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微博上,發生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某污名化“同志”這一莊嚴稱謂的微博大V,被微博官方強制改名了,這是一件在政治稱謂這件嚴肅的事情上,正本清源的好事。
說起同志這個詞語,曾經是新中國最普遍的人與人之間的稱呼,這個稱呼,自然而莊重,親近又尊敬,是新中國人與人交往之間最好的稱呼,沒有之一!
直到今天,我依然能夠回憶起小時候第一次去百貨商店,營業員阿姨稱呼我“小同志”的那種幸福感,那時我六歲,剛剛小學一年級,母親給了我兩分錢去買鉛筆,到了百貨商店的文具柜臺,還沒有柜臺高的我拼命的踮腳想看看都有什么樣的,這時售貨員阿姨看到我了,親切的說,“小同志,你要買什么”,那一瞬間,我愣了一下,這是第一次被人稱呼為“小同志”,由然的生出一種幸福感,覺得自己突然就長大了。實際上現在來分析,這就是一種被尊重的,體現出完全平等關系的幸福感,小同志這個稱呼,比起小孩子好聽多了。
可是改開之后,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稱呼同志的就逐漸變少了,一段時間,我還為如何稱呼陌生人很是糾結了一陣,之前總是習慣性的稱呼“這位同志”,“那位女同志”,在經歷很多錯愕和不適之后,只好也放棄這種特別自然的稱謂,轉而用“師傅‘稱呼,根據歲數相差大小,加一個”小“或者”老“,然而對女子的稱呼,就一直糾結沒有一個合適的詞匯,無論怎么稱呼自己都覺得挺別扭,像現在社會中所習慣的”美女“稱謂,我直到現在沒有說過一次,總覺得太過于戲狎,當然現在很多女人都接受這一種稱呼了,甚至年過半百的女子面對這樣的稱呼也都覺得挺欣然接受,而我則總是擺脫不了這種尷尬感。
同志稱呼的式微,其背后是社會思想轉變所導致的,是文藝宣傳人員對于中國革命歷史的一種刻意的掩蓋,另一個方面,也是商業成為中國社會主流邏輯的原因所導致,比如一度中國官場中稱呼”老板“已經是普遍現象,官場中都稱呼老板了,社會中就更是如此了,小商小販小個體戶都這樣稱呼,”老板,買點白菜“,”老板,您吃點什么“,至于真正的商場中,老板則逐漸被”某總“所取代,總之,同志這一個稱謂,在今天的社會交流中用得很少了,直到最近,才逐漸有所恢復,這也有真正熱愛尊重新中國的歷史的同志刻意推動的原因,我要為這些同志點贊,我們就是應該力推同志這一稱呼在社會中的重新普及,這是正本清源!
說起同志這一稱呼在中國的式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那么一個少數群體,粗暴的占用了這個崇高的稱謂,故意以這個稱謂來指代他們這種少數群體,以至于有很多人在知道這件事情后,因為恥于被人誤會,也就逐漸的在內心排斥了這種稱謂,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是對偉大的中國革命歷史和政治的抹黑。這個群體就是同性戀群體。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但是前幾天在微博上發生的一件事,讓我看到了讓同志回歸嚴肅政治稱謂的前景。
這件事的過程一波三折,也可以從中看到少數人背后是有著某種勢力的支持的,也就是說,存心要把”同志“這個稱謂的政治屬性污名化的人大有人在。
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著名編劇汪海林發布了這樣的一則微博
微博發布之后,一個名為”同志之聲“的微博用戶對其表達了強烈不滿,并且引來他的粉絲對汪海林大肆圍攻,就在這種輿論爭執中,微博上大量的網友發現這個名為”同志之聲“的微博用戶,是在宣揚同性戀,這在中國而言,無論文化上還是法制上,都是一種違背社會良好風俗的行為,尤其是在中國的政治觀念上,更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無法容忍的存在,于是大量的微博用戶投訴了這個微博名字違規。
被大量網友投訴之后,微博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抹黑中國政治稱謂的微博強制改名為數字ID,但是這個微博在被改名之后,還持有某種強硬態度面對網友的指責,宣稱說正在與微博官方交涉,不久之后,就又改回來原名。
然而,這一下更加激起了網友的憤怒,大量的網友發微博表達了批評意見,同時從中國的政治倫理以及歷史傳承,文化習慣方面指責這種性少數群體粗暴占用新中國具有高度政治意義的稱謂,呼喚微博官方重視這個問題!最終結果是,這個污名化同志這一嚴肅稱謂的微博,又改了名字。
事情的最終結果,這個微博用戶名被微博官方”就地正法“,這是令人高興的結果。
然而我只是覺得還有些問題并沒有真正的深挖根源,為什么這些年,有人就能輕易的抹黑中國具有高度政治意味的稱謂,而官方不聞不問,甚至到今天形成了一種尾大不掉的局面?
同時,我也想問那些少數人一個問題,尊重是什么,尊重是相互的,在人類社會中,娼妓這個群體恐怕比你們這個群體要龐大的多,可是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社會文化中對于這個群體是持有尊重態度的,直到今天,罵人還是男盜女娼,還是罵biao子。這幾十年不斷的有人企圖要為娼妓博一個正常名聲,可是就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視娼妓為正常的人,當你祝愿他的時候,還是會惱羞成怒,說明什么,說明這個事情任你說破大天。也是不符合社會倫理,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錯誤行為,既然你都行事本身就是錯誤的,那么所謂的尊重就是對于自己內心所定義的正確的符合社會發展觀念的正確認知的不尊重。
另外我還想問一句這個群體的人,你們口口聲聲說不喜歡你們的人是’恐同者”,沒錯,我就是恐同者,和你們這樣的人離近了,我會發生強烈的不適的身體反應,所以我要是知道現實中誰是那種癖好,我絕對只有一個態度,遠之且沒有絲毫敬意。但是,我想問一句你們,如果作為一個人的話,會讓很多人覺得“恐怖”,你們覺得這是一種值得驕傲的行為嗎?
人對于厲鬼,對于惡人有恐怖之感,如果對于你們這種群體也有恐怖之感,是怪別人,還是怪你們呢?西方現在‘距仲系度'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社交行為,在中國每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去舉報,所以,你們不要把西方的認知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那不好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