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引爆輿論的董襲瑩事件,表面上是一場醫療特權與教育公平的爭議,實則揭開了一場橫跨百年的醫藥文化博弈。協和醫學院的“4+4醫學教育計劃”被曝與美國國際開發署存在關聯,其負責人李文凱更被指與洛克菲勒基金會關系密切。這一項目看似是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創新嘗試,實則暗含西方資本對醫療體系的隱性控制。
回溯歷史,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15年便以“慈善”名義注資4500萬美元建立北京協和醫學院,其協議條款明確要求“說服五萬萬中國人民放棄中醫藥”。協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刻意貶低中醫理論,將陰陽五行學說污名化為“迷信”,而西醫的解剖學與藥物研發被包裝為唯一科學的診療標準。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的醫學精英,逐漸成為中國醫療體系的主導者,形成對中醫的系統性排斥。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的“廢止中醫案”,正是洛克菲勒資本操控的典型案例。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劉瑞恒(協和醫學院首任院長)以“缺乏動物實驗驗證”為由,試圖通過行政手段全面取締中醫。盡管該法案因民眾強烈反對被撤銷,但其建立的西醫主導體制卻延續至今。洛克菲勒基金會甚至通過資助學術研究、收購中醫秘方:
這些歷史都被清晰的記錄著:
1923年上海《申報》記載,浙江寧波“保生堂”拒絕美商收購祖傳婦科藥方,對方聲稱“代表洛克菲勒醫藥研究所”。
協和醫學院1920年代設立“中醫藥研究科”,實際功能為收集秘方。
1934年北平市警察局檔案顯示,協和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以“防治傳染病”為由要求查閱同仁堂藥方庫,遭拒后通過美國領事館施壓。
洛克菲勒對中醫的系統性打壓持續至1949年。
美國解密文件顯示,1948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向國民黨政府提供500萬美元援助,要求“清除解放區中醫勢力”。
1950年,美國商務部《遠東醫藥市場分析報告》承認:“中國共產黨恢復中醫藥地位,導致西藥在華銷售額下降67%”。
協和醫學院的建立被指為“文化殖民工具”。
美國作家張緒通指出,協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旨在切斷學生與中醫傳統的聯系
新中國成立后,盡管中醫在政策層面得到支持,但實際執行中仍面臨制度性壓制。例如,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醫針灸麻醉技術曾成功應用于大型外科手術,卻在改革開放后因“不符合國際標準”而逐漸失傳。2003年非典期間,中醫參與率高的地區死亡率顯著低于純西醫治療地區,但這一成果未獲官方充分宣傳;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張伯禮院士團隊用中醫藥將江夏方艙醫院重癥轉化率控制在3%以下,卻仍遭遇到某些人無視事實而已“療效缺乏數據支撐”的質疑。
為此,張伯禮院士在采訪中公開透露,有外國集團在收買國內的某些敗類抹黑中醫中藥!
西方醫藥集團打壓中醫的核心動機,在于經濟利益與文化霸權的雙重需求:
1. 經濟利益驅動:中醫的“簡便驗廉”特性直接沖擊西藥暴利。以青蒿素為例,屠呦呦團隊從古籍中發掘的療法,使全球瘧疾死亡率下降47%,但其知識產權卻被跨國藥企通過專利壁壘攫取;
2. 文化替代戰略:西醫將人體視為“零件的組合”,依賴化學藥物對抗局部病癥,這種機械論思維與工業化生產模式高度契合。而中醫強調整體辨證(如新冠肺炎歸因于“濕毒疫”)、調動人體自愈能力(如針灸調節免疫),這種系統觀威脅著西方醫藥集團的學術霸權。
洛克菲勒家族對此早有清醒認知。1927年國際教育基金會文件中明確寫道:“要讓中國人相信,經過數千年驗證的中藥不如需要持續購買的新藥”。這種策略在今日演變為更隱蔽的學術操控——通過影響醫學期刊評審、科研經費分配和職稱評定體系,迫使中醫研究陷入“用西醫標準證明自己”的悖論。
協和4+4項目背后的腐敗,恰恰暴露了資本滲透醫療體系的當代路徑:
教育壟斷:該項目優先錄取具有海外背景的學生,其課程設置強化西醫思維,例如要求用動物實驗驗證針灸療效,卻忽視中醫“因人施治”的臨床特性;
管理權爭奪:董襲瑩等“醫學門閥”通過綠色通道進入頂級醫院管理層,這類群體更易接受“中醫不科學”的預設立場。2023年統計顯示,省級衛健委領導中具有純西醫背景者占比超過80%,而中醫出身者不足5%;
標準制定權:WHO雖于2018年將中醫納入疾病分類體系,但診斷標準仍由西方機構主導。我國90%的中藥臨床試驗被迫采用西醫評價體系,導致許多經典驗方屢遭“有效成分不明”的質疑。
西方資本財團為了抹黑中醫,泡制了一套話術,即所謂“以科學的名義”,如果聽信了西方這套話術,那么中國人甚至連生存都是不科學的了,中醫幾千年來的結果,已經被歷史實踐證明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診療體系,西方那短暫的歷史和中國比起來,就像是幼兒一樣,以西方那套邏輯去否定中國的中醫,就像幼稚孩童僅憑著自己對世界的粗淺理解,就急不可待的要去否認成年人經過歲月實踐得出的真知一樣可笑。
有的人為了給洛克菲勒財團開脫,極力否認洛克菲勒集團絞殺中國中醫的陰謀,說什么,既然是為了賺錢,那么洛克菲勒為什么要花錢建西醫醫院啊,直接壟斷中國的中草藥,把中醫都集中招攬到手下不是一樣賺錢嗎?干嘛那么費勁,我說,這就是思維極度膚淺的寫照!
你們以為中醫僅僅是一種賺錢的技術嗎?錯了,那是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洛克菲勒為什么感慨中醫便宜。是因為歷史上中國的中醫鮮少有為了圖謀利益而去踏入這一行的,更多的是具有一種仁義精神,具有一種大愛思想,為了一種崇高的救死扶傷的責任感而去做醫生的,而且在中醫的典籍中,不斷的強調這種精神,也就是在中國古人的思想中,沒有一種仁義精神和大愛思想,是做不得醫生的,即便是初心沒有那么鮮明,但在學醫的過程中,這種仁愛的思想品德也會漸漸樹立起來了,所以,真正的好中醫,絕不可能是唯利是圖之輩,這就是從古代一直到上個世紀,中國的醫生在社會中受到普遍尊敬的根本原因,而西方洛克菲勒之流否定中醫的目的,除了為了賺錢之外,更為了否定中國悠久的文明和文化傳承,這是他們不遺余力也要抹黑中醫的目的,因為他們知道,真正傳承了中醫的典籍思想后,也會自然而然的對西醫那種以賺錢而去治病,甚至沒病也要造病的唯利是圖思想鄙夷的。這是正邪不兩立的存在,今天西醫那種不求根本,只看表象,不問總體聯系,只看末節癥狀的技術,就是西方淺薄文化的典型印證!
從洛克菲勒的秘方收購到協和4+4項目的爭議,中醫存續史本質上是一場文明主權保衛戰。當跨國資本試圖用“科學”標簽掩蓋文化替代野心時,我們更需要清醒認知:中醫藥不僅是治病救人的技術,更是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精神載體。守護這份遺產,既是對祖先智慧的致敬,更是對人類文化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雙重守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