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2萬億
李昌平
為擴大內需,中央決定投資4萬億,地方則提出三年要投18萬億以上,合計有22萬億以上。有經濟學家預測,22萬億3年用完,每年可以刺激GDP增2-4個百分點。
我一草民,沒法“跑步錢進”。但我真想要2萬億。
假如我有2萬億,我就把億萬農民都調動起來,大張旗鼓、轟轟烈烈搞新農村建設。不僅可以調動農民6萬億以上的建設投入,還可以節約出5000萬畝集體建設用地,為5000萬戶農民建造新房,建設6萬個左右的新村莊(中心村),為5000萬以上的農民提供就業崗位(機會),為100萬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
我的辦法非常簡單:和各個縣長、縣委書記或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簽訂新農村建設協議書,凡是依據規劃建設新農村,通過村莊整理每節約出1畝土地的,獎勵4萬元。當然,協議中會有一些民主管理、財務公開的監管約定和違約處罰約定。
我問了幾個中部地區的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他們都說敢和草民李昌平簽這個協議。他們準備這樣運作———
一般2000-5000農村人口可以建一個新村莊(中心村),通過組與組、村與村換地的辦法,可以將分散的農戶集中到中心村居住,水、電、氣、路、互聯網路、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一次性到位。2000-5000人的村莊整理,可以節約土地500-1200畝不等,如果按800畝計算,可以得到3200萬元的獎勵資金。
3200萬,準備這樣用:每戶補助3萬元,按800戶算,合計2400萬元;50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赡苡行├щy農戶做房子的錢還是不夠,不要緊,每個鄉鎮建立一個土地信用合作社(以剩下的300萬為本金,接受本鄉鎮農民入股和存款)。村莊節約出來的土地,可以在土地信用合作社抵押貸款,1畝集體建設用地抵押貸款4萬元。這樣,錢應該夠了。
我相信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的智慧和能力,認為可行。如果國家成立土地銀行(或農業銀行增加這個功能也行),開展集體建設用地抵押貸款業務,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財政貼息貸款,就更好了。
這樣使用2萬億,多值呀!節約5000萬畝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價值至少10萬億;可以給農民增加5000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完全可以吸納“民工回鄉潮”;帶動農村合作金融和社會事業發展,為大學生創造100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比現在的“大學生村官計劃”不知大多少倍;可以在3年內,由農民自主建設6萬個現代化中心村,為5000萬戶農民新建住房,比現在的“兩依靠”(一靠領導帶錢,二靠引進外資)的新農村建設強多了;至于這2萬億能夠創造多少“雞的屁”,還是留給專家學者們計算吧。
本人最看重的還不在這些,而是這2萬億的使用,可以幫助中國擺脫外向依附型經濟增長模式,建立起立足內需的經濟增長模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用過“積極財政政策”促進GDP增長,效果是明顯的。但有一個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不明顯,還加速了中國外向經濟模式向外向依附型經濟模式的轉變。我認為,這次4萬億(+18萬億)扎下去,如果不能超越過去,只是為了增加GDP,4萬億(+18萬億)用完之后,中國依然維持外向依附型經濟模式不變……將來還有這么多錢扎嗎?
拿2萬億,和縣鄉干部簽協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自主發展的積極性,建設新農村。只有李昌平這樣的傻瓜才會這樣想,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個笑話。但我還是相信過往的農村發展寶貴經驗:既不靠中央的積極財政政策,也不靠外資,就靠政策調動千千萬萬農民自主發展的積極性,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飽飯的難題,還演繹了“鄉鎮企業半壁河山”、“小城鎮雨后春筍”的偉大奇跡!
本人認為:只有重視過往的發展經驗,才能有效應對中國眼前和今后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危機?。ㄗ髡呦等r問題專家)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08-11-2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