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批判,該講政治還是講個人情緒?
如果講政治,那政治是什么?
毛主席說:“政治是把支持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
對敵人進行分化、孤立、打擊。
對中立者進行拉攏和提防。
對朋友進行團結和批評。
而且團結中有批評,批評中也可以有團結,隨著形勢變化,敵人也可能變朋友。
當年面對日本侵略,民族矛盾變為主要矛盾,蔣介石就變成了朋友,是聯合團結的對象。在聯合中雙方任然有著各種攻擊,但團結是大方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但我們有些人批判社會,只講批判和否定,不講拉攏和團結,缺乏統一戰線思想。是情緒化輸出的批判,而不是站在政治緯度去批判,缺乏輿論斗爭的策略性。
如每當我討論任正非、于東來和劉強東所做之事,總有人批判任正非就是一個資本家,于東來只不過搞改良主義,劉強東入局外賣本質也如此,都不是好鳥,不值得為他們說話。
這就是只講否定、斗爭和批判,不講團結、聯合和統一戰線,最后導致我們的主張只有毛派或者偏左派的人理解,口號在廣大群眾中難以發酵起來,做企業逐漸都變成了敵人一樣,越斗爭,敵人會越多。
我們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概念出發。
當今的社會實際形勢是什么?
是全球化了幾十年,全球化本質是資本化,全球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都圍繞資本主義展開,而不是當年蘇聯還扛著社會主義大旗,中國還扛起第三世界領袖大旗。
是國內市場經濟幾十年,而不是三大改造之后的二十年,三大改造前我們的口號還要強調團結民族企業家,五星紅旗中,就有一顆小星星,代表的是民族資產階級。
我寫京東入局外賣行業,有些讀者又是從改良主義這個概念出發,然后對劉強東的行為進行批判否定,這是犯了本本主義。
實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廣大人民群眾也不了解什么叫改良主義,我們應該要借這個輿論去引導社會意識到我們是社會主義,而社會主義不應該出現剝削行為。要同情那些小商家,他們開實體店被房地產剝削一遍;在美團網絡平臺,又被剝削一遍;如果是加盟店,還被更大資本剝削一遍,這些小商家非常艱難的,小資產階級也是我們團結的對象。而那些配送員也是如此,被平臺通過算法來剝削,而且待遇過差。即使外賣平臺,像餓了么,它其實也被更大資本剝削。阿里收購餓了么,是為了給支付寶增加支付的流量,吸血型的。
我們通過這些輿論,揭露資本模式的發展是殘酷無情的,也引導人們討論企業對員工的分配問題,進而討論生產關系問題。
我支持任正非,支持華為,是因為出現與美國的民族矛盾。我們既要講階級團結,也要講民族團結。而且通過講華為,是引導討論獨立自主和科技創新,華為它的科研,是對生產力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的。
我討論于東來和劉強東,并不是側重講他們的個人道德有多好,而是他們這行為引起人們討論分配問題,對促進社會前進有積極的作用。
我們當然不能僅僅停留在這一步,但對促進社會前進的實干家,我們要團結呀。
其實對京東搞的消費主義,我也批判,對京東在宣傳中物化女性,我也批判。不是說我批判過它,就不能為它說幾句好話。
很多毛派對未來比較悲觀。
為什么悲觀?
因為看不到前途。
為什么看不到前途?
因為覺得敵人強大。
為什么覺得敵人強大?
因為認為自己的力量小。
為什么認為自己的力量小?
不就是沒有統一戰線思想,沒力量來源。
很多左派,犯左派幼稚病,不斷分化,不講團結,動不動就把別人開除“左籍”。
很多毛派,過于強調斗爭性,少講團結。
很多人民群眾,尋找個人出路,而不是他們整個階級出路,不斷內卷和內斗。
公知,不講階級團結,也不講民族團結。
官僚,不講階級斗爭了,會講民族團結。
資本精英不和底層講階級團結,買辦不講民族團結,民族企業家講民族團結。
我們很多人隱隱覺得如一盤散沙,又出現民族主義情緒,不知道具體原因。
整個社會太少人講階級團結了,在階級矛盾中,不斷內耗、內斗、分化、原子化。
也就是面對當下出現的新形式,分不清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這也很好解釋了毛主席為何把這個內容放在《毛選》的開篇,因為實在太重要了。
做任何事,都會有人支持,也會有人反對,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持就不可能成功。
斗爭與團結是對立統一的。
要分清敵人與朋友。
講團結時既講民族團結,也講階級團結。
對社會批判時,不要情緒化批判,而要站在政治緯度去批判,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分析問題時,不要從概念出發,而是要從實際形勢和現實問題出發。
搞輿論時,引導討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與大家共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