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中國的加息會走在美國前面
——元月24日在上海投資人座談會上的演講摘要
上周的股市反應過度,只是傳聞加息就連續兩天大跌,周五尾盤在銀行股的帶動下才把指數拉起來,但是,絕大多數投資人已經失去信心。其實,我前兩天就在博客當中指出,央行根本不可能在元月份加息,道理很簡單,央行加息的依據是CPI指數,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CPI為1.9%,盡管環比增加1.3%,但是,如果加息,那CPI要超過2%才會加的。
不管這個1.9的CPI是如何做出來的,只是向市場傳達了一種不會加息的信息,表明管理層不想這么快加息。去年12月份的通貨膨脹無疑是非常嚴重的,我查了一下中國30年來三次通貨膨脹的全部資料,CPI一個月上漲1.3%已經預示將爆發惡性通脹。
第一次是1985年的通貨膨脹。當時的情形是,1979年至1980年我國兩年財政赤字都達170億元以上,國家不得不增發貨幣130億元來彌補國庫虧損。1980年底,全國市場貨幣流通量比1978年增長63.3%,大大超過同期工農業生產總值增長16.6%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37.3%的幅度,自然引發了改革開放 后的第一次通貨膨脹,使商品價上漲率達到波峰的6%,已經到了經濟危機的臨界點。但是,CPI環比增長1.3%的時候也很少。
第二次是1988年的大通脹。當是的情形是,1987年底貨幣供應量達到1454億元,比1983年增加925億元,增幅為174%。這是因為工資改革、職稱評定及隨之而來的基本建設 投資的大規模升溫,和鄉鎮企業以銀行信貸形式大批上馬,導致了市場對貨幣的大量需求。央行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和推行大額面鈔的方式,應對了過熱經濟對貨幣 量的需求,卻導致了一輪新的通貨膨脹。這一輪通脹引發了1989年中國社會的大變局。
第三次1995年的大通脹。當時的情形是,銀行信貸規模一再擴大,地方政府大搞開發區開發和房地產業。開發過熱,項目虛增,使許多生產資料價格上升40%。為了維持正常經營,許多企業,包括集體、私營企業,都不得不靠“三角債”來維持局面。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幅均達35%以上,直接導致當期或稍后時期物價水平的普遍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這一輪通脹導致中國經濟調整持續到1999年,前后經歷了6年。
2010年爆發的通貨膨脹與前三次不同,這一次是面對普通城市居民的惡性通脹,這種通脹是一種熊市通脹,這種通脹是一種定向通脹。從來也沒有哪個國家出現這么無恥的通貨通脹。為什么是熊市通脹,是定向通脹呢?這個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實體經濟并沒有復蘇,大量的普通城市居民,包括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薪資水平在下降,找工作都很困難,還談什么增加收入呢?
為什么又是定向的通脹呢?因為這一次通貨膨脹,是在資產泡沫大量衍生后爆發的,一部分人在資產泡沫中享受到財富的增值,只要資產泡沫沒有破滅,這一部分人投機所獲得的財富完全跑過了CPI。比方說,我們這里很多是做股票的,股指從1667點開始上漲,最高上探3478點,翻了一倍多,就是,回調到3200點上下方,一般投資人獲利也比較豐厚,但是,這是在法制體系下的正常獲利。
還有一種不正常獲利的就是,在官商勾結進行壟斷的背景下的炒樓行為,這也是全人類最無恥的行為之一。中國是公有制的國家,老百姓沒有辦法只能依靠政府解決住房問題,但是,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和開發商一起炒買炒賣哄抬房價,逼著老百姓幾代人湊錢去交一個首付買房子,所有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在為樓市無恥的投機行為大開綠燈,導致了中國30年罪惡性的全國性的房價泡沫大面積衍生。形成了有錢的就越有錢,即將開始那種沒錢的就沒辦法生活的惡性通脹。
這種通脹的成因與貨幣發行有關。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60.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增幅同比加快9.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22.0萬億元,增長32.4%,加快23.3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M0)38246億元,增長11.8%,回落0.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0.0萬億元,比年初增加9.6萬億元,同比多增4.7萬億元。
大家一定知道,M227.7%的增長意味著什么?美國國會為M2的增長是專門立法的,上限為5%,也就是說,美聯儲的M2增長超過5%,美聯儲的主席就要滾蛋,就要承擔責任。中國200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對M2的上限為17%,你現在超過10.7%了,誰來承擔責任?難道央行行長面對廣大城市居民在即將發生的惡性通貨膨脹下的掙扎,就可以無動于衷嗎?我相信即使老百姓答應了,歷史也不會答應。
加息是一定的,首次加息也可能選擇的是不對稱加息,也就是存款利率不變,貸款利率上調,幅度估計是27個基點。而美國是經濟正在復蘇,美國多家大銀行昨日報告,其信用卡、抵押貸款和其它類型貸款的虧損程度正在減輕,這為美國消費者正在走出衰退提供了證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富國銀行(Wells Fargo)和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等多家銀行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由于政府巨額刺激帶動了經濟復蘇。
自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各銀行已損失巨額美元。衰退導致負債過度的美國人拖欠各類債務,包括信用卡、抵押貸款和房屋凈值貸款。所以,消費者走出衰退,也是經濟好轉的信號之一。但是,美國沒有發生CPI月度1.3%的環比上漲,因此,美國的加息不會這么快,預期將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以后開始加息。而中國的加息,時間節點可能會在一季度數據出來前后,因為,今年元月數據出來,正好是春節前,加息沒有意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