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中國改開之后最大的留給后人的藝術珍品,我想說《讓子彈飛》可能不會有人反對,讓子彈飛從剛上映完,關于《讓子彈飛》的解讀就出來了,至今我看到解讀讓子彈飛的文章沒有一百篇也有八十篇,雖然解讀細節各有不同,但主線枝干卻都是指向對于中國革命歷史以及新中國建國后那段偉大歷史的諸多歷史細節解讀,而把張牧之解讀為毛潤之幾乎是所有解讀文章的共識。
讓子彈飛里面的象征意義太濃厚,但同時象征指代性又是那么的鮮明,所以,所有的解讀文章 ,在細節上可能有不同,但主干都一樣,畢竟電影中那些極具典型意義的鏡頭,已經讓主題無可他解;
比如,馬拉的列車向右轉
站起來,不許跪
你裝模作樣戴我的九筒干什么,
好人就要被人拿槍指著?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尤其是浦東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東就差把電影的中心思想給你貼在眼前了。
當然,電影中還有大量的經典的充滿哲學意義和暗喻的臺詞,這里不再多貼,可以這么說,讓子彈飛的臺詞。句句都是經典。就像陳酒,越品越醇!
也正是因為電影《讓子彈飛》的精準象征和具有普遍意義的對于歷史與社會的解讀,讓大量的年輕人增進了對于那一段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偉大歷史的了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讓子彈飛》宛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讓很多對于歷史迷茫的人看清楚了歷史的細節,認清了前行的方向,而也正因為如此,姜文在中國藝術史上奠定了一個改開之后任何文藝工作者都難以企及的地位,讓中國互聯網上衍生出一門新的學問——讓學,這是多少人窮其一生都難以抵達的高度。
而姜文電影讓子彈飛中的臺詞和思想,也融入了中國人民的日常思維中,是改開之后猶如中流砥柱般阻擋中國人民思想退步的巨大力量,站起來,不許跪,窮鬼的錢三七分成,富人的錢如數奉還,好人就應該被人拿槍指著,讓子彈飛一會,公平還是TM的公平,等等經典臺詞,已經融入了中國人民的日常,讓中國人民的語言表達更加有深度,改開之后,對于中國老百姓常用俗語貢獻最大的兩個人,一個是趙本山,一個是姜文,而姜文所貢獻的思想深度,是其他人遙不可及的。
為什么說姜文對于今日社會思想所貢獻的思想深度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讓子彈飛拍攝于2010年,大概是在2012年,對于讓子彈飛聯系中國革命歷史解讀就開始出現在網絡上,逐漸呈現普及態勢,2013年,我在一個有眾多對于毛主席有誤解的微信大群里,就有人發出了讓子彈飛的解讀文章,在文章發出之前,群里五百個人理解毛主席的占少數,那時我要是在群里做為毛主席辯護發言,就會有一群人圍攻,讓子彈飛解讀文章出來之后,很多對我圍攻的人都沉默了,當時我從內心感受到姜文對于新中國革命歷史正本清源的偉大貢獻,改開之后,在網絡上,為推動中國人民正確認識理解毛主席偉大而做出了最大貢獻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艾躍進老師他就像沖鋒在戰場一線,策馬揚鞭金刀金甲的大將,厲聲大喝,讓很多糊涂的人瞬間猛醒,認識到了毛主席的偉大,而另一個,就是姜文,他就像一個仙風道骨的修行者,把歷史真相隱藏于偈語中,讓很多人在漸悟中領略到毛主席的偉大,艾躍進和姜文,就如一武一文的兩大護法,讓改開之后的魑魅魍魎逐漸顯形。只可惜艾躍進老師英年早逝,令人無盡的傷悲。
姜文顯然不滿于中國人民只停留在對于讓子彈飛的理解和唏噓中,就在昨天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學生提問電影細節中,姜文說出了讓我震撼的話語,姜文說,“大家對于電影的解讀挺好,但想得還不夠”,想得還不夠,想得還不夠,想得還不夠,這句話讓我瞬間明白了姜文的深意,當然,這種深意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后面,當學生問到還會拍讓子彈飛的續集時,姜文更是具有深意的說,“最好你們能夠拍出續集來,那才有意思,授權無所謂,隨便拍”
親愛的同志們,你們感受到這其中的深意了嗎?我想姜文一定知道今天人們對于讓子彈飛是如何解讀的,最好同學們能夠拍出續集,那不就是想看到年青一代人是否能夠真正理解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苦心孤詣嗎?不就是想看到年輕一代如何去正本清源,重新高舉紅色旗幟前進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