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到了,人們又在談論婦女地位,可有多少人真正想過,今天的女性究竟過得如何?有人說,時代進步了,女性自由了,可現實真是這樣嗎?
回頭看看,那個“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女性不僅走出了家庭,還站上了生產一線、走進了政治舞臺。工廠、田間、科研、軍隊……到處都有她們的身影。那時,婦女不是附屬品,而是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是實實在在的主人翁。女性不需要靠外貌取悅誰,不需要低聲下氣求人給個機會,更不會被職場歧視、家庭暴力折磨。結婚生子是自由選擇,而不是社會強加的枷鎖。那時的女孩,不會因為“生兒子”而被指指點點,不會因為年齡到了就被催婚,更不會被資本塑造成“生育工具”。
可今天呢?女性真的更自由了嗎?在職場,她們被要求“已婚已育優先”,在家庭,生育被視為“天職”,而當她們爭取權益時,又被人譏諷“矯情”。各種光鮮的口號下,女性真的獲得了多少實質性的尊重?那些大談“婦女解放”的人,有幾個敢像毛主席那樣,真正給予婦女平等的地位,而不是拿她們當作宣傳的符號?
毛主席當年怎么做的?他不搞虛頭巴腦的表面文章,而是直接在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婦女權利。從婚姻法到勞動法,從土地改革到政治參與,女性的地位是用實際行動爭取來的,而不是靠誰“恩賜”來的。那時候,婦女不僅能參加勞動,甚至能當國家領導人;不僅能掄起鋤頭種地,還能握起槍桿子保家衛國;不僅是“賢妻良母”,更是“戰士”“工人”“科學家”。這一切,不是靠所謂的“市場選擇”,而是靠真正的社會變革。
今天的女性如果再去翻翻過去的歷史,看看那個時代的女拖拉機手、女工人、女科學家,她們挺直脊梁、不依附誰的樣子,就會明白,真正的解放,不是消費主義包裝的“自由”,而是經濟獨立、人格獨立,是敢于與不公正抗爭,是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而不是被資本和社會規訓推著走。
婦女解放,不是靠嘴上說說,也不是靠幾個節日慶祝一下,更不是靠商家打折促銷,而是要真正改變社會結構,讓女性擺脫束縛,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一點,毛主席早就給出了答案,只是有些人裝聾作啞,不愿承認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