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毛主席什么時候最不被人所理解?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前后的那幾年,也就是在“兩彈一星”工程完成階段。這里面有什么內在的要義上需要我們深究呢?我們不得不在道層面,對毛主席的想法有更深的領悟,同時在器層面對于毛主席的說法做法有更深的認識與理解。結合被實踐證明了的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殘酷經驗教訓,用毛澤東文化里的形象比喻,那叫做“衛星上天紅旗落地”。在我們的衛星即將研制成功的時候,老人家更加擔心蘇聯“紅旗落地”的局面在我們這里出現,所以老人家才會那樣說,那樣做,是不是?
55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課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后來我們一般稱之為“東方紅一號衛星”。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立華老師激情講述毛主席的“擔心”
本文要點如下:
1.當宇宙高歌東方紅時:毛主席異常冷靜;
2.為什么說毛主席的擔心不是多余的?
3.蘇聯解體蘇共垮臺: 驗證了“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預言;
4.毛主席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導致“紅旗落地”的命運早看多少年?
(一)俄羅斯學者痛定思痛;
(二)由“特權階層”看“九評”的歷史定位和深遠影響;
(三)堅持研究毛澤東文化。
欲知詳情,請看下文。
01
當宇宙高歌東方紅時:毛主席異常冷靜
當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決定性成果,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時候,毛主席卻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顯得異常冷靜。事實證明毛主席的說法是說得通的,做法無疑也是行得通的。這也是毛主席的個人習慣,由于老人家言傳身教,慢慢在廣大工農兵群眾中這也成了人們普遍的文化習慣——勝不驕,敗不餒——福至不狂,禍至不懼——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器變通——這就是毛澤東文化。不過,在關鍵時候,毛主席個人的作用還是不可缺少的。例如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當宇宙高歌《東方紅》的時候,全國各族人民異常興奮,敲鑼打鼓,歡天喜地。此時此刻毛主席當然也高興,然而在思想上毛主席異常冷靜,這可以從老人家在“衛星上天”之前,明確地反復地告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批判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路線,要防止“紅旗落地”的說法和做法上看出來,在那個年代有一些干部不太理解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對老人家的一些做法存有疑慮,也就是想不通,這么多年過去以后,尤其是當看到蘇聯解體蘇共垮臺——道器兩個層面“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殘酷現實面前,才慢慢有所醒悟,才頓悟——毛主席至少比我們早看50年!
太空“長征”之路 啟航
1970年5月1日晚上,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切接見了包括錢學森、任新民、戚發軔在內的衛星研制功臣,和他們兩次握手,這是多么大的鼓勵啊!
同時我們也看得出來,毛主席的表情中也流露出嚴肅,顯示出老人家異常冷靜。毛主席的異常冷靜,對于我們來說有多重要?越來越多的人領悟了,所以他們發自內心崇拜毛主席,感恩毛主席!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1號衛星發射的珍貴影像
從1958年毛主席正式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經過12年我們的衛星就上天了,可謂言必信,行必果。
與此同時,毛主席的想法說法做法越來越多凸顯出他在七屆二中全會“兩個務必”的深化與升華,因為蘇聯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的教訓就擺在我們面前,毛主席實際上選擇了一條既要在器層面有“衛星上天”,同時又不能在道層面搞得“紅旗落地”的路線。這當然是極其艱難的,但毛主席認為這是必然的選擇,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含含糊糊。
1970年紀錄片《宇宙高歌東方紅》
當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升空以后,我們的“兩彈一星”戰略就成功實現了,揚眉吐氣的中國人民理所當然歡呼雀躍,這是人之常情。
可這個時候,毛主席為何更加強調要反修防修?
其實,結合學習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就不難想通了。
毛主席的諄諄教誨:
在道層面有所感悟之后,在器層面可以這樣理解毛主席的教導,那就是說,越是取得了勝利,越是不能沾沾自喜,越是不能自以為是,而是要有“歸零心境”,就像中國乒乓球隊的傳統那樣,一旦獲得世界冠軍,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中國乒乓球隊,是毛澤東文化氛圍極其濃厚的一個團隊。
02
為什么說毛主席的擔心不是多余的?
據說,大約在1975年四屆人大召開后不久,有位姓張的同志在部隊的一次會議上,特別強調了毛主席防止“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戰略部署,接著有這方面的文章在報紙雜志上出現。
到了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以后,人們關于“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看法,開始悄悄發生改變,或者說很多人本來就對毛主席的想法想不通,這個時候就逐漸公開談這些事了。
這是1976年12月12日《考考消息》登載的一篇來自香港報紙的文章,題目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
這個問號的出現,頗有意味。
之后的事情,這里不多說了。
03
蘇聯解體蘇共垮臺:
驗證了“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預言
立華老師在他的演講中,講得激情澎湃,發人深省。
這里稍微做一點延伸分析。
這里重點說一下,勃列日涅夫與赫魯曉夫是一碼事,只不過前者領導的蘇聯生產力、科技水平更高了,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可是在“紅旗落地”這個路線問題上,沒有實質性改變——沒有任何道器變通之變,最多只是在器層面搞了一些虛幻的假象——延緩了蘇聯解體局面的出現。
勃列日涅夫喜歡,還是不喜歡赫魯曉夫?這個問題不要急于回答。初看起來,似乎是不喜歡,仔細一想,其實他們二人不同之處只是器層面的,在道層面奉行的都是背叛斯大林的路線。而斯大林是列寧路線的繼承者。所以,在道層面講,赫魯曉夫與勃列日涅夫,都是修正主義者,他們的修正主義路線如果不從根上革除掉,那么假馬克思主義那一套,必然導致亡黨亡國。至于在誰手上完成這一步,也許帶有偶然性。
毛主席該不該批判赫魯曉夫呢?這在今天看來是毋庸置疑的。到了赫魯曉夫被趕下臺以后,我們繼續批判蘇修,后來改成批判勃列日涅夫集團的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同樣也是說得通的。事實上也行得通。
在一個時期某些人對這些想不通,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后,他們慢慢不得不想得通了。斯大林之后的蘇共,有很多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毛主席在世的時候,曾經以“內部發行”的方式出版過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書籍資料,在1974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勃列日涅夫言論》(第一集 ),第一篇文章在1964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上全文刊載過。今天用唯物史觀來研究這些資料,無疑是必要的。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道器變通。
在莫斯科紅場歡迎宇宙航行員大會上
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講話(中間插了兩段【濟學評論】,供閱讀參考)
新華社二十九日訊 塔斯社莫斯科十九日訊: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十九日在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的歡迎蘇聯“上升號”宇宙飛船宇宙航行員的群眾大會上的講話,全文如下:
親愛的同志們和朋友們!
現在他們已在這里,在我們中間,在莫斯科紅場上面了!
所有蘇聯人都向你們熱烈祝賀,我們光榮的宇宙航行英雄們,整個星球都在向你們鼓掌!
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親愛的同志們,感謝這個功勛!
在這個令人高興的日子里,蘇聯人民贊揚和感謝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技術員、工人,贊揚和感謝那些以自己的敏銳的思考、以自己的靈巧的雙手建造我國強大的火箭和宇宙飛船的人們。
特別裝置成功地保證了飛船和飛船上的宇宙航行員在準確預定的地區安全著陸。
的確,這是卓越的,同志們!宇宙航行員乘坐飛船,在一晝夜中繞地球飛行了十六圈,象普通的客機一樣降落到地面。
凡是接觸宇宙技術的人都知道,在制造運載火箭和人造天體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需要多少勞動、知識和智慧,多么卓越的人才能辦這種事情。科學和共產主義的奇妙的融合、科學思想同工人階級、全體勞動人民活動的結合,在我們這里變得越來越鞏固。
同志們!
“上升號”飛船的成員當中有一位共產黨員、一位共青團員和一位非黨人士。這好象是我國社會在宇宙中的一個小細胞。他們同心協力地、目的明確地進行活動。以共產黨和蘇聯政府為中心團結成一個統一的千百萬人集體的我國全體人民,就是這樣生活和勞動的。我國社會的力量及其一切勝利的源泉也就在于此。
黨認為國內政策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我們社會的生產力,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蘇聯人的福利,大力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我們黨要使蘇聯人一年比一年生活得更好,更有保障,更有文化,要充分發揮人民的主動精神。
【濟學評論:這個地方請特別注意,勃列日涅夫針對蘇聯國內的大政方針的說法,看似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他的字里行間會發現,他們沒有說的東西是什么?如果不能從道層面去發現問題,那么就會跟著他一起歡呼了。
假如閣下硬要問我,究竟是什么問題,請往下看便知。】
我們在前進的同時,將提高黨的責任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領導作用和組織作用,在周密考慮的、嚴格的科學基礎上制定自己的政策。
我們將沿著黨的綱領所指出的道路,朝著共產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前進。
同志們!我國是一個宏偉的共產主義的建設工地。我們的工作具有廣泛的規模。擺在我們面前的生活各方面的任務更加宏偉。
發展經濟、科學和文化,加強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防御能力,將有助于和平和各國人民安全的事業。全人類從我們的成就中汲取這樣的信心:和平和理智的力量將增強,蘇聯人民正在鋪設通往普遍和平和進步的勝利的正確道路。
蘇聯認為自己的國際職責是:支持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爭取社會解放和民族解放,爭取和平、民主、民族獨立和社會主義的正義斗爭。我們主張停止軍備競賽,實現全面徹底裁軍,使各國人民擺脫日益增長的軍費負擔。
我們主張加強聯合國,以利于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安全。我們主張建立歐洲的有效安全。
【濟學評論:這是勃列日涅夫講蘇聯對外政策的說法,說得多好聽啊!可是,再去看看他領導的蘇聯后來是怎么做的呢?一切都是一目了然。】
同志們!
(勃列日涅夫講話完)
【濟學評論:對于政治人物,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道器變通理論體系,就是講究“三法三通”,想法想得通,說法說得通,做法行得通,這樣才三法三通——道器變通。從赫魯曉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爾巴喬夫,蘇聯共產黨奉行的路線是一以貫之的,也就是背叛列寧主義的路線,其結果是“衛星上天紅旗落地”,這是鐵一樣的事實,毋庸置疑的。】
再來看看勃列日涅夫講話后,西方媒體的反應。
那個時候世界輿論的焦點是中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與赫魯曉夫下臺,對于勃列日涅夫的講話,當然也會有所評論。
【合眾國際社莫斯科十九日電】(記者:夏皮羅)
另外,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這幾家資本主義國家駐莫斯科記者,都注意到赫魯曉夫下臺后,勃列日涅夫的對華政策是否有所改變。
實際上,本質上沒有變化,最多就是文字措辭上,稍微有些不同而已。
德新社明確指出:
顯然,毛主席會注意到勃列日涅夫的講話,老人家也不會放過西方媒體的評論。
一直到29日,也就是勃列日涅夫講話10天以后,我們的黨報全文發布他的講話,還稱其為同志,這就留有足夠的回旋余地。
顯示出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線的智慧與勇氣。
這不由得令人想起另一件事,也就是5年后美國總統尼克松上臺時,毛主席讓《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他的就職演說。
恰好在尼克松上臺時,中蘇在珍寶島打了一仗。
按說那是極其緊張的時刻,可毛主席依然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這樣的開放心態,如此地揮灑自如,唯毛主席獨有。
今天看來,完全想得通,說得通,事實上是行得通的。
至于勃列日涅夫主政后,中蘇關系為何繼續惡化,恐怕要說一說這件事。
1964年赫魯曉夫被趕下臺后,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的黨政軍高級代表團到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節的慶祝活動,順便摸一下蘇聯的對華政策之底。
結果發生了蘇聯國防部長“酒后吐真言”,為此,賀龍元帥十分氣憤,給予迎頭痛擊。
周總理立即向蘇方提出強烈抗議。
之后中蘇雙方在激烈的辯論中,米高揚終于忍耐不住,脫口而出:“在同中共分歧的問題上,我們同赫魯曉夫沒有任何不同,甚至沒有任何細微的差別。”
周總理立刻回擊:“既然你們和赫魯曉夫在中蘇分歧什么樣不同,那我們還有什么可談的呢?”
周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提前回到北京,毛主席親自到機場迎接,留下這張著名的照片。
根據靠譜的歷史資料記載,隨后,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一一八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周恩來、賀龍訪蘇情況匯報。
毛主席那句“沒有赫魯曉夫的的赫魯曉夫主義”,流傳很廣,意義深遠,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道器變通。
04
毛主席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導致“紅旗落地”的命運早看多少年?
王震將軍生前講過一句經典的話“毛主席比我們早看50年”。這個話好像并不是特指那一個方面,似乎是一個整體性的判斷。老將軍是1993年去世的,倒推50年那就是在延安時期,毛主席把50年之后的大事都看得比較清楚了。這是否說得通呢?這里分析一下蘇聯的命運。當1991年底蘇聯解體時,很多人的的確確想起毛主席當年關于蘇聯的一些論斷,現在我們嘗試從延安時期來找尋毛主席的思想脈絡,從而在道層面看看能否想得通。顯然,從“窯洞對”深入,是個捷徑。
在毛澤東文化里,為人民服務的必然要求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作了艱辛探索,斯大林繼承了列寧主義,也繼續作了探索實踐。
人民當家作主的理論體系化,是毛主席通過總結斯大林逝世后,蘇聯的經驗教訓,在中蘇論戰過程中,以領導著名的“九評”而完成的。
(一)
俄羅斯學者痛定思痛
在蘇聯解體之后,估計俄羅斯學者認真地重新研讀了“九評”,他們由衷敬佩毛主席的遠見卓識。
國際政治學會副主席、俄羅斯政治學會第一副主席、俄羅斯科學院國家與法研究所研究員威·斯米爾諾夫指出:
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究竟誰喜歡?
最終從內部搞垮蘇聯的是不是赫魯曉夫《秘密報告》之后成長起來的那批所謂的精英——特權階層?
毛主席揭露批判赫魯曉夫錯誤路線的那一整套想法說法做法,在蘇聯解體之后是否更加想得通說得通想得通?
毛主席在道與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是否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開啟了探索揭示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新規律的道器變通呢?
(二)
由“特權階層”看“九評”的歷史定位和深遠影響
“九評”指的是,從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中共中央以《人民日報》和《紅旗》編輯部的名義,相繼發表9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與此同時,赫魯曉夫領導的蘇共也發表文章進行。中蘇兩黨的論戰,以赫魯曉夫下臺,勃列日涅夫取而代之而告一段落。
顯然,“九評”高屋建瓴勢如破竹,搞得赫魯曉夫狼狽不堪。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九評”肯定在促使赫魯曉夫下臺中起了作用,可作用有多大,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再說。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的確接受了“九評”里的一些觀點,在器層面對政策作了一些調整,但在道層面依然延續了赫魯曉夫的那些東西。
毛主席深刻揭示出的蘇聯內部的“特權階層”,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變修”的那些人。
下面提一下王卓超,1929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長征。中共七大代表。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江西省公安廳廳長兼江西省檢察署檢察長、江西省副省長,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政法領導小組組長等職。
據王卓超回憶,1965年的一天毛主席和他們談起九評關于反修防修的事情。
毛主席還問他們,認真讀過“第九評”(《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沒有。
這篇文章中有段講“蘇聯特權階層”的話是他加寫的,對蘇聯修正主義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你們下山后,找一找,看一看,就了解中國為什么要反修防修了。
主席說的這段文字在山上就找到了。毛主席講的是這么一段話:
事實證明,特權階層的人,很多已經是脫離群眾的官僚。
他們會讓人民當家作主嗎?
蘇共垮臺前像利加喬夫這樣正派的人成了少數“另類”,他曾回憶:
1983年,當他擔任蘇共中央組織部長后,第二天就給他配備了高級轎車。當他提出換一個比較低檔一點的轎車時,竟受到蘇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訓斥,說他這樣做是搞“ 特殊”,破壞了機關的風氣。
(三)
堅持研究毛澤東文化
列寧曾經把脫離群眾作為黨的“最大危險”,后來斯大林提出并實踐了群眾路線。毛主席完整地繼承了馬恩列斯的正確理論,在延安引領出來我黨的優良傳統突出的一條就是密切聯系群眾。毛主席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黨唯一宗旨。毛主席的道器變通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運動中獨樹一幟,就為人民服務以及人民當家作主,反對并消除“特權階層”而言,在道層面來說,那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所以,有人提出毛澤東主義這個概念,是有根有據的。這適合中國,當然也適合蘇聯。那毛主席早看多少年呢?
2021年7月大家都在傳一個視頻,是俄羅斯大使館提供的,由俄羅斯軍人演唱的中國歌曲——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征》。從他們的激情中可以看出,俄羅斯軍人對我們的毛主席懷有很深的感情。這不是隨便說的。這種說法是說得通的。
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有很多學者做過極其冷靜的回顧與反思。
前面提到威·斯米爾諾夫滿懷深情說:
他實際上表達了不少俄羅斯人對“你們的毛澤東主席”的懷念之情!
蘇東劇變后,我國著名學者,曾經跟隨毛主席一起讀
《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胡繩講過這么一段話:
胡繩作為學者的反思,意味深長。
李克勤后記:
毛主席的擔心還是多余的嗎?毛主席當年的說法哪些說得通,哪些說不通?毛主席防止“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想法還有什么想不通?這是否應該明確一下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