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中美斗爭有史可尋,對美斗爭的方法有史可鑒。
1945年,毛主席在《評赫爾利政策的危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赫爾利式的對華政策,是助蔣反共、分裂中國的反動政策,是注定要失敗的!”彼時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以“調停”之名行霸權之實,妄圖扶植國民黨獨裁政權,將中國變為美國的附庸。這一政策看似“高明”,實則暴露了美帝國主義對華干涉的狼子野心——以“民主”為幌子,以武力為后盾,以分裂為手段,妄圖扼殺中國革命。
歷史規律昭然若揭:
1. 霸權邏輯千年未變:從赫爾利到杜勒斯,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對華政策的“危險基因”始終如一:見不得中國獨立自主,容不得人民當家作主,必欲分化、弱化而后快。
2. 紙老虎本質一戳即破:當年赫爾利扶持的國民黨政權,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土崩瓦解;今日美國對華“科技絞殺”“臺海操弄”,同樣在14億中國人民的鋼鐵意志面前節節敗退。
3. 矛盾不可調和: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是根本性的,正如毛主席所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余地。”
毛主席在對美斗爭中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我們可總結出“三大鐵律”:
鐵律一: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美國對華戰略始終遵循“叢林法則”:你退一尺,它進一丈。從南海仲裁到貿易戰,從華為斷供到芯片封鎖,歷史反復證明:面對霸權主義的訛詐,唯有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才能打退其囂張氣焰。正如抗美援朝戰場上“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今日之中國更需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姿態,在核心利益上劃出紅線、亮明底線。
鐵律二: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美國雖仍是“龐然大物”,但其內部矛盾重重:黨爭撕裂、種族對立、產業空心化,恰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們既要清醒認識其外強中干的本質,又要在具體斗爭中穩扎穩打。從“一帶一路”破局圍堵,到“雙循環”打破封鎖,中國正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智慧,開辟新戰場,掌握主動權。
鐵律三:統一戰線是制勝法寶
毛主席曾強調:“政治就是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面對美國拉攏盟友對華圍剿,中國需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旗幟,團結全球南方國家,分化西方陣營中的理性力量。從RCEP到金磚擴容,從“全球發展倡議”到“文明對話”,中國正以“得道多助”之勢,瓦解霸權主義的“小院高墻”。
人民戰爭永不過時
今日中美斗爭,本質是霸權與反霸權、壓迫與反壓迫的世紀較量。美國的“危險政策”注定重蹈覆轍,因為其有三重致命傷:
1. 逆歷史潮流:世界多極化不可阻擋,美國“一家獨大”的迷夢早已破產;
2. 違人民意志:從拉美到中東,從非洲到亞太,美國“民主輸出”留下滿目瘡痍,人心向背一目了然;
3. 失道義高地: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與美國的強權政治形成鮮明對照。
丟掉幻想,準備斗爭!
七十年前,毛主席預言“赫爾利們”必將“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七十年后,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圍堵同樣逃不出歷史辯證法的審判。
今日之中國,早已不是延安窯洞中“小米加步槍”的艱苦歲月,但我們仍需傳承“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血脈。須知:霸權主義越是猖狂,越是接近滅亡;中國人民越是團結,越是不可戰勝!
是為讀《毛選》第三卷之《評赫爾利政策的危險》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