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版 - 推薦文章 每天下午六點更新

[歷史視野] 童小溪:“十月革命”給世界的重要遺產

“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曾經對歐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寄予希望,事情卻并沒有按照其預期發展。然而,“十月革命”的果實卻始料未及地在廣闊的亞洲發揮了影響,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并為它們提供了革命建國的模式。其次,“十月革命”這一歷史事件,雖然沒有引發發達資本主義世界的崩潰,卻間接地引發了其深刻的改造。這再一次印證了黑格爾和馬克思所說的“歷史的狡智”。

[歷史視野] 仝華:震撼世界的俄國十月革命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的這一經典論述既指出了十月革命的劃時代意義,也揭示了十月革命與中國革命的密切聯系。這句話高度概括了真實的歷史,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已經生根發芽。

在中國先進分子學習、研究、宣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中,1919 年發生的五四愛國運動,以其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姿態,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一是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二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作為獨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從而揭開了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序幕。五四運動從思想上、干部上直接準備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視野] 毛澤東對平息西藏叛亂的決策和指導

1959年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叛亂,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自始至終關注這一事件的發展變化,先后有幾十次的談話、批示、電報以及評論文章等,對此事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決策和指示,指引西藏平叛改革取得完全勝利。本文作者從1953年就一直在西藏軍區工作,了解平息西藏叛亂的具體情況,退休后又長期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本文記述了中共中央、毛澤東有關西藏民主改革及平息西藏叛亂的決策指導。


[歷史視野] 余畫洋:延安時期陳云論貨幣和信用

陳云是新中國財經戰線的杰出領導者,也是中國共產黨最為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他最早擔負重任,主管我們黨的財經工作,是在抗戰后期的陜甘寧邊區。陳云后來的經濟思想,幾乎都可以從他在延安時代的論述中找到淵源。這篇文章討論的是陳云延安時期經濟思想的一個方面,即他對貨幣和信用問題的研究。貨幣和信用問題是現代金融的核心,學習和思考陳云在這個問題上的研究成果,無疑將有助于我們今天更好地思索和處理金融領域的一些重大問題。

[歷史視野] 日本戰俘為啥懷念延安日本工農學校?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隨后三年時間里,隨著抗戰的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俘獲了越來越多的日本士兵。怎樣對待這些戰俘呢?眾所周知,這些日本戰俘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嚴重,很難在短時間內改造他們。于是由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野坂參三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1940年10月決定,由八路軍總政治部在延安建立了一所以日軍戰俘為主體的特殊學校,用以開展打倒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工作。這就是延安日本工農學校的由來。

[中華文化] 王中宇:從歷史觀察未來--對大同社會的思考

只有在社會公眾不需再依賴少數精英分子,公權力的取得與褫奪取決于社會公眾,而公眾有能力保障這權力不被少數人以“代表”的名義竊取,公權力不再為權勢者私相授受時,才能啟動公權力的公有化進程。公權力的公有化,需使官僚們不再能自行安排特權待遇,不能再封鎖公共信息;此后尚需擺脫富豪們對公共政策選擇的巨大影響,使公權力的行使越來越服務于社會公眾,而不是“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最終實現公權力對社會公眾而非少數權勢者負責。只有實現了知識資源和公權力的公有化,才可能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化。

[歷史視野] 張文木:1962年中美蘇三國博弈及其總結

196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后內政外交最困難的一年,同時也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戰略能力發揮極為杰出的一年。面對來自東南、西南和西北三面“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的險惡環境,毛澤東同志舉重若輕,敢于亮劍,也善于亮劍,用力不多,卻有效地震退了周邊所有明火執仗的反華勢力,一舉打開外交難局。今天中國正在經歷自毛澤東時代偉大成就基礎上的新崛起,這必然再次招致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新的圍攻。研究并總結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美國、蘇聯三大國博弈及其經驗,對中國的未來是有益的。

[文藝新生] 憲之:“甄嬛”熱

還珠格格熱,反映的主要還是對富貴的艷羨,與“先富”階段相適應。甄嬛熱與時俱進,表現的則是30年后轉型接軌中“成功人士”階層先富“普世”方式的認同。“甄嬛”,不過是中國特色的魯濱孫。“甄嬛”和“宮斗”,正是叢林社會進入這一階段特色的生活的折光。這既是生活的鍛造,也是萬千精英不懈努力打造出的碩果。

[文藝新生] 文化領導權視域下的“紅色歌謠”

“紅色歌謠”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流傳在中國共產黨根據地的反映革命斗爭生活的歌謠。如果說《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共產黨對大眾文藝美學的經驗總結和綱領性文件的話,那么在此之前的“紅色歌謠”,則可以看作文藝美學和文化領導權相結合的實踐探索起點。當時的紅色歌謠數不勝數,可以肯定的是,正是這種民間文化與革命意識的結合,生產出了不同以往的情感結構和審美制度,使紅色歌謠作為無產階級奪取政黨和建構文化領導權的有力武器,推動了“紅色”作為一種共同文化觀念的早期傳播。

[文藝新生] 毛主席“延座講話”永遠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2012年5月19日,由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中國毛澤東研究院、毛澤東旗幟網、烏有之鄉網、東方紅網、紅色中國網、中國紅色旅游網、《新國風》雜志社、中國紅色歷程研究會共9家單位在北京聯合舉辦“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活動,八一校友會、北京育才同學會、中國紅色文藝研究會等單位鼎力支持。
顯示數: 1 35 36 37 38 39 40 41 55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wenzhang where and author = '奚兆永' and authorsft = 0 order by newstime desc limit 4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在线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