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4月22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承認,中美之間目前的關稅戰不會持久,因為特朗普并沒有意思要讓中美“脫鉤”。但是他也承認,中美之間還沒有開始談判。
這也許是特朗普團隊中作出這種評估的第一人。盡管貝森特的表態說明美國有意打破當前的僵局,但是要使兩國關系有所緩和,從當前實際存在的“貿易禁運”現狀回到以前的狀態,看來很難。
同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與中國就達成“潛在貿易協議”方面進展順利。她沒有對此作出進一步的具體說明,但似乎表示中美之間還存在某種低層的接觸。萊維特的這個“進展順利”的說法似乎和貝森特所說的情況有所不同,這是為什么?
當前最令美方感覺“疼痛”的也許是中國對美國的稀土金屬“禁運”,這也說明中方的反制“直擊要害”。
不久前,馬斯克在社群平臺X上指出,許多人誤以為稀土礦藏稀缺,實際上這些元素遍布全球。他強調,問題不在于稀土資源的取得,而是“如何有效提煉稀土金屬,以及制造高效磁鐵的能力”,這才是掌握產業命脈的關鍵。馬斯克認為,中國的優勢在于其龐大的重工業體系,能以規?;绞教幚硐⊥粒@正是西方國家長期忽視的弱點。他指出,美國雖曾試圖重建本土的稀土供應鏈,但由于環保法規嚴格與成本高昂,使得開采與冶煉規模無法擴大,美國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對中國稀土金屬供應鏈的依賴。
馬斯克提到了“磁鐵”,這也許是稀土金屬中最為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馬斯克認為“機器人”可能成為未來世界上的最大宗商品,而機器人離不開磁鐵元件。據說馬斯克的每臺機器人需要3.5公斤磁鐵。
馬斯克計劃在今年生產5000臺“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目前磁鐵元件的來源發生了困難,
4月22日,馬斯克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正在與中國方面協商此事,希望能得到使用稀土永磁材料的許可。中方希望得到保證,確保這些材料不會用于軍事用途,而‘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顯然不是武器,它們只會用于民用領域。”
中方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希望通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交流機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合規貿易。這表明中國的出口管制并非全面禁止,而是需要提出申請,在合理合規的框架下,確保稀土資源的出口符合國家安全和國際義務的要求,也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企業提供了溝通協商的渠道。
這也許就是白宮發言人萊維特所稱的“美國與中國就達成潛在貿易協議方面進展順利”。
媒體指出,若特斯拉成功獲許,將給其他依賴中國稀土的企業帶來積極信號,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整體發展;反之,可能引發行業對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促使企業重新審視和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尋求多元化的資源供應,這將對全球稀土貿易格局和科技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據報道,馬斯克為了解決這一困難,甚至考慮把他的機器人放在中國制造,再運回美國,寧可繳納高額的進口稅也在所不惜。
據分析,中方有可能放寬對美方的稀土金屬供應。作為回報,美方有可能放寬對中方的高科技禁運嗎?看來不可能。如果是這樣的結果,那又意味著什么呢?
就在前不久,就連“英偉達”為合規美方禁運條件專門為中國設計和制造的H20芯片,也被禁運了。出口需要申請許可證,但多數不會批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