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向毛主席學習辯證法,就最應該向他學習比任何人都堅持辯證法的精神。
辯證法的核心就是矛盾,就是對立統一。一切事物內部各方面以及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所帶來的變化發展,都根源于矛盾。一切事物也必然有一個由于內部矛盾性帶來自身的變化的過程。所以,毛主席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時候說:“‘徹底鞏固’這四個字看了不舒服。任何東西的鞏固,都是相對的,怎么能徹底?如果從有人類以來,所有的人都不死,都‘徹底鞏固’下來,這個世界怎么得了?宇宙間、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發生、發展和死亡的,都是不能“徹底鞏固”的……過渡到了共產主義的時候,社會主義階段的一些東西必然是要滅亡的。就是到了共產主義階段,也還是要發展的。它可能要經過幾萬個階段。能夠說到了共產主義,就什么都不變了,就一切都‘徹底鞏固’下去嗎?難道那個時候只有量變而沒有不斷的部分質變嗎?一切事物總是有‘邊’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9年,六十六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反對“徹底鞏固”,堅信一切事物都存在內部的對立統一從而產生變化,體現了毛主席堅持最徹底的辯證法。
主席教導我們:“按照唯物辯證法,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都是有一個發生、發展和終結的過程。也許一萬年以后,馬克思列寧主義會變成某種什么別的東西。”(《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2年,六十九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任何的“后來”,都不會和“之前”完全相同。任何事物都會向內部相反的方向變化,都有徹底結束的時候,都不會有徹底鞏固的時候。徹底結束,符合辯證法,因為任何事物早晚都會有這么一天。這在辯證法的世界之中是存在的。徹底鞏固,不符合辯證法,因為任何事物不可能有這樣一天。這在辯證法的世界上從來都不存在。可見,對于辯證法的掌握,毛主席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列寧說過:“蘇維埃民主即無產階級民主已在俄國產生。與巴黎公社比起來,它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第二步。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蘇維埃共和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穩固的社會主義共和國。作為一種新的國家類型,它是不會滅亡的。它現在已經不是孤立的了。”(《列寧選集》:《第三國際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不孤立,也會有滅亡的危險。列寧雖然也說過要注意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但是也無法掩蓋他說的這句認為蘇維埃不會滅亡的話違背了辯證法。任何事物都會滅亡的,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是國家機器的逐漸滅亡。
既說“向共產主義過渡”又說社會主義社會“徹底鞏固”,是不符合辯證法的。列寧說:“我們的目的是要使每個勞動者做完8小時‘份內的’生產勞動之后,還要無報酬地履行國家義務。過渡到這一點特別困難,可是只有實現這種過渡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徹底鞏固。”(《列寧選集》:《第三國際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這樣的論述顯然是有錯誤的。徹底鞏固,怎么變化發展?徹底,除了表示完整、齊全、全部外,還強調深入透徹、無所遺留。具有時間上的絕對意義。有了“底”,這就無法以“一定條件下”為轉移了。這種“底”,阻斷了事物在另一條件下變化的可能。徹底的滅亡是存在的。但是,徹底的鞏固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都在變化。這顯然是列寧犯的形而上學的錯誤。
毛主席則不同,他不認為任何事物會徹底鞏固。于是,他否定了蘇聯長期宣揚的“徹底鞏固論”。毛主席經常提醒我們:“一代不如一代嘛!在中國一定不出修正主義?這也難說,兒子不出,孫子出。不過也不要緊,孫子出了修正主義,孫子的孫子就又要出馬列主義了。按照辯證法,事物總要走向反面的,帝國主義等不走向反面?我就不信。”(《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2年,六十九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主席不僅教導我們必須預防倒退,而且教導我們必須注意前進——不能停留在社會主義,要向共產主義過渡,不能幻想一定時期的“徹底鞏固”。所以,主席說:“辯證唯物主義不僅適用于社會主義,而且適用于一切社會形態。事物總是肯定——否定——肯定——否定的。不變和不發展是形而上學的反映。”(《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7年,六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毛主席不停息的戰斗,徹底貫徹了唯物辯證法。毛主席對于歷史的辯證法學說極其大的貢獻,就包括了他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否定了蘇聯長期堅持的“徹底鞏固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