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九年前艾躍進同志逝世了,但他留給我們的一系列為毛主席聲辯的講座、談話視頻,依然在網絡上流傳。艾躍進堅持真理,堅定不移維護毛主席思想,捍衛毛主席形象的想法說法做法,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易識別、易認可,對于熱愛毛主席的人來說,也是易實踐的,“接過雷鋒的槍”,“千萬個雷鋒在成長”,已經勢不可擋。例如有一位熱愛毛主席的藝術家刀郎,就用他創作的歌曲,用他的歌聲,用他別具一格的演唱會,在中華大地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刀郎旋風”。艾躍進和刀郎最大的共同點,當然是熱愛毛主席,這還需要進一步深究,也就是說,他們深悟毛主席之道——決定歷史的是人民——演講的聽眾與演唱會的觀眾——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像毛主席那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才會支持你、信任你、擁護你。如果你在群眾面前擺譜,一旦人民群眾發現你不靠譜,人民群眾立即會拋棄你,哪怕你過去做得再像好人,人民也不會把你當回事——這恰恰是毛主席想法說法做法的延續,完全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
艾躍進有這樣的說法:毛澤東思想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核心是為人民當家作主服務。
高屋建瓴!
刀郎武漢演唱會現場:萬人齊唱《我們走在大路上》,氣勢磅礴,“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01
艾躍進、刀郎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聲:
毛主席才是我們的貼心人
有朋友給出這樣的說法:刀郎演唱經典歌曲《映山紅》,能唱出這種味道也只有他了。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任何對毛主席的不敬,就是對人民的蔑視。
蔑視人民意味著啥?
02
人民群眾愛聽他講,愛聽他唱:為何?
艾躍進講出了老百姓想說的話。
刀郎唱出了老百姓精神訴求。
03
何謂理性?何謂感性?
理性,就是行動上比較冷靜;感性,則比較容易表現出激情。一般男性較理性,女性較為感性。
究竟是理性好,還是感性好?
這相當于問是男的好,還是女的好?
按照老祖宗的觀點,一陰一陽之謂道。
也就是說,單純的理性,與單純的感性,都是不好的,只有理性與感性巧妙結合在一起,那才好——符合道。
馬克思曾經批判過一種謬論,此謬論的表現如下:
在人民還未覺醒時,他們嫌棄人民愚昧,連起碼的感性都沒有;可是人民一旦覺醒了,他們又說人民不理性。
此這種謬論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毋庸諱言。
艾躍進的講座與聽眾產生共鳴,就是理性與感性的溝通。
刀郎演唱會與觀眾產生共鳴,也是理性與感性的溝通。
還是有一個人,始終在共鳴區,只要人民感悟到他的存在,哪怕是他的任何一點想法,任何一點說法,任何一點做法,就會產生共鳴。
共鳴是一種理性的感性表達。
李克勤后記:詆毀那個人的人很沮喪——越是說他的不是——他的形象不但不受影響,相反越發高大——他們越是達不到其目的——實際效果還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已經成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這就是客觀規律,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他雖然作為一個人已經不在人間,但是作為一種精神,作為一種哲學,作為一個思想體系,他永遠活著,不管你從正面,還是從反面提起他,只會增加他的影響力。有些不喜歡他的人,從邏輯上講,不徹底消除他的影響,似乎又不能實現其目的,這樣他們總是會變著法要攻擊他,這在客觀上幫助著他的思想的傳播,從而我們就看到眼下的這樣一種格局,他依然在紀念堂里實踐著辯證法。他在紀念堂繼續“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就是毛澤東文化,異而優。艾躍進、刀郎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他們的出現,偶然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