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開啟其執(zhí)掌格力電器的第五個三年任期的董明珠的一番講話,引發(fā)了一家知名媒體的炒作。
在會上談及格力的人才培養(yǎng)與選用標準時,董明珠說了這么一番話: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里培養(yǎng)自己的人才。海歸派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
也就是這番話,讓某知名媒體跳出來了。認為董明珠這是在挑起對立情緒,是在扣帽子。
先來看看這家媒體的主要觀點,為了確保原話完整性,發(fā)截圖。
該媒體將董明珠“海歸派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這句話混淆成“海歸就是間諜,這是一棒子打死所有海歸派”。這明顯是偷換概念的春秋手法。
明明我們看到的只有個別媒體和幾個大V在炒作,而炒作者卻說在輿論場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質疑。這遣詞造句確實專業(yè)。
除此之外,新京還舉例說格力一萬多名研發(fā)人員都不是海歸派,來證實董明珠是對海歸這個群體極大的冒犯。
文末,該媒體還代表了一下公眾,認為董明珠的言論突破了常識和公眾認知的下限,并希望她克制些為好。
公眾的認知是什么?這家媒體真能代表公眾嗎?不妨來看看部分網友的討論,不知道他們算不算在公眾之內?
一家企業(yè)在選擇員工方面,完全有著自己的決策權,只要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如何選用人才,別人是沒有資格去強迫的。
在中國制造業(yè)大力發(fā)展的當下,尤其是全產業(yè)日趨完善的背景下,面對愈發(fā)激烈的競爭以及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格力公司的用人戰(zhàn)略更是會影響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
回看格力公司發(fā)展歷程就知道,格力的發(fā)展不是靠金融圈錢,或者依附美西方科技,而是實實在在堅持走自主品牌創(chuàng)新之路。據報道,格力公司目前近2萬人的開發(fā)團隊已經獲取累計10萬多的專利,這些專利均出自于國內本土人才之手。這一點,與華為公司也是頗為相似。
近日,據媒體報道,格力自主研發(fā)的芯片累計出貨量突破1.35億顆,沒拿國家一分錢,硬生生在半導體戰(zhàn)場撕開缺口。這事讓美國和臺積電做夢也想不到,曾被嘲諷“做空調的搞芯片是異想天開”的企業(yè),如今竟建成了亞洲首座全自動化碳化硅芯片工廠,不得不說,格力走自主研發(fā)之路是走對了。
格力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了一點:國內本土人才并不遜色于海歸。
有很多人看到媒體批董明珠一棍子打死所有海歸派,這就是很輕易地被輿論帶歪了節(jié)奏,事實上,海歸中確實有不少愿意為國家貢獻自己力量的人才,這是無須否認的,像上個世紀錢學森等著名的科學家,沖破美國重重阻力回到中國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與如今的一些為了鍍金的海歸差別還是很大的。
董明珠真的董明珠一棍子打死所有海歸派了嗎?她原話也說得很明確:海歸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這就叫一棍子打死所有海歸派?
海歸里到底有沒有間諜?新京回避了這個問題,但可以肯定,絕對有。不妨翻翻網上公開報道的間諜案例,幾乎所有東風的間諜都有在海外學習、生活的經歷,別的不說,單說那個叫董郁玉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董明珠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
不甘寂寞的老胡也跳出來了,有點意思。
說到這里,又想起了美國那個臭名遠揚的國際發(fā)展署,老貓曾在微博上發(fā)過一帖,提及此事,卻被平臺秒黑。想想那么多新聞機構、媒體記者、自媒體領了美國人的狗糧,而至今我們對此還渾然不知,甚至都不許再提,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心驚肉跳!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