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有個大雜院,張三李四住里邊,家里老鼠實在多,明目張膽里外竄,于是兩家便養貓,讓其捉鼠防禍患,張家黑貓蠻精神,李家白貓很彪悍,就是捕鼠效果差,于是兩家互抱怨。
一位村民來雜院,兩家都把煩惱談,村民給其出主意,倆貓逮鼠比一番,誰家貓捉老鼠多,便給“好貓”之頭銜,為了公平效果好,專請村長做裁判,兩家聽后都贊成,比賽就在當夜晚。次日早晨結果出,不少村民來觀看,兩家擺出所逮鼠,自家貓都臥身邊,村長上前點點數,比賽結果有答案,白貓共捉鼠五只,黑貓六只稍領先。
村長看著兩排鼠,心頭喜悅難以掩,就要宣布誰為好貓,忽然一人開了言:“捉鼠數量都不少,倆貓成績可稱贊,如果僅憑這一點,便稱好貓不客觀,養貓捕鼠是為啥,為防污染保安全,你們看看這白貓,臉上血跡尚未干,是否捕鼠不得法,因而造成自傷殘?”這時轉目看李四,李四默然把頭點。
村長一聽有道理,大家進屋去查看,張家處處都干凈,忽見床被有血斑,就問張三咋回事,他才實情對人談:“夜里孫兒在熟睡,貓逮老鼠猛一竄,孫兒一只臂掛破,血跡便把被沾染。”然后一同到李家,尚未收拾有些亂,一個瓦罐撞倒地,罐破小米流一灘,床下有股臊臭味,許是貓急暗排便。
查罷兩家回當院,七嘴八舌聲不斷,或曰名號應該給黑貓,或曰倆貓成績都不凡,或曰好貓標準應明確,或曰捕鼠自殘實可憐,有人建議舉手來表決,有人建議再賽一盤,“好貓”光環給誰戴,村長一時犯了難。
有一老人讓安靜,不緊不慢抒己見:“究竟什么是好貓,一條俗語傳民間,‘不管黑貓還是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是單從數量講,唯生產力論再翻版,如果以此謀發展,必然失衡路走偏。當年抓革命促生產,道德如玉光閃閃,經濟建設凱歌奏,夜不閉戶享平安;后來唯生產力論興起,發展處處唯金錢,經濟確實又上升,純凈道德卻污染,亂象多如牛毛打不絕,百姓痛苦不堪言,這樣的好貓‘好’何在,人們心中都了然,今日倆貓賽捕鼠,也是對此再檢驗,假若冠之以好貓,豈不是對‘好’的褻瀆與作踐?”
聽罷老人侃侃談,村長突然有靈感,比賽結果即宣布,最終施行裁判權:“雖然好貓不夠格,逮鼠成績實不凡,為了鼓勵多捕鼠,頭上還要戴光環,白貓叫做捕鼠能手,黑貓稱為捕鼠狀元,希望兩家莫泄氣,鼓勵它們多歷練,既要逮得老鼠多,又要衛生保安全,做到兩項都奪目,再給好貓之桂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