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月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表現活躍,以黃金、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連筆者7月13日在上海演講時推介過的天膠期貨、鄭糖期貨都在飆升一輪后,再度從回落走勢中強勢回升。
但是,這都是表象,在這種貌似熱鬧的各自表演中,其中核心要素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元——十月后的美元指數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不僅中止了反彈,而且疊創新低,大有直奔08年3月的70最低點之勢。
于是,黃金率先飆漲且創出新高,竟比筆者在7月28日向朋友們推介時漲了近140美元。而且,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說我在9月4日的《贏家大道》一文里戲稱其當時的突破性走勢為“拋開美元鬧革命”的話,那么黃金在我們的“黃金假期”前后的表現便和美元密切相連了。可以說,黃金期貨的這種走勢代表了所有大宗商品近期走勢的原動力,即不是需求增加,而是美元走軟。
甚至,美元的走勢還影響到了道瓊斯指數的走勢,也就是說,在我看來,近期美股走勢的強勁動力源除了部分上市公司業績有所恢復外,其實更多的也來自其以美元計價的“蹺蹺板效應”。因為大家都明白,高盛、蘋果等等上市公司業績之所以增長了,主因還是去年的基數太低,而且美國政府還迫于壓力調整了會計規則。更不用說,高盛、摩根大通的收益中很大一塊是來自于經濟衰退后的金融投機收益了。當然,從市場治理角度看,美國政府倒是也沒閑著,其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雖不能稱之為迅疾,但相比于我國只側重于釋放流動性、維護高房價,已經又走到了全球前列。
到此為止,我們便看到了市場博弈的核心,這個核心便是美元。因為美元便是美國,便是美國的政策導向,便是美國的命運。而把這一博弈延伸到中國,便是人民幣的走向和中國的外貿。可以說,中國、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的命運也和美元密切相關。事實上,中國樓市之所以在經歷了“金七月”后還能勉強維持,除了央企拼命制造地王托市外,主要便得益于美元的欲振乏力還沒導致資金從中國大幅撤離。
中國股市也一樣,除了因為創業板的粉飾需求暫時緩解了下跌之外,得益于美元走勢的房產股和有色股的止跌回升也是重要原因,否則,大盤早已瀉至2300一線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意圖逼迫人民幣升值的美元拯救了中國股樓二市,是貿易保護需求維持著股樓二市,而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經濟復蘇”。因為從9月央企利潤環比下滑、第二產業電力需求的相對疲弱以及以“國進民退”為表現特征的民間投資式微便可看出,經濟復蘇步履沉重,復蘇的“信心”反倒是苦苦支撐局面的大旗了——真能長久地“虛則實之”么?
可以看出,雖然“率先復蘇”在中國喊得最響,我國的經濟數據也看上去很美,但復蘇的關鍵樞紐卻在美元,在美國,在大洋彼岸的歐美。相反,就像中國經濟對房子的“投資性依賴”太強一樣,中國的復蘇進程也很大程度上難以走出“獨立行情”。
也正因如此,對中國而言,目前最迫切的任務理應不是什么“保8”或維持數字繁榮,而是調整經濟和分配結構,像巴西那樣還富于民,還富于占據人口絕大多數的基層百姓,從制度變革上入手扭轉目前看美元臉色行事的被動局面。
否則,一俟美國政府走出衰退,美元走強,資金回流美國,則中國股樓二市的泡沫便無法維持,中國經濟復蘇步伐也便可能戛然而止,就像A股目前靠“創業”拼力維系出的“秋老虎行情”一樣。
注:“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熱天氣,持續日數約7-15天。這種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