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董明珠的“海歸里有間諜”的說法讓公知破了大防,紛紛寫“小作文”聲討董明珠,大有不把董明珠批倒批臭誓不罷休的架勢。坦白說,要說他們為海歸打抱不平我是不信的,說他們借機為間諜打掩護倒是更有可能。
董明珠的“海歸里有間諜”的言論本身是沒問題的,公知硬要把“海歸里有間諜”歪曲成“海歸是間諜”不是董明珠的問題,而是公知的問題,用歪曲后的言論對董明珠喊打喊殺,就更是公知的問題。
事實上,董明珠還說過,“我認為海歸很優秀,但格力電器文化有格力電器文化的思考,我們堅定地要培養自主研發人員,所以,我們沒有一個海歸,我們相信中國的高校應該有能力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我們有很多先進的專利技術,但我們這里沒有一個外國人,大家都認為外國的天空比我們藍,我從來不認為這樣。”看到了吧,董明珠不是對海歸有偏見,格力之所以不用海歸,單純是她相信外國的月亮沒有那么圓,外國的天空沒有那么藍罷了。
可惜,這樣的言論公知是會選擇性忽略的,他們按著董明珠的頭要她“道歉”,還說董明珠不“道歉”,就“抵制”格力。這把我給搞糊涂了,韓國部署薩德,他們不說抵制韓貨,反而說“抵制韓貨,不如抵制蠢貨”,美國搞貿易戰、科技戰、關稅戰,他們不說抵制美貨,反而說“抵制美貨,不如抵制蠢貨”,“抵制X貨,不如抵制蠢貨”早成了他們的肌肉記憶了,怎么到了董明珠這里,他們主動對號入座“蠢貨”了呢?
眾所周知,公知是最愛把“包容”掛在嘴邊的,哪怕再惡劣的言論,哪怕是質疑南京大屠殺300000數字的言論,他們都能“包容”、都敢“包容”,怎么就獨獨不能“包容”董明珠呢?要是我沒猜錯的話,他們大概率是被董明珠戳到痛處了。
什么人提到“間諜”就應激?這是個送分題,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大概率要么是間諜,要么是有間諜傾向的人,不然他們應激什么呢。順便說一句,那個寫《寫給“抓間諜的人”》,對“抓間諜”大肆抹黑、污蔑的敗類,早在6年前就給抓進去了,罪名恰恰是間諜罪。
這個敗類是個老公知了,我不能說公知都是間諜,但以他們的恨國立場,在美西方狗糧的誘惑下,哪天成了間諜,那一點都不意外,所以,我要說“公知里有間諜”,應該沒人會反對吧。敵對勢力也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誰容易收買,誰收買不了,像我這樣的,他們壓根就不會有想法,除非他們瞎了眼。
有人“擔心”,“抓間諜”的聲音越來越響會影響對外開放。這樣的“擔心”在我看來完全是多余的,清者自清,如果他們不是間諜,又或者他們要見的人不是間諜,他們有什么好怕的呢?就算真碰上間諜了,第一時間報警,豈不是大功一件?這又不是在國外,他們有什么好怕的?就算在國外被“圍獵”了,也不是就沒有出路了,回國后直接自首,交代前因后果,也未必就被處理了,就算被處理了,至少不會落下漢奸的罵名。
有人說,特朗普倒行逆施會促使一大波海歸回國,這個時候董明珠說“海歸里有間諜”無疑會讓很多原本想回國的海歸心存顧慮,如此,國家勢必損失一大批“人才”,董明珠此舉無異于“資敵”。
對此,恕我實在無法茍同,那些因為特朗普倒行逆施才想著回來的,還不如不回來。我們要的是和國家同心同德的人,而不是在外國過得好了,就待在國外,在國外過得不好了,就想著回來的。雖說中國來去自由,但對這樣的人,坦白說,我是看不上的。
既然話說到這份上了,就不要拿這種海歸去碰瓷錢學森、郭永懷等老一輩海歸了。老一輩海歸可是主動放棄國外的優渥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回來的,與他們相比,那種哪里過得好就往哪里跑的,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臉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海歸要是真的想給自己正名,和董明珠斗嘴皮子是沒用的,還是要用成績說話。如果什么成績也拿不出來,那或許只能說明,董明珠不用海歸的決定是正確的。
至于那種提到“間諜”就應激的人,如果既不是間諜,也沒有間諜傾向的話,或許該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了。恕我直言,這種問題,你們自己不問,別人也會問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