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整整走過了十年的黃金階段,這十年間的房價上漲,為全球的房地產業創造了奇跡,令世界矚目,卻讓國人傷心,如今的百姓不是為房子而勞累,就是為房子而憂愁,已經買房的人生活艱苦,沒有買房的人,心情疲憊,高房價早已困擾著每一個人。
說當前房地產業脫離民生,可能是最貼切的形容,從最近幾年的房價收入比來看,以帶動經濟為自豪的高房價早已脫離了民生,從2003-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472元、9422元、10493元、11759元、13876元、15781元,平均每年增長9.55%,6年總計增長8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622元、2936元、3255元、3587元、4140元、4761元,平均每年增長7.03%,6年總計增長81.5%。而從2003年到2008年間,京滬深等一線城市房價翻了5倍以上,部分地區的房價甚至上漲了15、6倍以上,其它大中城市的房價也漲了至少3倍以上,隨后在2009年全年寬松貨幣與優惠政策的刺激下,京滬深等一線城市房價漲幅超過50%,部分樓盤房價漲幅達到100%以上,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房價也上漲了30%以上,如此市場如此的房價,早已經是太過瘋狂。
相比近年來的人均收入,再看當前城市商品房與住宅的市場情況,據建設部數據,目前城市房屋總面積超過180億平方米,以2008年全國城鎮人口6.02億這個數字,按人均使用面積30平方米計算,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早已經飽和,所以今后的商品房銷售對象僅為被城市化人口與改善型住房的需求群體。也就是當前當前全國2.3億的農民工,及每年新增的2000萬勞動力人口與每年600萬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可是這群人中的農民工從收入上講根本無法承受目前城市的房價。而受經濟危機所影響,中國實體產業低迷,09年全年就業的74%應屆畢業生的收入,同比去年下降了10%以上,大學生畢業的工資還不及農民工,這群人在未來兩三年內也不會是商品房市場的支撐者,這群人中唯一能夠有能力購房的群體就是啃老族,但是此前長達數十年的醫療、養老等保障欠缺的情況下,啃老族的比例也非常低,正因此在09年1-10月的商品房成交數據中,自住需求僅為15%,其余的都是投資需求。
與這一切相呼應的問題更加嚴峻,目前全國住宅總價值已經超過90萬億,是GDP兩倍,而多數因經濟發展需求而被城市化的人,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卻只能望房興嘆,以城鎮人口房價收入比28:1與農村居住人口在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超70:1的數字看,當前房價早已徹底失去了市場支撐,當前唯一支撐樓市的就是全年10萬億信貸的流動性,以及20%富人手中掌握的80%社會財富,而這群人最終只是炒家,不是房屋的使用者,在一線城市租售比接近甚至超過500:1的時候,投資房產在缺少真實需求力量接盤的情況下,空置率超過了50%,早已經存在了極大的風險,而利用優惠利率的炒房行為,最終是將風險轉嫁給了銀行,這就是09年房價飆漲的根源。炒家利用銀行而規避風險,一旦房價破裂,銀行業必將遭殃,而在中國,幾大銀行都是國有,正因此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與炒家對今后的房價預期都非常看好,無論地價多高,無論房價多高,只要有銀行風險作為后盾,就繼續推動地價、推動房價,最終造成房價漲地價就漲、地價漲房價也漲的聯動效應,直至今日已經一發不可收拾,荒謬的政策早已將經濟套死在房地產中。
令人嘆息的是這樣的趨勢最終無法避免,無論未來經濟如何變化,受通脹與資產價格上漲對民生造成壓力,及銀行資本金比例不足和不良資產飆升的影響,信貸想持久投放都無法持續,流動性也難以長久存在。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豬肉、雞蛋、蔬菜以及消費品價格已經連續數個月上漲,其中11月份單月上漲10%以上,如果繼續過度的向市場投放貨幣,又不能避免其流入房地產成為炒家的資本,那么房價暴漲的預期就會更加嚴重,而相比房價而言,其它商品價格也會繼續走高,最終虛擬經濟的泡沫越來越大,在地產經濟拉動的人均收入不與房價在同一平面增長的情況下,房地產就永遠缺少剛性需求的購買力支撐,房價泡沫就注定破裂,經濟泡沫也將因此破裂,很可能會如同日本一般進入長達十余年甚至數十年的衰退,一個強國的夢也將從此破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