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買房的人,你聽說過這個嗎?
暫時無派
中國的房地產有沒有泡沫?地球人都知道不但有,而且大得可怕。有泡沫好不好?站在地產商的角度上看或短視地看,泡沫挺好。泡沫占地方,又五顏六色的,不是顯得又雄偉又壯觀嗎?但是,泡沫雖然好看,卻不怎么靠得住,早晚是要破的。美國現在鬧得雞飛狗跳的金融危機,就是房地產泡沫的直接結果。有意思的是,現在中國還有許多人繼續在吹房地產的泡沫。
手里握著房子的地產商吹這個泡沫情有可原,想賣個好價錢嗎,最起碼別虧本了。政府幫著吹,搞什么“救樓市”,也不難理解:利益所在。現在許多地方的經濟都是以房地產為支柱的,銀行的大客戶也都是些地產商,房地產要是真塌了臺,他們的財政都可能破產。
在中國,土地說是“公有”的,而實際上在很多地方卻是官有的,它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但是,這部提款機里的錢不是無限的。現在在位的地方官員,不少人是能撈一把就狠撈一把,至于他們的繼任者們以后還能不能提出錢來,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事了。等到房價漲不動、房地產市場達到飽和或者沒有多余的土地可供開發時,那時的政府靠什么“創收”呢?可以肯定地說,他們一定會“與國際接軌”,開始征收房地產稅。
可別小看了這個稅種,在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吧,地產稅在有些城市可以高達房價的百分之五。什么概念呢?如果房子值五十萬塊錢,房主每年要付兩萬五千的稅。而且這個稅越是在“好區”越高。中國現在不少的房地產商都在談論什么“富人區”、“窮人區”的。我想,大凡顧點臉面的人都不想住“窮人區”,更別說住宅區還可能與子女的學區有密切關系呢。但是別忘了,“富人區”的地產稅也高。
生活在中國的人大概都熟悉“拆遷”這個詞。現在的野蠻拆遷雖然也有政府的介入,但出頭的主要還是開發商。政府只是羞羞搭搭地幫著做點“調節工作”而已。可是,如果繳不上地產稅,那就不是什么“商業糾紛”,而是違反了政府法律了,政府是有權拍賣房子的。真到了那時,人們看到的就不是現在拆遷時“半抱琵琶猶遮面”的政府了。
中國的“改革”有一個特點,凡是對利益集團有利的事,那是一定要和國際“接軌”的;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那是要保持中國“特色”盡量不做的。國外的事政府不一定都學,但類似征收地產稅一類的“先進經驗”,在無地可賣的時候,是一定會效仿的。所以,對于那些持幣待購的人,我想提個醒:在考慮買房時,要準備好富裕的資金在不久的將來付房地產稅。如果你的錢算不開,就暫時不要考慮買房。
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是:房價已經很高,繼續升高的空間不大。炒房子的人擔心賺不到錢,不買;需要住房的人錢不夠,買不起。對于前者來說,是買漲不買落;對于后者來說,是見落盼再落。于是,就僵在那兒了。但是,我猜想,無論是想炒房(或買房保值)的人,還是想居住的人,大概都沒考慮到房地產稅這一層。現在,從地方到中央,“救樓市”的風已經開始吹起來了。許多有識之士都反對這樣的行為,但我們也要理解政府的“苦衷”,一旦樓市垮了,一連串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就會鋪天蓋地地迎面而來。所以,他們愿意救,就讓他們救吧。但你也有你的權力不是?你的權力就是:隨他們怎么鼓噪,自己沒看好就堅決不買,看他們怎么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