買辦資本的合法性,同時,也掩護某些“海歸派”在中國的間諜行為。
為了離間人民的團結,也為了混淆敵友、混淆是非,以達到誤導斗爭方向、以便亂中取利的目的,買辦資本勢力必然要通過輿論、理論、學術、教育、宣傳等手段,要么誤導社會投降的認識,要么是把斗爭的矛頭指向社會主義和民族力量。要么左,要么右,就是不允許把斗爭的矛頭指向相互勾結的美國霸權、美元霸權和中國官僚買辦資本勢力。
比如,中央強調“黨管金融”,那說明,此前,黨沒有“管金融”,中國金融沒有為中國人民、中國主權服務。如果此前黨就管住了金融,那就不需要再強調“黨管金融”。此前,一直是政經分開、黨政分開、金融與政府分開。黨未管金融,是誰在管金融?是美元霸權和中國的官僚買辦資本勢力在管中國金融。最近,有位叫胡霽光的,就任了摩根士丹利中國區副主席,這就是典型的官僚買辦。此前,恐怕官僚買辦管中國金融的情況更加嚴重,更加猖獗。美元霸權和官僚買辦如何管中國金融?當然是為了出讓中國貨幣主權、金融主權進而出賣中國經濟主權、政治主權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讓美元霸權篡奪中國貨幣主權、金融主權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讓美元霸權寄生在中國經濟上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讓中國經濟賦予美元以國際信用、并支撐美元霸權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打擊人民幣的國際信用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把中國和全世界大宗商品定價權奉送給美元霸權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掠奪中國資源、并購中國企業、打擊公有制主體地位、扭曲中國經濟結構、打擊中國工業科技、打擊中國地外貿易而管金融,當然是為了阻止世界去美元化、讓美元霸權得以茍延殘喘而管金融。黨中央強調“黨管金融”,當然是要收回人民幣主權和金融主權,當然是要切斷美元霸權對中國經濟的寄生關系,當然是要讓人民幣服務于中國人民和中國經濟……黨要革新金融的理論、政策、宣傳、教育,要管組織、管機構、管人事、管行動,要爭取人民幣在對外貿易的結算、支付、計價權,要推動中國經濟的大發展,要推動中國與全世界的經貿關系,要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推動全世界去美元化,要推動建立相互尊重、和平相互、合作共贏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買辦勢力對“黨管金融”的反擊,也是隱蔽的、間接的,不敢是公開的、直接的,但卻是釜底抽薪的。買辦資本勢力是如何反擊的呢?他們采取的是名義上支持“黨管金融”,實際上則是掏空“黨管金融”的實質內涵,是“換湯不換藥”。就是只讓黨名義上管金融,實際上,中國的金融管理權仍然在相互勾結的美元霸權和官僚買辦手中,一切都沒有實質性變化。他們推出的策略,是“中國金融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與獨立自主的建國建黨原則和社會主義寶貴建設經驗完全相悖。理論和輿論上的代表性人物有人民大學前副校長吳曉求,清華大學的田軒,還有鄭永年(此人反復強調中國要對美國單方面開放),代表人物還相當多——一定要抓住這群家伙,不能放過,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不是胡錫進,胡錫進這個老小子不學無術,他不懂金融,無法為金融買辦化代言。
不光是強調“中國金融國際化、金融市場化、金融法治化”,及“人民幣國際化”,他們也有與之配合的行動,他們推動了“暢通國際國內金融資本流動渠道”,“紀念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85周年”,“中國優質企業借外債”,“中國優質企業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批準外資在中國成立額度巨大的投資和資產管理機構”,“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提出支持發展國際保理業務”,“內資外資一視同仁”,“支持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垮境資金集中運營服務”,“人民幣離岸”等等。這樣,中國金融領域成了八國聯軍的地盤,主權金融力量越來越弱,黨還怎么管金融?黨用什么管金融?既無力,又無人,沒有工具,黨成了國際金融資本的“店小二”,還要給國際金融資本的種種惡行擦屁股,給相互勾結的美元霸權和中國官僚買辦的橫行霸道,涂一上一層保護色,賦予了其合法性,承擔其災難性后果。這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貝萊德、高盛,公開勾結中國香港李氏財閥,“轉讓”43家港口的運營控制權,黨卻很難阻止,人家根本沒有把“黨管金融”放在眼里。這充分說明,黨是管不了貝萊德、高盛、先鋒領航、摩根等金融大鱷、強盜流氓、皮包公司的,當中國金融領域被這些美國金融大鱷、窮癟三、老騙子盤踞時,黨就喪失了管理金融的可能。這些金融強盜,就在中國人民的眼皮子底下,吃著中國的,喝著中國的,又公開地、合法地做著危害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所以,在“金融國際化、金融市場化、金融法治化”之下,黨其實是完全喪失了管金融的能力、手段、辦法,“黨管金融”,實質上被掏空了。
軍事上的斗爭,大家容易看到。比如,中國航母艦隊在東海演習,中國大驅艦隊在澳大利亞轉了一圈并進行實彈射擊演習,中國軍般如同“下餃子”,中國戰略導彈試射演習;政治、外交領域的斗爭,很明顯,也容易看清楚。全世界正在掀起反美國霸權的浪潮,沒有中國這樣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為后盾,這種斗爭是不可想像的。其他領域的斗爭,大家也容易看到。其他貿易戰、科技戰、關稅戰、工業戰、生物戰、輿論戰,更容易看清,也容易分清敵友,知道該支持什么,該反對什么。這些方面的群眾性動員任務,基本上已經完成。
但是,金融領域的斗爭,是當前斗爭的焦點、重點、關鍵,也是美元霸權和中國買辦資本勢力刻意混淆的焦點、重點、關鍵。所以,金融領域的斗爭不那么容易看清,敵友不太容易分辨,是非也不容易判斷。有些同志有時會迷茫,會感覺到悲觀,就不分敵友地批判、反對一通,會否認斗爭的存在。我認為,這就上了敵人的當!削弱了人民的力量,混亂了我們的隊伍,給斗爭增加了困難。敵人,最希望我們混亂。
即使是金融領域,斗爭形勢也在發展,而且,是向積極、有利的方向發展。當然,斗爭不那么容易取得勝利,會有挫折,會有損失,不要指望一天之內,就打過長江、打過太平洋,解放全世界。悲觀情緒要不得,急躁情緒也同樣要不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