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董事會上一席話,點燃了一場輿論風暴。于是,一直蟄伏的貓頭鷹登上了枝頭,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鳴叫;狐貍嗅著味道,跑到樹林外,不失時機地放出了一股騷氣;連猥瑣的老鼠也探頭探腦地跑到洞外,對著主人家的家具,狠命地咬上幾口。
他們的叫聲雖然音色不同,音調各異,但意思都是一樣的:“董明珠作為企業領導人,說出‘絕對不用海歸派’的言論,是人群歧視,違背常理!”
這不,《新京報》一篇時事快評,就在第一時間,一蹦三尺高,指責董明珠“‘間諜論’背離常識”。我是一個地位卑微的百姓,按常理是不能對高大上的《新京報》比比劃劃的。但我一個問題請教《新京報》:您的背后大股東是誰?
我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呢?俗話說,吃誰的飯,聽誰使喚。股東若是人民大眾,你肯定要為百姓發聲;若股東是某個商業大亨,自然吃了人家的飯,也要為人家說幾句話了。
目前中國輿論場上,同樣是對某件事的批評,但滋味大不相同:有站在人民立場上,表達愛國觀點的善意批評;有站在資本立場上,唯恐天下不亂的惡意嘲諷;也有站在美西方的立場上,逢中必反的賣國言論。
乾隆爺犯了錯誤,劉墉的批評一定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和珅的批評則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拐彎抹角的阿諛奉承;而若是李鴻章,則一定是更多的心思在為洋人考慮。
我不知道,董明珠一段內部講話,觸動了《新京報》的哪根筋,竟然使一個一向矜持的報業大佬也一蹦三尺高,您不怕跳起來后,自己不堪的一面走光嗎?
您說,董明珠的“間諜論”違背常理,我不禁要請教一下:人世間什么是常理?
三皇五帝到蔣介石,差不多五千年,人有高低貴賤之分,高貴的人歌舞升平,吃香喝辣,低賤的人賣兒鬻女,餓殍遍野,這似乎就是常理。
偉人帶領一幫窮人鬧革命,前仆后繼,浴血奮戰,江山易色,百姓把曾經的財主老爺踩在腳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景再也找不到了,似乎就是違背了常理。
我知道,您想說“知識就是一切”是個常理,而留學人員無疑是有知識的,故而不能被董明珠列入另冊。董明珠的言論,照此說來,果不其然,還真有點違背“常理”!
但是,我想問一句:當今頂著各種頭銜的“海歸派”,你是學成回國,為中國鐵路事業奉獻畢生心血的詹天佑嗎?你是放棄優渥條件,沖破重重阻撓,還要為祖國導彈事業貢獻一生的錢學森嗎?你是學成歸國,為中國原子彈爆炸獻出生命代價的鄧稼先嗎?
從邏輯上講,可以說當代“海歸派”絕大部分都成不了錢學森和鄧稼先,因為他們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弄頂帽子,名曰“鍍金”,然后回來換取更好的個人地位和收益。
關鍵是,你為自己謀劃也就算了,但有些人還嫌不過癮,直接投入美西方情報機構的懷抱,出賣自己的靈魂,當上了間諜,干起了吃里扒外的勾當。這樣的事例,我不想再列舉了,實在是太多了。
我知道,《新京報》記者筆下的“常理”,就是應該像對待錢學森、鄧稼先一樣,重用“海歸派”,且不管這個文憑是從國外野雞大學那里買來的,還是果真有點本事卻被情報機構“換心”的,在中美激烈交鋒的當今,誰看到這些“海歸派”不多想幾個來回?
如果您真想討得一個“常理”,我想對您說,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忘祖宗,不忘國家,不忘家鄉父老,才是永恒的“常理”!
《新京報》在為誰叫屈,那位評論員心里清楚。估計,“海歸派”應該給您送一束鮮花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