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元險資入房市應慎重
將于10月1日實施的新《保險法》明確規定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相關細則也將隨之出臺,保險資金進入樓市的腳步越來越快。據業界保守估算,屆時可能有超過2000億元左右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9月29日《經濟參考報》)。
保險資金投向一直是一個爭論非常多的問題。目前,我國保險資金投向面窄、險資盈利渠道少是一個突出問題。新《保險法》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對保險企業來說是福音、是機會。但是,在目前不動產市場特別是房市如此混亂,不確定性如此強,渾水被攪的越來越渾情況下,保險資金進去攪混水,筆者認為不是上策。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是一個失衡、亂象叢生的市場。失衡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造成宏觀經濟的失衡。由于對房地產業管理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房地產行業畸形發展,成為暴利、高稅收行業,成為對地方GDP貢獻最大的行業。結果造成這樣一些現象:社會資本都一窩蜂風向房市涌來,一方面吸食了其他行業發展急需的資金,另一方面把經濟金融風險過度集中在了房地產行業。同時,由于房地產對GDP、稅收貢獻占比較大,使得地方政府在對整個經濟重視程度上也出現失衡。其次是造成房地產行業自身失衡,表現在:住房開發暴利高過了寫字樓、商用房開發的利潤,住房價格高過了商用房、寫字樓甚至門面房的價格。這是一個極為不正常的現象,也是一個畸形失衡狀況。
亂象叢生主要表現在,高房價成了癌癥,地王不斷被刷新,一系列監管措施形同虛設,軟的比面條還軟。房市由過去的高房價、暴利、囤地、捂盤惜售、銷售欺詐等,發展到現在房屋質量事故不斷,連一個工程質量都成了問題。
在如此失衡、亂象叢生情況下,2000多億保險資金入房市必須慎重。如果進入寫字樓、商用房領域,目前,明顯沒有住房開發賺錢;如果進入住房開發,那么,必將使得房價越來越高,“地王”加速刷新,金融風險在增大,最終使得2000億元險資出現巨大風險。同時,使得宏觀經濟、房地產業本身失衡加劇。
筆者欣賞中國人保集團總裁吳焰的理性冷靜觀點:“在風險和收益權衡可控的情況下,不動產投資是保險資金一個很好的新型投資渠道,我們尤其看好其中經濟適用房的投資。”因此,保險資金投資不能只關注短期的暴利,而應著眼于長期穩定的收益預期,并力求對社會有所回饋,經濟適用房投資恰好符合這兩方面要求。
筆者希望,保險資金投資決策掌舵人經得起住房短期投機暴利的考驗,不為誘惑所動,不在當前住房市場里攪混水,不對高房價推波助瀾,不給高燒的樓市澆油,從宏觀經濟大局出發,從民生利益出現,確保險資投資安全。
新聞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9/29/content_12123788.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