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并狂妄叫囂三個月內消滅共產黨。
從1946年6月到1947年2月蔣介石全面內戰被消滅71萬機動兵力后,被迫轉入重點進攻山東和延安。一舉把共產黨中央消滅在陜北。
1947年2月,國民黨在中共陜甘寧邊區周圍有馬家軍和胡宗南兩大強敵36萬大軍,胡宗南是蔣介石同鄉,胡宗南兵團是蔣介石嫡系部隊,裝備清一色美式武器,火力強、性能優異,同時配備有大量的飛機、坦克、裝甲車,胡宗南23萬大軍直奔延安,中共地方部隊、警衛部隊、野戰部隊總計不過2.7萬人,面對十幾倍強敵,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東渡黃河是上策。
毛主席毅然決然決策:不渡黃河,轉戰陜北,誘敵深入,適時放棄延安,拖住精銳敵人,創造戰機,消滅敵人,緩解和配合其他戰場,解放全中國。
中共西北野戰部隊總計不過2.7萬人,毛主席黨中央周圍只有警衛部隊幾百人,毛主席為了主力部隊有效隱蔽和機動靈活作戰,防止主力部隊目標過大,毛主席和黨中央單獨活動,在陜北七溝八梁一面坡走走停停與敵人周旋。
胡喬木寫道:毛主席力排眾議,堅持要把黨中央留在陜北,確是一個偉大的戰略部署,也是他在書寫自己一生歷史的輝煌篇章中的“得意之筆”。 (《轉戰陜北 鎖定天下 》 石仲泉020年01月21日北京日報)
周恩來任弼時成為毛主席左右手協助毛主席,女同志唯有江青跟隨黨中央,協助毛主席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劉少奇朱德作為第二中央東渡黃河,防備萬一。
胡宗南大軍占領中共首府延安空城,卻謊報攻占延安,俘虜消滅共軍無數,蔣介石心花怒,帶領大批高官記者放飛臨延安視察。
國民黨占領共產黨首府延安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共產黨失去了“都城”卻沒有失去民心。國民黨占領了土地,卻占領不了人心!
蔣介石胡宗南急于尋找西北野戰軍主力決戰。
西北野戰軍在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勛指揮下,充分利用“游擊戰、麻雀戰、蘑菇戰”等戰術。集中主力第一、第二縱隊和新四旅等在延安東北的青化砭集結待機,以一個營偽裝主力引誘胡宗南部至延安西北的安塞。胡宗南為保側翼安全,由第二十七師三十一旅沿延榆公路北進,恰好進入西北野戰軍伏擊圈。
1947年3月25日,西北野戰軍在青化砭以6個旅包圍胡宗南部第三十一旅及一個團,經過1個小時激戰,第三十一旅及一個團的3000余人被殲,旅長李紀云被俘。
中共西北野戰軍青化砭大捷。
青化砭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兵團,在陜西省延安縣青化砭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伏擊戰。
此次戰役是毛主席黨中央和西北野戰軍主動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沉重打擊了蔣介石嫡系胡宗南美式裝備集團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陜北解放區軍民的斗志。
彭德懷如張飛一樣的猛將而著稱,善于打硬仗猛仗而著名,粗中有細也善于打巧仗,隨后還有羊馬河蟠龍伏擊戰的偉大勝利,更有以少勝多解放大西北赫赫戰功。
習仲勛善于做地方工作,善于做黨群工作,善于把黨的方針政策實事求是具體化,是共產黨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人。他出生于陜中,主要革命生涯在陜北,了解陜北,熟悉情況,為大軍及時籌集糧草功不可沒,與外來的彭德懷是最佳的搭檔。
毛主席“轉戰陜北,運籌帷幄于山峁溝壑之間,決勝千里于江河湖海之外,使中國人民革命戰爭達到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和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如果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的轉折點,那么轉戰陜北則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轉戰千里,中共中央在陜北由被動轉為主動,全國戰局由防御轉為進攻,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之基”。 (《轉戰陜北 鎖定天下 》 石仲泉020年01月21日北京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