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要點:《宣言》的基本思想、性質、任務,對待《宣言》的正確態度。
學習內容: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
首先指出,他們當時寫作《宣言》,其目的是公布一個共產黨人的“詳細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這也是《宣言》的性質。
其次,指出25年來無論發生多大變化,《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最后,對《宣言》的個別地方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補充。
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
首先,說明《宣言》當時沒有提到俄國和美國的原因。
其次指出 “《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
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
重申《宣言》的基本思想:①每個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構成整個時代政治、精神、歷史的基礎。實際上是說明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史觀原理。②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③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消滅剝削,消滅階級,消滅私有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無產階級才能實現最終的解放。
恩格斯之所以重申《宣言》的基本思想,原因是:①馬克思已經去逝,談不上對《宣言》做什么修改、補充。個別認識和提法會隨著實際變化有所變化,但《宣言》的基本原理在整個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中永遠不會過時。將繼續發揮對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作用。②恩格斯認為,《宣言》的基本思想完全是屬于馬克思的,反映了恩格斯的謙虛的品格和精神。
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
首先,回顧《宣言》形成和發表后出版的情況,以及1848年后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狀況。說明《宣言》出版、發行和發展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現代工人階級運動的歷史。
其次,說明《宣言》不叫社會主義宣言的原因。40年代的“所謂社會主義者”主要是指當時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所謂治療社會弊病的社會庸醫。其共同特點是反對工人階級斗爭,尋求資產階級的支持。只有公開表明支持工人階級斗爭,要根本改造社會的那一部分人,才稱自己為“共產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既然認為,“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那么,自然就選擇《共產黨宣言》這一名稱。
再次,重申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闡述的《宣言》的基本思想和這一思想是由馬克思確立的觀點。
最后,引證1872年德文版序言第2自然段后的全部內容,重申《宣言》的一般原理沒有過時,但在實際運用這些原理時,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
首先把1882年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俄文版序言譯成德文,作為這篇序言的部分內容。
其次把1888年恩格斯寫的英文版序言中回顧《宣言》出版和工人運動發展狀況,以及說明稱為《共產黨宣言》的原因的內容全文照搬過來。
最后說明《宣言》中所發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從當時的寥寥無幾的響應者發展到90年代,已經開始變成現實。恩格斯非常動情地說,如果馬克思還活著,同他一起看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狀況,該多好呵!
六、1892年波蘭文版序言
主要說明《宣言》在一個國家的發行狀況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狀況和工人階級運動狀況的尺度。《宣言》波蘭文新版發行,說明波蘭工業的重大發展,說明社會主義思想在波蘭工人之間迅速傳播和對《宣言》的需求日益增長。而波蘭工業的迅速發展,又是波蘭人民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的證明,是波蘭人民民族復興的保證。波蘭民族的獨立,只有波蘭無產階級才能爭得和保持住。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首先說明《宣言》發表時,正是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其次說明在1848年革命中,工人階級是主力,不僅幫助了資產階級取得政權,而且實現了民族獨立。
最后指出,1848年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掃清了道路,準備了基礎。
思考問題:
1、1872年德文版“序言”為什么說,《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為什么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2、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闡述《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參考書目:
列寧:《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寧選集》第1卷,第1版,第86—94頁
列寧:《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列寧選集》第2卷,第1版,第437—440頁
列寧:《卡爾·馬克思》,《列寧選集》第2卷,第1版,第575—606頁
引 言
主要說明《宣言》寫作的背景和目的。
19世紀40年代,共產主義已被歐洲公認為一種勢力,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社會力量。歐洲反對勢力把它視為“幽靈”,并為驅除這個“幽靈”結成神圣同盟。為了使全世界人民了解共產主義,反駁反動勢力的攻擊和污蔑,并為無產階級斗爭指明前進方向,共產黨人有必要向全世界公布自己的觀點、目的和意圖。由此產生了由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
第一章 資產者和無產者
學習要點: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和相互斗爭的歷史過程,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規律,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學習內容:(共54自然段)
一、闡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1—5)
1、自原始社會以來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1)
2、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在階級社會中,“每一次斗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爭的各個階級同歸于盡。”(2)
3、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各有特點。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分裂為兩大敵對陣營和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3—5)
二、考察了資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和歷史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規律
1、資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及其原因。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是從封建社會內部內部,在簡單商品生產的基礎是產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經歷了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三個發展階段。與此相適應,資產階級也從行會師傅發展到工場手工業主,再發展到現代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發展都伴隨著對權力的要求。現代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是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結果。
2、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其歷史功績是:①破壞了封建的生產關系和道德觀念,代之以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道德觀念。②促進了生產工具的不斷變革,從而使生產關系和全部社會關系不斷革命化。③開拓了世界市場,打破了民族的界限,促進了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的交往。④促進世界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資產階級的統一的民族國家。⑤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3、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必然性。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進行著與封建社會類似的運動。它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性和私人占有性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
三、闡明無產階級的產生及其歷史使命
1、無產階級的產生及其歷史地位。無產階級是隨著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把自己當做商品出賣給資本家,由于機器的推廣和分工,工人的勞動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工人的勞動量大,工作時間長,工資低。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以前的中間階級的下層也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中來。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的發展過程及其原因。無產階級一產生,就開始了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最初處在“自在”階段。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一是自發性,二是分散性,三是停留在毀壞外國商品、搗毀機器、破壞工廠的方式上。斗爭的目的是力圖恢復已經失去的中世紀的工人的地位。后發展到“自為”階段。由自發斗爭發展為自覺的斗爭,由分散的形式發展為有組織的斗爭,由地方性斗爭發展為全國性斗爭,由反對個別資產者的斗爭發展為反對整個資產階級的斗爭,由經濟斗爭發展為政治斗爭。斗爭發展的原因一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中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二是工業的進步把統治階級的整批成員拋到無產階級隊伍中來,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三是一部分能夠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歷史運動水平的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
3、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在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它能夠擔負起推翻資產階級,消滅私有制的偉大的歷史使命。因為無產階級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無產階級一無所有,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加以保護;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生活在社會最下層,不炸毀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首先應該打倒本國的資產階級。無產階級要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四、結論: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不可避免
考核要求:
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思考問題:
1、本章如何闡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的?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資產階級是如何形成發展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為什么說“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3、如何認識本書中闡發的“全球化”思想?
4、馬克思恩格斯怎樣說明資產階級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今天資本主義發展現狀是否推翻了《宣言》的基本論斷?為什么?
5、無產階級及其斗爭是怎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什么?它為什么能夠承擔這一歷史使命?
6、如何理解“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一觀點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參考書目:
恩格斯:《共產主義信條草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373—380頁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版,第210頁—227頁。
馬克思:1852年3月5日《致約·魏得邁》的一封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版,第332—333頁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版,第20—85頁
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
第二章 無產者和共產黨人
教學要點:
闡述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基本綱領,共產主義的含義,無產階級專政等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批判種種歪曲、責難共產黨人的謬論。
教學內容:
一、論述了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基本綱領
1、共產黨的性質:共產黨同其它工人政黨一樣,是無產階級的政黨,它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沒有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自己的特殊的利益。
2、共產黨的特點:共產黨也有與其它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主要是:①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②堅持目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③由無產階級中最先進的成員和最堅決的部分所組成④有科學的共產主義理論所指導。
3、共產黨的綱領:共產黨人的最低綱領是組織和領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最高綱領是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
二、批駁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的種種謬論
1、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個人的一切財產。如果說是消滅小農財產,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已經或正在把它消滅。如果說是消滅資產階級財產,那不過是把資產階級占有的社會財產物歸原主,變成社會財產。如果說是消滅工人的生活資料,共產黨人不會去消滅,它消滅的只是工人占有生活資料的性質。
2、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個性和自由。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在資本家的奴役下沒有個性和自由,因此談不上消滅工人的個性、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有損人利己、惟利是圖的個性,有“自由貿易”、“自由買賣”的自由。共產黨人消滅的是資產階級的個性和自由。
3、批駁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會助長懶惰之風。事實恰恰相反,資本主義私有制才造成了一部分人不勞而獲,是懶惰之風的根源。
4、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教育。資產階級把自己所主張的自由、教育和法等觀念看作永恒的、超階級、超歷史的觀點是錯誤的。教育是有階級性的,共產黨人不是消滅一切教育,而是消滅資產階級的教育。
5、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家庭,實行公妻。其實,家庭作為社會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資產階級的家庭關系是建立在金錢關系基礎上的。這種家庭要隨著資產階級的消滅而消滅。共產黨人不是消滅一切家庭,而是消滅這種家庭。所謂共產黨人的公妻制也是資產階級的污蔑。
6、批駁共產黨人要消滅祖國和民族。《宣言》認為,“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無產階級要消滅民族壓迫和民族對立,而不是消滅民族本身。無產階級只有取得政權后,成為民主的統治階級,工人階級才有自己真正的祖國。共產黨人要消滅的是資產階級的國家制度,而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祖國。
7、批駁共產黨人要廢除哲學、宗教、道德、法、自由、正義等永恒真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必然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一個時代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而一定的意識、思想也要隨著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當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被消滅之后,資本主義的宗教、道德、法等觀念必然也要發生改變。共產黨人并不是廢除一切社會意識,而是要改變具有階級性的資本主義的各種觀念。
資產階級在上述攻擊共產黨人的謬論中主要是圍繞要消滅私有制和私有觀念這兩個方面展開的。對這場爭論,《宣言》總結說:“共產主義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這兩個“徹底決裂”高度概括了共產主義革命在社會經濟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歷史任務,同時也深刻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
三、闡明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
1、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步是奪取政權,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也就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2、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任務是:①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逐步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②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③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④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社會聯合體。
考核要點:
理解和掌握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基本綱領、“消滅私有制”、 “兩個決裂”思想、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思考問題:
1、本章是如何闡述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基本綱領的?
2、如何理解本章所闡發的“消滅私有制”和“兩個決裂”思想?堅持其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3、馬克思恩格斯如何批駁資產階級攻擊和污蔑共產黨人的種種謬論的?
4馬克思恩格斯是怎樣闡述無產階級專政基本思想的?
5、如何理解“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參考書目:
恩格斯:《共產主義信條草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373—380頁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版,第210頁—227頁。
馬克思:1852年3月5日《致約·魏得邁》的一封信,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版,第332—333頁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版,第20—85頁
第三章 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
教學要求:
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根源,階級實質及其危害性,
教學內容:
一、反動的社會主義
(甲)封建的社會主義
封建社會主義產生于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和法國,是封建勢力打著“社會主義”的旗號,偽裝同情工人階級,寫一些批判、攻擊資產階級的文章。
封建社會主義在理論上認為,他們的剝削方式和資產階級不同,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了一個現代的無產階級。在實踐上總是參與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鎮壓,經濟是也不放過任何剝削無產階級的機會。
(乙)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存在著一個搖擺于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小資產階級,他們中一部分人可能發展為資產階級,多數人則貧困破產,變成無產階級。他們感到資本主義對自己的威脅,引發對資本主義的不滿,由此導致一批人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力圖保存過去的經濟地位和生活條件。
(丙)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
“真正的”社會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的德國。德國小資產階級把法國社會主義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文獻簡單搬到德國來,同時用德國的唯心主義、人道主義哲學詞句去解釋法國的思想。把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斗爭說成是“法國人的片面性”,用“人的本質的利益”和“愛”等人道主義的詞句代替階級利益和階級斗爭。這樣就抽調和閹割了法國文獻中的階級和政治內容,變成了超階級的所謂“真正的”社會主義。當無產階級投身到資產階級反對封建貴族的政治斗爭中去時,“真正的”社會主義一方面詛咒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及各種觀念,同時恐嚇群眾,宣揚人民群眾參加資產階級運動會失掉一切。這種社會主義的實質是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其階級基礎是德國的小市民。
二、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19世紀30、4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矛盾的加深和無產階級斗爭的發展,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人也開始標榜“社會主義”,希望消除社會的弊病,同時又要保存資本主義制度,但不要由此產生的無產階級斗爭和經濟危機;要資本主義制度,但不要那些使資本主義發生社會革命和瓦解的因素;要剝削雇傭勞動的資產階級,不要反抗資產階級的無產階級。他們希望保存資本主義的“好”的因素,消除資本主義“壞”的因素。這種社會主義其本質還是維護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的,但他們卻打著“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說明了這種“社會主義”的虛偽性和欺騙性。
3、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早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貴族時期,就開始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并產生了早期空想社會主義學說。16、17世紀有英國的莫爾和意大利的康帕內拉。18世紀有法國的巴貝夫、摩萊里、馬布利等人。
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階級斗爭還處在不完全成熟和發展時期,也產生了與之適應新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即圣西門、付立葉、歐文的學說。這種學說一是看不到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作用,只是把無產階級看作一個受同情的階級。二是不懂得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把社會改革方案看作由他們頭腦中“發明”和“幻想”出來。三是不承認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極力反對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幻想通過宣傳示范教育和和小型試驗的途徑實現社會主義。
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有其歷史功績:一是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二是提出了關于未來社會的圖景的積極主張。但這種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作用是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的。特別是無產階級階級斗爭成熟和馬克思主義學說產生之后,其消極和反動作用就越來越突出。
考核要求:
熟悉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形成過程、主要錯誤、根源和歷史功績
思考問題:
1、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是怎樣形成的,其主要錯誤和歷史功績是什么?
參考書目: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版,第376—443頁
第四章 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
教學要求:
共產黨人政治斗爭的策略原理。
教學內容:
一、闡明共產黨人要把無產階級的最終目標和當前目標、利益努力結合起來
《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著運動的未來。”這就是說,共產黨人一是要積極參加工人階級當前的現實的斗爭。為工人階級當前利益而斗爭。二是不能忘記共產黨人的長遠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要努力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完成當前的任務是為了實現最終目的。這是共產黨人進行政治斗爭的一個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是制定各種具體策略的理論依據。依據這一思想,《宣言》具體分析和提出了在法國、瑞士、波蘭、德國對待其它黨派的態度和策略。
二、闡發共產黨人在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要最大限度地爭取同盟者,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
《宣言》認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的是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因此,共產黨人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剝削和政治制度的斗爭。在這些斗爭中,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同時,在斗爭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爭取一切國內外的民主黨派的團結和協調,結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三、結束語
《宣言》用鏗鏘有力的語言向全世界宣告:共產黨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消滅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制度,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在這場偉大的歷史運動中,失去的只能是束縛自己存在和發展的一切鎖鏈、桎梏,他們將得到整個世界。最后,《宣言》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向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發出了偉大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考核要求:
理解掌握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斗爭策略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基本思想
思考問題:
1、本章怎樣闡述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斗爭策略的?
2、怎樣理解《宣言》最后一句話“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其現實意義是什么?
參考書目: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版,第210—227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