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房市的有效手段是股市
李非
當前無論何種專家,論及資產泡沫時,總是習慣性地把股市與房市統一起來,歸之于投機泡沫。這實際上是一個重大的認識誤區。得確,自2007年的牛市以來,股市與房市發生了共振現象,股市瘋炒房地產股,房地產公司借勢從股市大圈錢,所圈的巨額資金又用于高價購地。結果是股市瘋,房市瘋,雙瘋現象形成了狼狽為奸之勢。
認真追究,中國股市與房市卻并不總是同步而行的。它們相互之間的走勢在2007年之前,基本上是翹翹板。既股市熱時,房市冷,股市冷時,房市熱。特別是1995年中國股市的那一波大牛市,正是海南廣西房產熱被中央政府強制降溫后起來的,熱錢這時候逐漸流入了股市,加之又有1997年香港回歸的予期,股市的大牛市得以形成。
從1997年后,股票市場由于諸多原因,特別是有關決策層的不當干予,以及海外機構及人員居心叵測的輿論影響,由牛轉熊。在五年熊市期間,中國的三大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石油公司不得不在海外賤賣股份,國內熱錢則開始流入房市,成為啟動中國房市這一波至今方興未艾大牛市的點火者。面對這場大火,相關人員幾乎全都束手無策,或投鼠忌器,想要干予卻無從下手。
股票代表資本擁有者的所有權。但這一基本常識在中國股份制推行之初,號稱“厲股份”的厲以寧等卻繞過這一基本常識,說什么股票是“另一種權利”。由于對這一基本常識的混淆,致使中國股市在“規范化”,“打擊投機”的口號下,形成了脫離股份制初衷,脫離股東監督的畸型體制。并在演進中構成了中央和少數企業的特殊利益。若大一個中國,僅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其它數百萬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不得流通,或根本沒有發行股票,也不按《公司法》受到運行監管。
在最先進的電子交易系統下,參與者卻是最落后觀念的公眾和機構。在他們的眼中,股票不是財產是“籌碼”的觀念深入人心。那么,所謂日益增長的“流動性”的最佳選擇就是房產了。而恰恰是房產這一塊,中央政府沒有染指,成為地方財政的“搖錢樹”和“聚寶盆”。于是,地方政府、銀行、房地產商在此聯合,在分割的,不是電子交易的市場上,得益于熱錢引燃的中國房地產大牛市。這就是所謂的“投資拉動”。
房市僅為一業,況前當前中國房市瘋狂的另一顯著特征是在這一業當中,瘋狂的僅是“半業”,既僅是房市中的住宅市場,而另“半業”的商業地產非但沒有瘋狂,反而仍處于熊市之中,很多地方都是商業地產價格與住宅市場倒掛,同一地段商業地產比住宅的單價要低的多,這使得許多地方房產商接手寫字樓,再改建為住宅進行分拆零售。商業地產的滯銷現象說明一個問題,既我們現在的二、三產業除地產外,都不興旺。因此而造成就業率低下,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更沒人敢創業辦公司。所以,寫字樓找不到那么多的租戶,商業地產也找不到那么多的商戶,租金只得一降再降。
股市是支持百業的,房地產公司僅是諸多上市公司中的一業而已。股市也是支持不同規模的企業的。但我國股市現在沒有做到這一點。沒有做到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國股市在發展歷程中犯下的重大錯誤。既當年股份制實行之初,面對群眾性的股份制熱潮,有關責任人習慣性地害怕了。害怕的結果就是沒有對各個省市自發的股票交易市場進行規范,反而是一關了之。這樣的結果就是眾多的中小型國營和集體所有的企業自發的股份制道路被強行中斷,工人和普通員工沒有得到任何股份,企業被賤賣甚至白送給有權有勢的人,這些人中大部分是原企業的管理者或地方官員及親屬。同時,地方政府也不能從股份制企業的發展中得到相關收益。甚至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股票交易相關收入也基本上歸于中央財政。當初“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股”的大好形勢煙消云散。工人沒有得到利益,企業沒有得到利益,地方政府沒有得到利益,但是地方政府也卸掉了政府理當具有的,搞好國有企業的責任。
現在我國應對經濟危機的方針之一就是化外需為內需。內需的關鍵就是就業,就業就需要拉動百業興旺。特別是當前占就業人口7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需要被拉動。顯然,僅靠房地產業的過熱更無法拉動。因為房地產過熱后,大量占用土地,消耗鋼鐵、水泥等資源建起來的房子是空置的,根本無法帶動后續的裝修、家電等后續產業。同時,過高的房價業擠占了剛性需求購房者的消費需求。解決擴大中小企業的有效途徑就是股市的強力支持。
股市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僅靠一個中央市場的創業板是無法完成的。因為創業板再怎么擴大,也無法擴大到數百萬支股票同時掛牌交易。必須回到股份制正義上來,讓股市服務于股份制,而不是相反,讓股份制服務于股市。因此,當前必須采取革命性的措施。既建立柜臺交易市場,讓銀行和證券公司直接為中小股份制企業股票轉讓交易服務。開辟地方證券交易市場,交易稅費所得歸地方政府。僅地方股票交易市場的股票掛牌數就可達上千只,其交易稅費是可觀的。以此同時,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出售土地使用權所得除小部分地方提留用于當地城建配套設施外,大部分歸中央專項資金用于全國范圍內集中建設廉租房計劃,免除地方政府的廉租房建設義務。
熱錢不可能被消滅,僅是分散于多數投資者,或集中于少數富豪的問題。熱錢也不可能壓制,壓制的結果僅可能是不準其在房市,它就流向實體市場興風作浪。如果它流到基本生活用品市場,那么就會引發惡性通脹。但熱錢可以引導,如果把熱錢引導到支持百業的股票市場,熱錢就會起到較好的作用。面對如此巨額的熱錢,當前股市怎么擴容都是不夠的,必須建立新的,更廣范圍的股市。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