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邋遢道人敲敲鼓
——新中國農業58年的發展比較
讀了邋遢道人“別把慶功會開成控訴會”一文,受其啟發就立即去查了點數據并寫下了本文。本文對1949年以來到2007年這58年我國的農業發展作了個簡單的比較,就算是給邋遢道人敲鼓助威吧!
表1
注:
本表1的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的中國農業信息網(其鏈接為:http://www.agri.gov.cn/nygk/t20071026_911031.htm)。
表2
品 種 |
單 位 |
2007年產量 |
1949年至1978年(前29年)年平均增長率(%) |
1978年至2007年(后29年)年平均增長率(%) |
分項得分 |
綜合得分 |
糧 食 |
萬噸 |
50150① |
3.47 |
1.73 |
+1 |
+3 |
棉 花 |
萬噸 |
760① |
5.62 |
4.42 |
+1 | |
油 料 |
萬噸 |
2461① |
2.48 |
5.50 |
—1 | |
甘 蔗 |
萬噸 |
11295② |
7.43 |
5.95 |
+1 | |
甜 菜 |
萬噸 |
|
9.57 |
|
| |
烤 煙 |
萬噸 |
239① |
11.66 |
2.87 |
+1 | |
茶 葉 |
萬噸 |
114① |
6.69 |
5.12 |
+1 | |
水 果 |
萬噸 |
18136② |
6.04 |
12.12 |
—1 | |
肉 類 |
萬噸 |
6800① |
4.80 |
7.41 |
—1 | |
水產品 |
萬噸 |
4737① |
8.39 |
8.33 |
+1 |
注:
1.本表2的數據來源:凡標有“①”的數據均引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7年年度統計公報;凡標有“②”的數據均引自國家統計局最近發表的報告“改革開放30年報告之一:大改革 大開放 大發展”。
2.本表2的評分方式為:對于每一分項的農產品,如果前29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大于后29年的則可得“+1”分;反之,如果前29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小于后29年的則得“—1”分;綜合得分就是把各分項農產品的得分相加起來,如果綜合得分為正值則大概可以說明前29年我國農業的綜合發展要好于后29年,反之,如果綜合得分為負值則大概也可以說明前29年我國農業的綜合發展要差于后29年。
從表2對我國9項主要農產品在前后兩個29年之間所作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
第一,前29年中有6項主要農產品的年平均增長率是要高于后29年的。其中包括了最重要的一項——糧食,而且它的年平均增長率竟然是后29年的兩倍有多。到了1978年底,我國糧食的人均擁有量已經達到625斤/人·年(1978年底,全國人口為97523萬人——引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78年年度統計公報),人均每天可擁有的糧食量為1.71斤/人·天,這是一個包括三歲以下的幼兒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能夠同樣擁有的糧食數量,而這個數量的糧食其實已經是吃不完了。這就說明我國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富余的糧食。正因如此,這就為后29年我國能夠多養牲畜,從而為肉類生產的增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為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人們連飯都不能吃飽,又哪來的糧食可喂養牲畜呢?
第二,在后29年中僅有油料、水果和肉類這3項農產品的年平均增長率是高于前29年的。而且對于肉類這一項的增長還是有賴于前29年發展所創造的富余糧食的。
到這里,我們根據上述這兩點大概也能夠說,前29年我國農業的綜合發展是要好于后29年的。當時人們之所以會有吃不飽的感覺,不過是因為起步太低了。換了誰來打理這個家,人們也一定會有同樣的感覺。關鍵在于所換的人是否能夠做得比毛主席更好呢?從現在可知道的事實來看,我個人認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是換了老蔣來打理,恐怕中國不是早已被分裂了就是已經完全淪為霉鷹的殖民地了!!!!!!
第三,我們還可以看看新中國成立前的1936年,當時我國的糧食總產量是8488萬噸(這個數據是通過百度搜索而得,未曾核實其真假,在這里僅作參考而已)。將它與1949年的糧食總產量相比較,可知道:在這13年里我國糧食的年平均增長率是2.24%。這樣一來,對于我國后29年的糧食生產就實在是不敢恭維了。解放前我國糧食生產的年平均增長率竟然高了后29年0.51個百分點,而且這兩個階段的農業生產也同樣都是以戶為單位的生產方式。在這里,也許有人會反駁我說,這是因為解放前這13年的基數低,所以它的增長要容易得多。這就和一個人考試從0分進步到75分總比從75分進步到100分要容易得多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然而,前29年的基數難道就不比解放前要高嗎?那為何前29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卻比解放前這13年高了1.23個百分點呢?也即高了54.9%。這又如何來解釋呢?
由此是否還可以得出“我國農業生產以集體生產的方式是要好于以個體生產的方式”這樣一個結論呢?各位感興趣的網友不妨去論證一下。在此我就不作展開了。
此外,綜合上面這三點來看,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其實在毛澤東時代是已經得到了解決的。就是說:是毛主席讓中國人吃飽飯的!
(注:關于這個提法,本人過去也曾經在烏有之鄉發表了兩篇文章對它進行說明,感興趣的網友不妨進去看看,給我指導指導。它們的鏈接如下:
1.究竟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
[InstallDir_ChannelDir]Class22/200801/31319.html
2.究竟是誰讓中國人吃飽飯的又一例證
)
最后,我在這里還要鄭重強調一點的是:本人并不是要否定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而是對某些人在比較前后兩個時代時,為了贊頌后一個時代卻不惜去貶低前一個時代這種作法感到十分不滿!這不明擺著是欺負毛主席他老人家已經不能說話了嗎?其實,這兩個時代不都是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嗎?彼此之間難道就不是一脈相承的?又何分彼此呢?!
以上所寫的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是否能夠給邋遢道人助助威呢?但愿能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