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文章 > 投稿專區

00后高中生淺談中國教育現狀

劉夢得 · 2024-08-01 · 來源:紅歌會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今中國教育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今天,我以一個高中生的視角來淺談一下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和一些問題。

  各位同志、朋友,大家好!我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位高中畢業生,2024年參加高考;曾就讀于一所民辦學校。于暑假我決心書此拙文,來說一說對當今中國教育現狀的看法,主要包括基礎教育與高考、語言教育、歷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此文中,我想分析一下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教育問題,并希望各位朋友、同志對我國教育問題多多關注。

一、基礎教育與高考

  教育,國之根本、百年大計,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基礎教育作為整個國家教育的始廈之基,固然應高度重視之。但在我學習的年代里,這種教育模式連同高考,卻走向了極端化。先說教學本身。在筆者小學時"上好的小學才能上好的初中,上好的初中才能上好的高中,上好的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學"的思維定勢已成氣候,按成績分班(筆者所在的縣城某私立小學甚至上數學課也以數學成績分班),按班級劃分師資。或許有人要說"因材施教""力出一孔"了,然予對曰:非也!殊不知,這就讓學生遭受了不平等對待,偶然失誤的學生就只能享受次一等的師資嗎?好班與好學生之間是絕對聯系嗎?答案實不難得也!

  現在的高校面向社會招生主要是高考。高考自1977年恢復招生以來,確確實實改變了不少中國人的命運(比如我舅爺),但這四十多年來,高考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我讀的文科,拿文科說吧,不可否認,高考文科的靈活性能某種程度上考驗人的思維邏輯,但本應更大程度自我發揮的文科又被過分限定了,又過于強調邏輯性,弱化知識點,未必能夠良好地促進高中文科學科與大學接軌。而這種過多限制又扼殺了創造力,讓許多高考分數高的人"高分低能"、脫離實際、脫離社會、脫離人民群眾。需要說明一點,筆者于此說明此現象、問題決非從個人成績好壞、喜好來評判論述的。毛主席說: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服務,并在1964年2月13日,邀請有關人士舉行座談會,會上,毛澤東主席提出學軍、學大慶之外,對當時"突擊考試"、課程過多等情況提出批評,反對死記硬背、八股文,并以富蘭克林等人的經歷論證實踐重要性,反對書呆子。而我認為,這是對千年來考學舊思想的批判。

  那此種舊思想為何物呢?就是考試的功利性,比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學而優則仕"等等。這類舊思想仍然存在于中國社會中,讓許多大學生鄙視體力勞動(當然也有他因,限于篇幅,也不詳言),鄙視工農階層。我也見過許多大學生雖有文憑,卻一心只奔著律師、公務員去,結果是加劇了社會焦慮與內卷程度,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況,產生惡性循壞。而1964年毛澤東的主張恰恰是這種困境的一種出路。

  在教學與高考的走向極端的同時,另一個領域——職業教育也暴露出弊病。職中在我國出現了"社會化"傾向,打架、抽煙、喝酒、紋身等怪象數見不鮮,低效低質的中專學校不能培育出精通技術的大國工匠,最終培養的是無技術無學歷的廉價勞動力,因為他們中有相當一部人是無法上完中專的,而我國恰恰處于工業轉型期,這樣的輸出是極不利于我國工業升級的。但此現象究其根本,也是基礎教育與高考暴露的問題。

二、語言教育

  "語言是人類社會的基石",而國語/民族語則是國家與民族凝聚的紐帶。多年以來,我國語文教育雖有不必進步,但仍有諸多問題。舉個例子,清華才女周劼人做高考題,題中選的是她的文章《寂靜錢鐘書》,卻只得了一分;作家王蒙表示,自己文章入選試題,卻做得不好。其表現的過分重理解而輕創作也能說明不少問題。另外,近幾年中小學語文書毒教材也令人擔憂:刪去《誰是最可愛的人》,加入假大空的崇洋媚外文章……(所幸部分已得到修正)這些問題決不能是一個"追責"就可了事。

  再來說說英語教育。由于英帝國的全球殖民擴張、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以及經濟全球化,英語成了國際中最重要的一門語言,也走入了中國的教育體系中。首先作為一個外語學習者和語言學愛好者,我不反對外語學習,更深知學習外國語的重要性。但時至今日,英語作為在中國教育中,從中小學到大學都被列為強制學習的必修主科,更以四六級劃分,而在語言的學習中,又強制學洋人從不學的難懂的語法和大量不必要的詞匯,浪費大量時間,效率極其低下,且不注重實用的聽力和口語(大學中聽力口語十分基礎,對英語提升難以趕到實質的作用),學出來的是既讀不懂英文文段又不能張口交流的英語,其意又安在?并且,哪怕是漢語言文學、中國歷史的等幾乎與英語不相干的學科也要強制學習。可結果怎樣呢?有排名顯示,強制學習英語的中國英文水平竟不如從不強制學習英語的俄羅斯,這是何等諷刺!誠然,語言屬印歐語系的俄羅斯有其詞源優勢(如英語3是three,俄語是три,屬同源詞),但這也體現中國這種英語教學的無交低效。以我學外語的經歷,我認為語言的終極功能是交流,只要溝通雙方能用一門語言作為媒介使彼此通解其意即可,語法可僅作了解,口音也不必多慮。我曾用英語和印度人、新加坡人溝通,發現印度、新加坡人基本不在意語法、詞匯、口音,只需達其意,足矣。同時,對英語學習高度膜拜,塑造精神殖人,極大地挫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還產生一種錯覺:全說英語就可以走遍世界各地了——這是徹頭徹尾的謬論。日本東京有多少人說英語?俄羅斯莫斯科街頭能用英語溝通?而這樣的英語教育,受益的不過是產業利益既得者。

三、歷史教育

  "以更為鑒,可以知興衰。"平日里看似無足輕重的歷史實則意義重大,對人、對國家皆如是。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及日后可能進入歷史研究領域的學生,就說說現我國中學的歷史教育問題。初中階段,相比于物理化學,歷史仿佛是可有可無的;但到高中,有不少選文科(或歷史大類)的同學才發現自己本應初中了解的歷史基礎知識卻一無所知,脫節較為嚴重;在教材上,新、老版高中歷史課本,特別是老版與初中歷史教材差異過大——個以專題分冊,一個以時間分冊。以專題分冊的舊教材部分內容重復冗雜,知識點零散,反而不利于歷史框架的構建。老教材除了上述問題,還有便是詳略不當,在世界史中,還帶有較多的西方中心色彩,對亞非拉民族解放獨立論述極少,勢必令人發出疑問:亞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侵略奴役的正確性何在?所幸新教材有所改善,但仍有詳略不當的問題。

  另外,余以為,《人物評述》中,在"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欄中,應加上斯大林的名字。近三十年或從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開始,斯大林成了"獨裁者""暴君""紅色沙皇"的同義詞,而三十年來,蘇聯是"無人性的邪惡帝國"、"斯大林獨裁的產物",而國內則大有否定斯大林乃至共產主義運動的氣候,更有居心叵測之輩借抹黑斯大林來反華反共。反觀今天俄羅斯,雖然已不是那個紅色大國,以保守主義、民族主又為指導主流意識形態,當我們在墨守成規地復讀斯大林的錯誤時,俄羅斯史學界卻開始更為公正客觀地研究、評價斯大林。斯大林確實犯了許多錯誤,他自身個人性格上也有很多缺點,但他無愧于世界反法西斯事業,也無愧于蘇聯社會主義事業,他總體上應是功大于過,而不是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甚至被踢出無產階級革命家之列。

  而另一個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我在此殷切希望教科書能對他老人家和他領導下的新中國前三十年做出一個更客觀的評價。教員并非無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荷馬尚有低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難恒辟一失,教員有過失,純屬自然,也不過日月之暇、昆玉之疵,于其明無損,若能客觀公正剖析之,以重后鑒,誠國之幸事,而非小題大做,放大特殊時期的錯誤,把責任完全歸于一人實乃偏頗。而今這種評價卻在某種程度上有誤導,以我所在學校為例,常能聽見某些人大言"xxx不千人事",極信口開河之能事,自上世紀所謂的"破除迷信",如今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叫一聲領袖竟是恥辱,而說實話,我才替他們感到羞愧。以余之見,我認為這樣的現象和教科書的表述以及整體輿論有關。愚以為,如愛國網友御龍軒所言,圣烈有闕,固可分析也,然可析可議者,乃為敦其正、美其名,非為謗其名而攘其非。

  "欲滅其國,先去其史"。中學歷史教育同樣應直面問題并解決之。

四、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筆者動筆時,尚未進入大學校園,主要先說一下中學思政教育的問題。我2018年上初中,2021年畢業。說實話,我和我的初中政治老師對我初中時使用的政治教材頗為不滿。首先,筆者認為,初中政治教材體系不是很明確,不能像歷史、地理教材那般框架明確,而且宏觀性的教育(比如公民概念、國家概念、經濟和法律常識等)在初一年級涉及太少,不僅減少了同學們聽課的興趣,對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樣大打折扣。而且,初中基本沒怎么涉及哲學,盡管哲學對多數同學來講是晦澀難懂的,但高中又是必修內容,這又對許多從未接觸過哲學(特別是馬哲)的同學來說就比較棘手,還有的問題如第一部介所言,限定性內容多,但書上內容總體來講,比較淺,不大利于學生深入學習。

  我認為,高中的政治教育主要是這些問題,那再說一說我在社會上見到的其他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或許現在有"理中客"要高呼"理性"反對愛國主義教育了。不錯,那我可要說了:美國學生每天面對星條旗宣誓效忠,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較之我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吧?我認為真正愛國主義教育應當遵循無產階級愛國主義的理念,既不是狹隘偏激的愛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更不是對國家民族的虛無主義,正如魏辛斯基提到:"幾國共產黨會議所通過的宣言中曾說:"共產黨應當領導反抗帝國主義一切擴張和侵略計劃……它們應當根據一般反帝國主義的民主主義的領綱把自己的力量團結、聯合起來,把各族人民的一切民主主義的和愛國主義的力量合在自己周圍。(《蘇維埃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社會底動力》)我中學六年就讀于民辦學校,私立學校里養"殖"產業發達,恨國黨居多,一定程度上能體現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

  下一個問題是意識形態建設。不知這何時起,一味讀書成了唯一任務,而意識形態工作仿佛變得可有可無。且如今大量投機分子入團入黨,令我一個粗識一些理論的馬列主義者擔憂,如今大量如張薇誣蔑農民工的事件被曝光,更有中南屋與帝國主義者洗灌一氣的事被扒出,難道不值得我們審視陣地建設么?或許有人說我于此書文發聲乃是徒勞,是的,我不能奢望我的話能起多大作用,不過,蘇東劇變也只過了三十年來,阿赫羅梅耶夫元帥和普戈上將自殺殉國的事并不遙遠,我自然也不希望推倒捷爾任斯基雕像之類的事在中華大地上演,我只是想盡一點一個馬列主義者的良心。為此,筆者認為,對青年一代反和平演變教育有迫切性、客觀必然性,加強實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教條式、空洞化的教育,因為這種僵化的教育方式反而可能成為和平演變的推手,特別注重學校作為反和平演變的前哨陣地(尤其師范高校)。

五、透過人物看教育問題

  這里我舉我中學時遇到的兩個人物。(下面的字母代號與真實姓名無關,請勿對號入座)D是筆者初中時首任語文教師,他是那種功利主義與精英教育的鼓吹者,并在學習中強調死記硬背的方法,上課許多問題大多與考點教學無關并且無聊透頂;幾乎無視班級綜合建設,無論考試成績還是校內活動,常名落孫山。X、Z是教歷史的,都推崇袁騰飛的教學。但我看來,袁不但思想反動透頂,授書、著書均體現出對史實的極不尊重和主觀隨意。

  鑒于個人時間、精力和水平有限只能淺談中國教育的一些問題、現象。希望大家多評論、留言,以嚶鳴求同志,望共勉。

  2024年7月13日

  甲辰龍年六月初八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董小姐拖出了饒毅女兒,每條美女蛇都是學閥巨蟒的七寸
  2.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3.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4. 王院士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5. 劉繼明:隨想錄(二十八)
  6. 絕不能讓董小姐跑了!
  7. 當時代開始呼喚黃巢
  8. 美國的微博和協和醫院的“大種馬”
  9. 以史為鑒!陳立夫用傳統文化改造16000名共產黨員成國民黨
  10. 顧凌英:國家的利益與官、富三代的前途
  1. 董小姐出事后,大人物們出手了...
  2. 歐洲金靴|從吳桂賢到董襲瑩,歷史的翩然一頁
  3. 董小姐拖出了饒毅女兒,每條美女蛇都是學閥巨蟒的七寸
  4. 董小姐的八卦,少爺小姐的心事,王朝的頑疾
  5. 因為董小姐,大家開始理解毛先生那場運動了
  6. 北京協和醫院董小姐的“事跡”:中國既得利益集團同盟的堅固性及其制度性危機
  7.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8. 海歸輿論背后的四大社會問題
  9. 他老人家為何一生都在警惕特權?
  10. 老爺們不斗,壞事滴水不漏
  1. 天眸|司馬南的教訓是一記警鐘
  2. 當代社會剝削已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3. “文革”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4.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5. 80%的財富,都在富人手里捏著,為啥不刺激他們去消費?
  6. 這才是劉少奇去世真相!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7. 揭秘:歷史“最大冤案”中的冤案
  8.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9. 導師是對的,民間已幾成共識
  10. 董小姐出事后,大人物們出手了...
  1. 李克勤:“主席,是否先救活陳景潤為好?”:江青這么寫是何意?
  2. 美軍“杜魯門”號航母又“翻車”了?
  3. 胡漢三回來了,而且穿著西裝、拿著勞動合同
  4. 向陳云學習如何在調查研究中開座談會
  5. 在資本的統治下,勞動光榮嗎?
  6. 數名外籍留學生群毆一名中國學生,誰給他們的膽量?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中国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亚洲午夜福利717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