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新文科專業當然也需要進行文史哲等課程的教學。同時對于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課程,同樣需要一定種類與課時量的教學與研究。與此同時,這些文科類課程的教學與研究,還需要與人們在生產、創新、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實踐結合起來,要了解人們這些文科與社會科學的知識對于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究竟能夠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在這一類新文科專業的招生過程中,那些數理化知識不夠扎實,甚至缺乏興趣的學生,有可能無緣進入這樣的文科專業進行學習和研究。對于中學生來說,我們并不一定要求他們在這些數理科的成績有多么優秀,但是我們必須要求他們具備最起碼的知識與技能。像過去在民國時期,那種所謂在數學上考零分的學生,依然能夠被清華大學文學院錄取的現象,在今天的中國不應成為一種可以允許的特例。
中國較高速度的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舉國體制。我們現在講到體育運動的時候,總是會經常提到這個概念。但是我們的舉國體制在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在國家工業化不斷擴展的進程中,到底是通過什么樣的機制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們現在似乎還沒有進行過更為深入和廣泛的研究。而且在不同的領域里,舉國體制所發揮作用的機制可能也是有著一定區別的。因此,我們對于舉國體制的研究應該更為廣泛和深入一些。這個舉國體制為什么能夠發揮作用,它又是怎樣在發揮作用的? 這個體制的優勢在哪里? 這個體制現存的缺陷又在哪里?
舉國體制更像是中國內外兼修中的外修。而家國情懷則更像是一種內修。那么這種外修與內修又是如何結合起來的?又是如何發揮著其巨大的推動國家建設與發展作用的?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著重加以深入廣泛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舉國體制中,有一項有關中國發展的重要工作,就是制定經濟規劃。過去,我們曾經做過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執行。現在不稱為五年計劃,而改稱為五年規劃。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共同點,但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早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人民大學在講與國民經濟有關的課程時,肯定是要求講授五年計劃的制定過程的。
現在的五年規劃,從某種程度上,難度要大于當年的五年計劃。畢竟,今天我們的產業鏈發展得非常快,規模也是相當地大。所以在制定五年規劃的時候,我們所需要采集的信息量,比起當年制定五年計劃的時候,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倍,甚至了高與不止一兩個數量級。在采集了這種海量級別的信息之后,還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其中包括對信息的篩選、提取、分析,對于準備制定的規劃,還要經過多次及反復的論證。單就是涉及到制定五年規劃方面的內容,就可以單獨設立為一個專業,其中要開辟多個專業課程。這個工作量不是一般地大。
另外,信息的采集與處理,現在已經有了超大規模的計算機系統,一般處理起來要比過去純手工的處理要方便得多,效率也要高得多。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仍然需要人們做大量的調查研究的工作。而這種調查研究的工作,不能單純依賴計算機系統,仍然需要有關方面的工作人員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沒有這種人工參與的信息采集與處理工作,就有可能出現各類失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而不能掌握到最準確的信息。單就調查研究來說,這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
在社會學與歷史學的研究中,有一種方法被稱為田野調查。這也有點類似于我們所說的調查研究。但是田野調查只需要收集數據、收集信息,一般不需要做過多的評估。而調查研究不同。調查研究是為未來的決策提供重要的基礎工作。所以調查研究比起一般的田野調查還更復雜,所包括的內容也要更豐富。
中國今天的發展還離不開我們常年所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們都很清楚,中國今天的發展和進步,都包含著我們長期以來所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因素。那么在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哪些內容、哪些方法是發揮了巨大作用的? 我們所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所發揮出來的效能主要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還存在著哪些缺陷,還存在著哪些不足? 對于這些缺陷和不足,我們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來加以改正和彌補? 這些問題,在我看來,沒有一個是能夠比較容易就能加以解決的。
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旗幟下,還有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基本是不信神佛的。然而中國人有對自身事業上的堅定信念。支撐這種堅定信念的應該就是中國人的信仰。如果我要做這一件事,我就一定要把它做成功。在做這項事業的時候,會遇到困難,會遭遇到失敗,但這些情況都不能阻擋中國人完成這個事業的堅定信念。
除了信仰,中國人還有強大的自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近還提出了創新自信。對這多種自信,是如何產生的,它們對中國人都有怎樣的意義? 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具有怎樣的意義? 這里的奧秘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也是非常有魅力的,都會引起人們對它們產生關注,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
中國建設與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還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以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在我們的新文科專業中,對這一類可以統稱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多年來,我們確實一直在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我們實踐中的指導地位,但是在很多具體的工作方面,在具體的工作細節方面,我們研究得還不是非常透徹。這是需要我們特別要下大功夫去做的事情。當我們在工作中遭遇到挫折或者困難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花了很大的力氣,來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功指導了我們的實踐,這些挫折或者困難就能夠得到克服;當我們沒有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碰釘子,甚至無法取得成功。在今后的新文科的教學與研究中,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也是我們需要花最大力氣要做的事情。
與此相關,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也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和特別研究的一個領域。對于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而且也是非常宏大的一個大課題。我們事業的成功不可能離開黨的正確領導。毛主席說,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這兩條中國革命、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的新文科需要重點學習和研究的重要課程。過去,這方面的工作都是由黨校來承擔的。現在看起來,我們高校的新文科專業也有必要、有責任承擔這個方面的課程教學與研究工作。黨校與高校在這個領域中可以有不同的分工,但也不需要將分工劃分得太鮮明。大家在這個領域中的工作也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以來,控制論的創始人之一諾伯特·維納一直都在強調交叉學科的重要性。今天在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實現中國工業化不斷拓展的進程中,新一代的交叉學科的問世早已是呼之欲出。在維納時代,他推崇的是數學、生物學、電子科學、通訊科學、信息科學等學科之間的交叉,今天不僅依然存在著上述學科的交叉,還促進產生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等方面領域與學科的交叉。這就增加了更大的難度,也擴展了人類更大的視野。今天即將問世的新文科必將是多種學科共同交叉的結果。
上述所提到的、與新文科專業有關的內容也只是滄海之一粟,在其背后,還將有更為豐富和深厚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將其揭示出來。所以,新文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任重道遠。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新一類的文科專業大有可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