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從胡錦濤同志走入強壇看新型民主政治
1987年9月20日 22點55分。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錢天白正式建成我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2008年6月20日 10時24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走入人民網強國論壇,和中國網民進行線上交流,時長22分鐘。
歷史上一些當代人漫不經心的小事件,后代人回頭一看,居然是驚天動地的大轉折!所以,請身處這一刻的全體中國人珍視這22分鐘。這22分鐘也許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進程帶來巨大的影響,也許會深刻地改變未來每一個中國人的政治生活。
這就是,也許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由此起步了!
民主是當今中國大多數百姓心馳神往的“桃花源”、“蓬萊樂土”。什么是民主?源于三十年來中國媒體“客觀公正”的渲染,百姓心目中的民主是由翻飛舞動的旗幟、刨祖挖族的攻訐等場景構成的定期選舉,是人潮涌動、激情昂揚的游行示威,是檢察官、民意代表對政府官員窮追猛打的審查和責問……似乎在這樣的氛圍中,人民的意見就能得到尊重、權益就能得到保護、才能就能充分發揮、社會就會公平正義。
其實這是一種大謬不然的誤解。
什么是民主?人類社會至今的全部歷史表明,社會事務永遠是少數人對多數人實行的管理。基于14世紀西方啟蒙運動發展起來的西方民主政治,原理是人權平等,理想是最大多數人利益的最大化,手段是定期選舉、權力制衡。
理論上由于選舉的少數多數制,西方民主政治體制下,社會管理的決定權就回到了多數人手中。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不。
遠的不說,就說民主的樣板美國吧:2007年1月10日,美國總統宣布將向伊拉克增派2.15萬士兵,1月13日,美國多個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游行, 而此前兩天,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聯合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表示反對增兵的高達61%,其中52%的人表示“強烈反對”;表示支持增兵的為36%,其中表示“非常支持”的僅為25%。民主的布什總統在如此高漲的反戰民意面前改弦更張了嗎?沒有!美國大兵依然陸續登上了向伊拉克疾馳的軍艦飛機;
同年的10月19日,“亞洲民主的燈塔”臺灣,爆發了反貪腐的“紅衫軍”運動,百萬百姓身著紅衣涌到臺北街頭,要求腐敗的“總統”陳水扁下臺,同期各家民意咨詢機構調查得到的結果是:要求陳水扁下臺的民眾是72%-78%,擁護陳水扁繼續執政的民眾只有12%-18%。在如此“一邊倒”的民意面前,陳水扁下臺了嗎?沒有!非但如此,在其執政末期,更是爆出瘋狂鯨吞國家資產的“華揚史威靈案”“韃震案”,金額動輒百億新臺幣。
這說明,以“多黨競爭”“直接選舉”“權力制衡”為主要特征的西方民主制度,不必然自動反映民意,也常常不能嚴格制約統治者的政治行為。
同時,中國如果要實現西方民主政治,首先要推翻目前已經執政了60年的、擁有8千萬黨員、擁有無所不在的權力網絡的執政黨,必須付出血雨腥風的代價,必須付出的長期社會動亂的成本,而這恰恰是有13億人口,目前正在奮力追趕西方先進列強的中國,所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面對中國目前的官員貪腐橫行、漠視民意、權力運行缺乏監督、行政效率低下、貧富差距加劇等尖銳的社會矛盾,民主又好像是唯一化解的途徑,怎么辦?
我認為,胡錦濤同志走入人民網強國論壇,和中國網民進行線上交流,也許可以理解為就是他的一種政治表態:以當前風起云涌的網絡民意為基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體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這些內容,為建設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基礎;
而中共《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尊重和保障人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和程序”;胡錦濤同志的《十七大報告》要求“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這些內容,為建設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現成的政治保障
關鍵是通過什么方式行使公民的法律權力?如何實現執政黨這些明確的政治主張?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隨著執政黨越來越開明的政治改革,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中共立國以來難以實現的公民言論自由權、公民議政權、公民監督權。
但是還遠遠不夠。距離理想的民主政治,還有遙遠的距離。要真正利用互聯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至少要實現:
1、民意征求的法制化。黨和政府制定新的方針政策,那些內容必須上網公開,經過多長時間的民意征求,得到多少民意支持之后,頒布實施才有合法性;
2、民意表達的自由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教師寫一首諷政詩被投入牢房,記者寫一篇負面報道警察就上門抓捕,這樣丑陋惡劣的迫害公民民主權力的事,再也不能發生!
3、民意收集的法制化。由哪些機關、在哪些網絡平臺上、按照哪些程序,收集民意,必須規定下來;
4、民意采納的法制化。在人的選拔、事的取舍、政策的調整、法律的增減等方面,黨形成的意志、人大形成的間接民意、網絡形成的直接民意,各占多大的比例,應該有量化的、可操作的法律標準。
如果能實現以上的四個目標,可以想像,中國基本就能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政府的權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調和折沖。在民眾不對立,社會不動蕩,各地區、各民族、各利益階層之間不爆發激烈沖突的前提下,形成初步的民主政治格局,化解過去積累的和正在形成的種種社會矛盾,實現中共提出的和諧社會的政治主張。
但是歷史形成的現實是:當前許多國家權力被部門化、地區化、首長私人化,不少黨政官員的政治理想已經世俗化,而社會道德多元化、社會利益集團化、人際關系利害化的現象更是當今政治生活中不容否認的存在。所以指望出現一個開明善良的政治強人,登高一呼,一個有幾千萬黨政干部隊伍的組成的龐大的利益集團,自動向人民釋放出目前使用得得心應手的政治權力,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面對嚴酷的政治現實和美好的政治理想,我相信胡錦濤同志和我們一樣在深深思考。
網民必須認識到,民主不光是一種公民的權利享受,更是一種公民的義務承擔。躺在床上等待一個政治賢人或者開明政黨將民主的權力從空中拋下來,是永遠也無法實現的美夢。民主權力必須依靠全體公民齊心協力去要求、去斗爭、去爭取。民主政治也不光是公民對政府選舉、監督的權力,也是公民要承擔的義務:樹立民主價值、提高民主道德、自覺遵循民主的生活方式和民主的法律原則。所以民主政治的建設過程,也是公民民主意識強化和民主素養提高的過程。
因此,中國網民應該熱情地謳歌胡錦濤同志到強國論壇直接面對網絡民意的22分鐘,深刻領會胡錦濤同志苦心孤詣發出的政治信號,牢牢抓住執政黨當前最高層開明進步的歷史機遇,全力推進以網絡民意法制化為核心內容的中國民主政治進程。
胡錦濤同志發出了什么政治信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網絡民意已經成為黨和國家收集社情民意的主流渠道之一;
2、各級黨政領導要充分尊重網絡民意,要充分吸取網絡民意對施政的意見和建議,要自覺接受網絡輿論對黨和政府的批評和監督;
3、全國網民要珍視自己的民主權力,要理性問政、科學議政,客觀反映社情民意,自覺監督黨政官員的施政行為;
4、社科專家學者、體制內的民意機關、全國知識分子,要集思廣益,研究網絡民意的形成機理、甄別手段、采納標準和回應方法,尋求將網絡民意納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最佳法制途徑和實施方案;
5、黨的宣傳部門和政府的文化新聞部門,要研究如何建設優良的網絡平臺,拋棄目前官方網站空洞乏味、高高在上的教條主義宣傳形式,創造內容豐富、形式動人、互動寬松、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媒體氛圍,吸引社會各界熙熙攘攘地廣泛參與,將網民從目前形形色色的商業網站、外資網站手中爭奪過來,占領公民教育的制高點,掌握民意匯總的主渠道。
是否完整準確地理解了胡錦濤同志強國論壇22分鐘的所發出政治信號?我不得而知。
但是我知道,執政黨最高領袖向民意真誠地邁出的一小步,有可能推動中國民主政治向前跨進一大步!這是一個屬于中華民族的難得的歷史機遇!全中國的網民和其他所有期盼中國文明進步的人民,都應該熱烈地響應、堅決地擁護胡錦濤同志這個偉大的政治表態,充分利用網絡,積極地、大膽地向各級當政者建言獻策,讓黨和政府的每一個方針政策都能灌注進飽滿的網絡民意,讓官員們施政的得失甚至官員個人的能力操守,在網絡民意燦爛的陽光下,得到有效監督和制衡。花費最小的社會成本,建立起高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