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dsvt.html
牛刀:中國社會要追究放開二套房貸的主謀
銀監會終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按揭貸款風險管理的通知》,首次公開承認:房地產信貸尤其是按揭貸款業務中諸如“假按揭”、“假首付”、“假房價”、“二套房貸”標準放寬等問題也開始有所暴露。許多經濟學家和有識之士奮勇揭露的樓市真相,終于得到官方的確認,得到了中國社會的大力支持和熱情響應。
一個沒有公平、缺乏正義、充滿欺詐的市場是不可能有效率的。在中國目前的住房制度與體系之下,因為沒有開征住宅持有稅,二套房貸首付四成就成了唯一的體現市場微弱的公平的一個保證,也成了銀行抵御風險的一條十分脆弱的底線,然而,今年上半年不知是什么勢力輕易越過這條底線,制造了2009年上半年中國樓市的許多驚天騙局。
銀行在中國來講,其實就是所有人民幣持幣人共同的銀行。中國的銀行迄今為止并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銀行為私有,因此,銀行的信托責任不僅僅只是為投資人所創建,而是為所有消費者所共享。沖破二套房貸底線,以住房按揭的形式,騙取銀行貸款,其實是對所有消費者的犯罪,其主謀應該受到追究。
究竟是誰擅自放開二套房貸,導致炒買炒賣投機成風的問題,怕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銀監會通知說:堅持重點支持借款人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貸款需求,嚴格遵守第二套房貸的有關政策不動搖。要堅持貸款標準,嚴格借款人資格審查,審慎評估借款人風險,確定合理的貸款利率。不得以征信系統未聯網、異地購房難調查等為由放棄“二套房貸”政策約束,不得自行解釋“二套房貸”認定標準,不得以任何手段變相降低首付款的比例成數。這個內容從側面印證了銀行的風險是多么嚴重。
就這么一個二套房貸首付四成的擅自放開,導致寶貴的貨幣流進私人的腰包。從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來分析,在7.35萬億新增貸款中,有將近2萬億流進樓市,許多新增貸款沒有在振興經濟促進就業上發揮作用,卻反而掏干了實體企業的資金,全部用于炒樓之中。央行冒著貨幣貶值的風險,難道僅僅就只是為了讓銀行的貸款變成首付,讓已經占有大量住房的人十幾套幾十套的買,讓投機炒家把房價炒高一點?這樣能夠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嗎?顯然不可能。
就這樣,花了如此巨大的代價,新增了這么多的貸款,經濟振興的苗頭還沒看見,資產價格已經空漲,泡沫大面積衍生,回過頭來,中國社會將要為這一輪房價的暴漲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僅僅只是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還有政府的誠信。這一輪房價的暴漲不僅僅加劇金融風險,更重要的是撼動了住房的民生價值體系,引發了社會的動蕩。
追究擅自放開二套房貸的主謀,是遲早的事,即使市場不去追究,中央政府在合適的時候也會追究,因為如果中央政府不追究,那就表示是中央政府默認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為中央政府從來就沒有說過要放開二套房貸,也從來沒有說過中國各大城市的住宅就是為了炒買炒賣的,更沒有說過城市居民都不需要購買商品住宅,而任商品住宅去掏干中國商業銀行的資金?那還叫什么住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dtaf.html
牛刀:這一輪房價怎么漲上來就怎么跌下去
昨天晚上參加上海東方衛視大型財經節目“頭腦風暴”,與北航經濟學教授王福重、申銀萬國證劵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華廈時報》總編輯水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財經專欄作家葉檀、知錢俱樂部CEO向貴成等知名經濟學家一起探討通貨膨脹對個人資產的影響。零點集團董事長袁岳擔任主持。
節目做了兩個多小時,大家談了很多問題,因節目將通過上海東方衛視向全球播出,我屆時將在博客上貼出視頻,所以不在這里談節目內容,只談個人意見以及在節目中的主要觀點。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副院長王一鳴在央視解讀宏觀經濟數據時很溫和,但是像我一樣對樓市的非理性繁榮流露出深深的擔憂:樓市的迅速回升,讓人們增強了這種經濟向上走的樂觀的預期,同時也令人很擔憂。在固定資產投資里面,大概1/5是房地產的投資,所以我們說,樓市的回升,是穩定投資也就是說穩定我們現在經濟回升的一個基本動力,應該說是起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最近幾個天價圈地,雖然是市場行為,但非理性的繁榮往往帶來滅頂之災。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回升是一個穩定的,緩慢的回升,而不是一種突然間的一個變化。
王一鳴當然不好談房價,但是,他所指的“突然間的一個變化”就是房價的暴跌。我們要防止房價的暴跌,但是既然暴漲了,就一定會暴跌,這是沒有人能夠阻止的。很多人在中國經濟的穩定回升中,忽視了中國宏觀經濟的架構已經傾覆,三駕馬車已經徹底垮塌的基本現實,明明走進了一個漫長的調整通道,卻偏在鼓吹見底回升,這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指引是一個誤導。
近十年來,中國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一直是這樣一種基本架構,消費占40%左右、投資占30%左右、出口占30%左右,盡管有所變化,但是不是很明顯。而2009年上半年,我們看見的是一副什么樣的圖景呢?投資占87.6%,消費占53.4%,出口是負41%,看看這個剛剛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說中國經濟開始見底回升呢?在這個數據的統計口徑上,原先房地產一直統計在投資中,占比約為10%,但是這一次在不告知公眾的情況下,悄悄統計在消費中,否則,按過去口徑投資實際上占比是97.6%,換一句話說,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完全是貨幣因素,這種增長怎么可能持續呢?
還要助漲房價,還要炒作地王,這是在將中國經濟往死路上逼。發達國家在宏觀經濟的架構中,消費一般在70%左右,投資和出口各占15%左右,這是一個極其穩定長期繁榮的架構。發到國家的經濟不可能不會出現危機,但是因為這種穩固的架構,在經濟危機時代,基本民生沒有受到影響,這種基本民生并不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民眾在經濟危機時期一樣體面的生活,一樣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把央企的股份奉送給全體國民,讓大家擁有長期的財富。在貨幣供應量如此巨大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收縮無效的投資,把錢分給年滿十八歲的公民,讓大家來消費,因為經濟的規律就是四個字:生產、消費。只有消費才能促進生產,只有生產才能促進就業,只有良好的就業才能推進消費,周而復始,構成中國經濟穩定繁榮的穩固基石。貨幣政策,應該符合經濟規律,并為經濟發展服務,而不是讓經濟發展來服從于貨幣政策。
這一輪房價的上漲主要是貨幣因素。許多不知情的民眾認為人民幣為大幅縮水,紛紛拿出積蓄買房避險,卻不知道,實際上是無險可避。昨天的宏觀經濟數據告訴我們,CPI已經連續5個月為負增長,拋開PPI不談,誰又能保證7月份不是負增長呢?因為解決通縮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消滅過剩的產能,靠拉動房價地價能消滅過剩的產能嗎?無論誰來回答,都是兩個字:不能。
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是糧食豬肉價格的上漲,糧食和豬肉占通貨膨脹發生的價格因素為32%,其中,糧食占比為25%。中國今年夏糧豐收,全年糧食生產突破1650萬噸幾成定局,我們還有500萬噸的糧食儲備,中國目前只要控制生物原料產業,不讓工業生產與人爭食,就能穩定糧食價格,從而穩定豬肉價格。換一句話說,今年夏糧豐收宣告了通貨膨脹短期內不是不會惡化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會發生。
剩下的問題,只有資產價格暴漲的問題。股票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投機性的市場,從國家政策來看,維持股票市場的上漲的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化。而房價正在面臨空轉的問題,住房問題首先是一個民生問題,房子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在市場的作用下,為了規避銀行風險,二套房貸首付四成的政策已經是箭在弦上,房價由此將開始調整,而這一輪的調整可能不會像2007年927之后的調整那么簡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dt33.html
牛刀:戳穿李曉超司長的彌天大謊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司長說,上半年在GDP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第二是投資,我們通常叫資本形成總額,資本形成總額不完全是固定資產投資,還包括庫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第三是國外需求,通常專業語言叫“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負41%,下拉GDP增長負2.9個百分點。
這個數據是非常好看的。因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而消費不足,而現在消費占53.4%,中國普通民眾一下有錢了?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再來分析消費的構成,結果是把今年上半年的房地產計入了消費之中。剔除房地產對GDP貢獻的10%,實際消費只有43.4%,根本沒有增長。而投資對GDP的貢獻占了一大半。
中國的房地產在宏觀經濟的數據統計中一直是計入投資之中的,為什么在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中計入了消費?李曉超司長有必要解釋這個問題。因為從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出發,收入沒有增長,消費不可能提高。家電下鄉之類的活動,不可能帶動整個消費的增長。今年上半年除了房地產瘋漲之外,普通民眾沒有看見自己消費的增加,全國消費哪來的增長?這不是修改統計口徑的行為,而是在蒙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