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黔驢技窮,火上澆油難救危機
關于應對目前經濟危機的思考之五
許玉杰
面對目前這場經濟危機,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混亂。各國政府紛紛出臺一個接一個的應對措施。把納稅人的錢幾千億幾萬億地扔出去,其結果就像一個不會打水漂的人一樣,只聽見撲通一聲,再沒見到任何反應和效果。所謂“效果顯現”、“開始回升”等聲音,是自欺欺人,資本主義自己給自己壯膽。 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那樣:經濟危機還遠遠沒有見底?! ?/p>
為什么所有的措施都不見效果呢?正像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因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與生俱來的,是資本主義制度設計上的缺陷。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所致,是整個社會盲目生產無計劃所致,是資本家追逐利潤的野心不斷膨脹所致。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每過幾年總會發生一次,而且是越來越嚴重。這是任何方法都救不了的,除非消滅這個制度。馬克思主義的這個發現,在資本主義幾百年的發展中,不斷地被證明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p>
但是,歷來所有的資本家,以及他們的代理人、理論家,都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而苦惱,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絞盡腦汁,都企圖去尋找什么救助的靈丹妙藥。其結果,他們想出的辦法,一個接一個的試驗,一個接一個的失敗。正像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的那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法呢?這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愈來愈少的辦法。”
歷史的發展使我們不能不嘆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和英明的預見性?! ?/p>
首先,從歷史上看,什么辦法也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發生?! ?/p>
資本主義的理論鼻祖亞當.斯密對于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開出的藥方是自由競爭,認為利用資本主義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整供需矛盾。后來法國的薩伊又提出了“供給創造需求”的所謂“薩伊定理”,更是否認資本主義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但事與愿違,歷史的發展不是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主義世界危機越來越嚴重,矛盾越來越尖銳,無法解決,就爆發了為爭奪市場、資源的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最后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p>
戰后不久,就又爆發了1929年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在危機中銀行關門,企業破產,大批失業工人被拋向社會,僅美國失業人數就達到25%以上。
在資本主義一片大蕭條的形勢下,列寧和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迅速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相形見拙。世界資產階級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有一天失業的工人階級聯合起來,走蘇聯的道路,推翻資本主義的統治。這時就又冒出來了一個英國人,叫凱恩斯,此人在馬克思逝世的同一年(1883年)出生。先是擔任英國的外交人員,后來又研究經濟學。凱恩斯極力反對馬克思主義,惡毒攻擊蘇維埃政權,曾提出不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索取更多的賠款,以便把德國扶植成反對蘇聯社會主義的橋頭堡。所以,列寧曾憤怒地指出他是資本主義的堅決衛士,布爾什維克最兇惡的敵人。
凱恩斯看到經濟危機中大批失業工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危險性,就專門研究如何解決工人失業問題。凱恩斯開出的藥方是擴大投資,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沒有錢就借錢花,只要有投資,就能安排就業,以實現所謂的“充分就業”。就是赤字經濟、借債經濟、甚至是戰爭經濟。盡管在以后的幾十年里,資產階級把凱恩斯捧上了天,似乎他們找到了資本主義可以“長生不老”的秘方。但凱恩斯政策實行的結果,并不理想。雖說對刺激經濟增長、延緩經濟危機和失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積聚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不僅失業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現了危機和通貨膨脹并行的“停滯膨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后來資本主義危機的不斷發生,再一次宣告了凱恩斯理論和政策的破產?! ?/p>
在三十年代美國的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為了挽救美國資本主義,認為對經濟實行一定的國家干預,“是防止共產主義的唯一辦法”。他借鑒和學習社會主義的一些經驗,對經濟領域實行一些監管,推行福利政策等等。對美國度過經濟危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緊接著的世界大戰刺激了美國經濟,很難說羅斯福新政有多大的作用。盡管如此,美國的經濟危機照樣發生,一個接著一個。從1948年到1980年在32年間就發生了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
所以,到了里根時代,又不得不放棄羅斯福的那一套,實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放棄監管,使美國經濟,尤其是金融經濟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向著懸崖峭壁狂奔。直到發生今天這樣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其次,從奧巴馬的應對措施看,完全是火上澆油,只能使危機更加嚴重。美國不管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是債務纏身。在經濟危機中首先表現出來的是支付危機,巨額債務無力償還??蓨W巴馬又大肆舉債,赤字高達1萬多億,又要發行幾萬億的債券,以新債堵舊債的窟窿。這樣一來,用 宋紅兵 先生的話說,就是債務的堰塞湖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會決堤爆發洪水。而且奧巴馬不顧美國有3000萬低收入人靠領食品券來維持溫飽的現實,把幾千萬的美元全部用來救助制造金融危機的華爾街大亨們,救助瀕于破產的大資本家的企業?! ?/p>
剛剛結束的20國會議,各國又提出了天量的投資計劃。
這種在生產過剩為根本特征的危機中,把大量的資金投向生產領域的做法,是最愚蠢的辦法。
在早期的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危機一來,產品過剩了,工廠只好停產。但由于社會需求沒有完全停止,商品慢慢的又賣出去了,這時資本家才敢進行投資生產?! ?/p>
后來的凱恩斯和羅斯福,雖然是擴大投資,但從不敢把錢投向生產領域,都是投向社會公共工程,修公路、修水利、植樹造林等,以此來擴大就業,消化企業的生產過剩。因為他們知道,經濟危機本身就是生產過剩,如再投資讓其擴大生產,就會使過剩的產品越積越多,危機越來越重。所以說,奧巴馬們是抱著汽油桶去救火,必將使危機的烈火越燒越旺。借用高爾基的一句話,他們是在“讓暴風雨來得再猛烈些吧!”
雖然是愚蠢的做法,奧巴馬們也只能這樣做。在資本主義國家,總統作為資本家的總管家、代理人,他不會去救窮人的,只能犧牲廣大人民的利益去救資本家,不然的話,資本家是不會答應的,他的總統位置也是坐不穩的?! ?/p>
資產階級應對危機的辦法之所以不管用,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去分析資本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不愿從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本身找原因,只是從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出發,企圖對資本主義進行修修補補,從而達到挽救資本主義的目的?! ?/p>
但資產階級和他們的走狗們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經濟危機是一定會發生的,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資本主義制度是一定會滅亡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亞當.斯密救不了,凱恩斯救不了,奧巴馬也救不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