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有一條消息最近走紅網絡:“江蘇鎮江:DeepSeek單日處理量等于全市公務員10年工作量”。消息發布者在醒目的地方,還專門附上一個提示:“工作人員:公務員應該不會失業”。這條消息引發了我跟朋友們的討論,撮錄如下,并插入我的評語,供大家一哂。
一、誰最革命?
趙磊:“我多年前就撰文警告,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工作,但它卻不能代替人類消費[1]。這里,我再重復一下我之前的警告:在唯物史觀看來,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F在的生產力已經進入機器人時代,可生產關系卻仍處于‘前機器人時代’。如此下去,必然導致馬克思所說的‘社會革命’。我們不仿拭目以待【得意】。”
拉拉:“我信”。
教授G:“把生產力說成是最革命的因素,這是典型的唯生產力論!難道生產關系革命就不重要了嗎?”
——作者評:教授G大概忘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說過:“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毛主席對此做了通俗的解讀:“生產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總是要革命的。生產力有兩項,一項是人,一項是工具。工具是人創造的。工具要革命,它會通過人來講話,通過勞動者來講話,破壞舊的生產關系,破壞舊的社會關系。”[2]
趙磊:“作為當代新質生產力的領頭羊,AI的革命對象是阻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生產關系,以及那些繼續維護舊的生產關系的既得利益者。那么AI的革命主體是誰呢?當然不是機器本身,而是那些在舊的生產關系下無以生存的廣大人民群眾。”
教授G:“可是我看到的,并不是AI正在革舊的生產關系的命,而是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被AI排擠出勞動過程之外,被生產力的發展革了命……”
趙磊:“當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被AI取代,當越來越多的勞動者無所事事且難以生存下去的時候,請問,舊的生產關系還能維持下去嗎?”
——作者評:答案就在人類的歷史之中。當然,如果被排擠出勞動過程的人將自己的遭遇歸咎于AI,而不是歸咎于舊的生產關系,于是將斗爭矛頭指向AI,那么很抱歉,這樣的人也必將成為AI的革命對象。
二、誰廢掉誰?
云先生:“關于Al,有一個視頻,我刪了。那個視頻說:Al只能利用已有的材料編輯寫作,它不能創新。Al產生在漢代,只能寫漢賦,寫不出唐詩。產生在唐朝,寫不出宋詞。”
——作者評:沒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產生在今天的DeepSeek,寫出了李白的詩和辛棄疾的詞;而產生在唐朝的李白,多半是寫不出辛棄疾的宋詞來的。
趙磊:“我最近也看見一個視頻,著名‘網紅教授’嘲諷機器人,用極為不屑的口氣說:‘去搞人工機器人?哦喲拿杯子,你ma機械手,人早就能拿了!”
——作者評:這位教授的意思是說,我們人類有手有腳,搞么子機器人嘛,整啥子機械手嘛?莫說原始人用不著機器人拿杯子,難道漢代唐代的中國人沒有機械手,就不會拿杯子了嗎?簡直是吃飽了撐的!
公務員K:“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不可思議【呲牙】”。
趙磊:“這位教授之前的很多觀點,我是贊同的。但是,他對機器人的不屑,我是不以為然的?,F在很多人對機器人的認知,就像晚清時期抵制火車的顢頇遺老,說什么:‘沒有火車,難道我們從此就不走路了嗎?你的腿是拿來干什么的?你家的馬車是拿來干什么的?’還有更奇葩的:‘火車破壞了風水,鐵路挖斷了龍脈,我大清江山怎么辦?’”
——作者評:恕我直言,沒想到當代新質生產力這么厲害,居然把很多有洞見的教授都給直接廢了【吃瓜】。
三、只能仿古?
云先生:“Al橫空,文科將滅?今有智能造物,名曰DeepSeek,吞吐八荒典籍,縱橫千年辭章。解讀李杜詩,不過毫秒;復制韓柳文僅需彈指!擬相如之賦,七步未竟而千章成,仿太白之詩,杯酒未盡而百篇出!吐納間,《滕王閣序》,已成文于屏;俯仰間,《岳陽樓記》已批量生產。聞者無不驚詫,或仰天長嘆曰:文人墨客之途,已山窮水盡!寫文創作之事,已窮途末路!甚有急功者已令子女棄文而從理。猶如見青銅器而毀龜甲,睹宣紙出而焚竹簡,竊以為,此誠夏蟲語冰之見!諸君且聽:吾觀Al,雖可瞬息成文,終是既有體裁,風格,文字之重新組合??善贫豢闪?,可仿而不可創。若Al生于漢,終日聞漢賦,可演化寫出唐詩之格律氣韻否?若Al生于唐,未曾見宋詞之淺酌低唱,可自行寫出大宋詞章之風華否?若不仿古人風格名篇,可寫出開新之大作否?……”
——作者評:我有理由懷疑,云先生銳評AI的這些詞兒,就是DeepSeek自己整出來的。
趙磊:“人工智能科學家正在為一件事情傷腦筋:DeepSeek居然會自己編故事,即:真實世界現在還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DS居然會憑空編造出來!人工智能科學家將AI的這種能力,稱之為‘AI的幻覺’。”
趙磊:“所謂幻覺,也就是撒謊。這種行為并非人類事先賦予AI的,也不是人類想要的結果,而是AI‘主觀臆造’出來的。你把它叫做AI的‘自做多情’,‘自做聰明’,‘自做主張’,‘自以為是’……怎么都行。”
趙磊:“撒謊肯定不好,而且是大大的不好。但是,不管人類喜不喜歡AI的臆造能力,請問云先生:倘若AI撒謊并非‘仿古人風格名篇’而來,那么這是不是AI的‘開新之大作’?”
四、不會預知?
云先生:“Al有強大的功能,但不是萬能的。它不知道某一分某一秒澤連斯基同志與普京同志各自在想什么,也不知一枚導彈出去會炸死張三還是李四。也不知俄烏雙方下一步作戰計劃是什么。它寫不出某一單位幾百員工每個人的思想狀況,寫不出某個單位今年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務。它提不出振興經濟的有效方案,最近還是中央召集民營企業家開會來研究振興經濟。Al不知道十年前馬航飛機在什么地方失事。也不會預知某一罪犯會開車撞人。人才是萬物之尺度,以有情心馭無情器者,唯人也。”
——作者評:上面這些詞兒是不是DeepSeek整出來的?存疑。
趙磊:“只有上帝才是萬能的。悲催的是,對于不是萬能的AI,作為‘萬物尺度’的人工智能科學家正在絞盡腦汁,琢磨著如何才能消除‘AI的幻覺’,也就是要千方百計地阻止AI寫出‘開新之大作’來【壞笑】。”
拉拉:“螳臂擋車”。
拉拉:“我剛才讓DS用蘇軾《定風波》的風格作一首秋天的詞。18秒后它作了全方位的分析解讀,然后作了《定風波·秋懷》:獨向空山踏葉行,西風吹鬢暮寒生。萬壑松聲煙水冷,孤影,半竿斜照鷺飛輕。莫問浮沉多少事,微醉,笑看人間萬事輕。歸去何須名姓,心靜,一江秋色共潮平。”
拉拉:“我要瘋了【抓狂】太牛了【擦汗】。”
趙磊:“Al當然不是萬能的??墒侨绻萍及l展下去,AI會不會有一天能夠科學破解馬航飛機失事的原因,甚至準確預測并提醒人類避開各種天災人禍呢?事實上,AI的預測功能已經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展示出來。所以,你說‘不會預知’,恐怕沒人相信吧?比如,最近天文科學家發出‘小行星撞地球’的預警,請問,你能說‘不會預知’么?”
云先生:“Al發展下去,有可能破解,以后的事,現在也說不準。”
趙磊:“【呲牙】【握手】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一切皆有可能”。
五、生存還是毀滅?
教授L:“轉發一條評論:劉強東將改變整個中國社會!!!很多人以為京東僅僅對美團有沖擊,其實京東將影響整個社會體系。一旦低學歷者也能獲得體面的社保,也能有一份大幾千、能養家的工作,教育將不再內卷。京東起了帶頭作用,美團也不得不跟上,其他行業也將會起連鎖反應。我們都知道,發達國家人工很貴,即使是清潔工,收入也并不比白領低。京東這一步,將推動整個社會向發達國家更進一步。”
教授M:“本是同根生,何必裝高深【破涕為笑】,挺好的”。
公務員D:“省內部分政務系統也開始布置DS政務應用環境了,對接需報備。不過沒東部地區那么快,這邊還是很謹慎,不同地區對待新的生產力還是存在差異”。
教授L:“人類將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設限,自我毀滅階段”。
——作者評: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人類永恒的問題。
六、憑啥樂觀?
公務員K:“社會的巨大混亂快來了,這是肯定的。我們之前都討論過。”
趙磊:“我能肯定的,是‘也許’;因為還有另一個也許……不跟你打睹”。
公務員K:“我就是要‘肯定’,為啥子?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年輕人滿大街都找不到工作,卻還要堅持yan退的時代。如果,叫停了yan退,我才相信‘也許’”。
公務員K:“你寫的那篇討論yan退的文章,為啥剛發出來就被刪掉了?”
趙磊:“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掉。”
——作者評:如果人類不想自我毀滅,那就必須變革舊的生產關系,用“一個人的工作N個人做”的社會主義就業邏輯,取代“N個人的工作一個人做”的資本主義就業邏輯。不論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系,變革總是被逼出來的。所以坦率說,我看好AI時代的未來。
注釋:
[1] 趙磊,趙曉磊:《AI正在危及人類的就業機會嗎?》載《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7年第11期。
[2] 馬克思、毛澤東對于生產力革命性質的論述,請參:趙磊,趙曉磊:《唯物史觀何以被遮蔽》,載《江漢論壇》2021年第7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