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倪光南:聯想起家于“所辦公司”還是“柳辦公司”

倪光南 · 2009-09-05 · 來源:烏有之鄉
聯想之路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聯想從“所辦公司”——計算所公司起家

    最近中科院轉讓聯想股權一事,激發起許多人的好奇心:聯想不是民營企業家柳傳志創辦的民營企業嗎?怎么中科院卻變成了大股東呢?

這些年聯想關于起家的宣傳已將聯想描繪成柳傳志個人創辦的企業。例如3月22日,柳傳志本人就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動員大會上宣稱:“20年前,我走出研究所,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一間20平米大的傳達室創辦了聯想”。現在媒體上的無數宣傳基本上都是按柳傳志這“36字”的調子。

為了說明這“36字”是虛假宣傳,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聯想公司最早的“官方文件”——第一個公司手冊和第一個產品目錄。

    1985年初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手冊”寫道:“我公司成立于1984年11月,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開辦的實體公司,全權代表本所開展對外業務服務。公司的宗旨是: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經辦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開發業務,加速科研成果的技術轉移”。1985年5月的“產品目錄”列出了以“LX-PC多功能聯想式漢卡”為首的29項,全是計算所的科技成果。由此,人們可以了解聯想創業的關鍵事實:

企業名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創辦者:中科院計算所;

企業性質:全民所有制;

創立時間:1984年11月;

企業宗旨:轉化計算所科技成果。

在后來多年的公司手冊上,這些重要信息都沒有變化。例如1987年手冊重申公司是“計算所辦的公司”,是“作為計算所的窗口”,并提出了“實行科研、試制、生產、經營一條龍”。1990年提出了“技、工、貿一體化”。1992年后又發展為“技、工、貿、服務一體化”。這表明公司在創業中,逐步確立了“技工貿一體化”的經營方針。在1988年手冊上有公司領導人的照片,按地位排列是:董事長曾茂朝(所長兼),前任總經理王樹和,總經理柳傳志,總工倪光南等等。這樣,可知公司的董事長和首任總經理都不是柳傳志。

1988年,公司拳頭產品聯想式漢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申報書表明,其產權屬于計算所,在創業頭三年(1985.4 - 1987.12),漢卡為公司創造了1237.5萬元利潤(包括退稅)。1989年11月14日,計算所公司改名為聯想集團,并由“所辦公司”升級為“院辦公司”。柳傳志在成立大會上宣稱:“聯想集團以開發成功聯想漢字系統起家并由此而得名”。

要害是誰創辦了聯想?

    由此可見,柳傳志的“36字”在以下方面修改了歷史:

企業名稱:聯想從計算所公司改名而來的事實被回避了;

創辦者:“計算所”變成了“柳傳志”,“所辦公司”變成了“柳辦公司”;

企業性質:“國營企業”變成了“民營企業”,柳傳志也從“國有經理人”變成了“民營企業家”;

宗旨:從“轉化計算所科技成果”變成了“個人下海”;

領導職位:柳傳志從“第二任總經理”變成了創業領頭人;

起家主要產品:聯想式漢卡被回避了;

近年來,聯想關于起家的宣傳基本上都是這“36字”的翻版,突出了“柳傳志帶領11人”、“20萬元”、“一間傳達室”、“貿工技”等等,要害是將聯想的創辦者從“計算所”換成“柳傳志”。

“溫水煮青蛙”

客觀說來,聯想起家宣傳還是很成功的,這可能要歸功于“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請看他們是如何修正聯想起家史的:

1988年的公司簡介第四段加入了“經過三年的艱苦奮戰,由20萬元的創辦費發展到八七年經營額七千萬元;由十一人起家發展為擁有二百二十多人的高科技開發經營隊伍”。這在公司創業史中首先引入了“20萬元”和“11人”的概念。不過當時連公關部都沒有領會其中的深意,在1988年底的宣傳手冊上,按照“胡傳奎”模式,將公司起家說成:“公司創辦四年,從小變大了。十幾個人變成了三百多”。當然,這種“錯誤”以后沒有再出現,此后直到1995年的手冊,“20萬元”和“11人”越來越突出了。

    1996年:公司簡介變成了“聯想集團創建于1984年11月”,“由中科院計算所11名科技人員以20萬元人民幣投資創辦而成”,這時,“計算所”創辦者地位已被“11人”所頂替。

    1998年:公司簡介為:“聯想集團公司是一家以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計算機設備及其相關產品為主、貿工技一體、信息產業領域內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公司”。這時,“技工貿一體化”的方針已被”貿工技一體”所頂替。

……

這樣,經過十多年的精心策劃、逐步演變,“柳傳志”終于取代“計算所”成為聯想的創辦人,聯想從“所辦公司”起家變成了從“柳辦公司”起家.

企業創始人問題

計算所公司作為改革開放下,科技體制改革的產物,除創辦單位計算所外,也許可以承認一些創始人,但這應當有令人信服的依據,比如根據貢獻、職務、進入公司的時間等等進行綜合評估。

計算所公司當年并沒有舉行任何成立儀式,而且加入公司既不需要轉人事關系,也不需要挪工作場所——仍在計算所里。公司中歷來沒有劃過線,將人員分成“創始人”、“非創始人”。如上所述,“11人”概念是1988年手冊才出現的,從未在領導層中討論過。

即使今天聯想將這“11人”抬高到頂替“計算所”的創始人地位,這“11人”也沒有享受到真正創始人的待遇,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都是誰,其中離開公司的早被遺忘了,還沒有離開的也沒有多分股份。而且“、這“11人”只有“匿名權”,連王樹和都要把“第一人”的名分讓出來給柳傳志頂替。他們充其量只是“虛擬創始人”,是柳傳志要取代計算所做聯想“唯一創始人”的一個“托”而已。

大股東的寬容

在聯想“煮青蛙”式的起家宣傳過程中,大股東的寬容客觀上助長了這種行為。

當柳傳志在那次大會上發表這“36字”時,主管公司的中科院某局長正在臺上聽著。他發言時雖然指出,“上世紀80年代,……中科院又率先實行‘一院兩制’的運行體制,以自主知識產權出資參股,成立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表明當時的“所辦(或院辦)公司”是實行“一院兩制”的運行體制的產物,不同于科技人員自發下海辦的公司,但他并沒有正面反駁這“36字”。

大股東的寬容還表現在:為了提高柳傳志的聲譽,竟任命他這樣一個畢業后只做了幾年科研輔助工作的人去當中國計算機領域最大的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并讓一個不要技術、主張“貿工技”的聯想公司去管計算所,這就是全國聞名的“兒子管老子”。柳傳志當上所長后不管科研,計算所每況愈下,最后只好由李國杰院士接替所長,計算所才重新興旺起來。1997年,大股東又將屬于計算所的、中關村核心地帶的8萬平米科研用地交給聯想去經營房地產,辦了“融科置地”,現在成了“聯想控股”利潤的主要來源。

盡管計算所為關愛、培育聯想這個“兒子”,傾注了知識產權、商譽、場地、設備……,甚至全部地皮,但這個“兒子”長大后除了認“老子”的“20萬元”外,其它概不認賬了。

漠視自主知識產權的后果

    為聯想帶來第一桶金的聯想式漢卡是計算所的知識產權。正如中科院局長在上述講話中所指出的,這種知識產權是當時研究院所貫徹“一院二制”、“出資參股”辦高技術企業的主要資產,盡管限于當時歷史條件,在工商注冊中沒有體現出來。

    但是,聯想的宣傳從不承認這一知識產權;聯想“認股權”中也沒有為這一知識產權分一分錢。此外,聯想的宣傳還刻意抹殺這一知識產權,宣稱1985年底,公司通過“搬機箱”、“流大汗”,掙了“70萬元”,再去開發聯想式漢卡,企圖抹殺漢卡是計算所積累了十多年的知識產權的事實。

試問,如果漢卡是用1985年底的利潤去開發的,怎么能在1985年5月就推出漢卡產品呢?另外,當時大學生畢業的工資也只有46元,假如公司員工“搬機箱”也能掙到這樣的工資,那么,當時公司維修部的10幾名員工要掙到這70萬元需要連續“搬機箱”達100多年!實際上,這70萬元正是依靠了聯想式漢卡,使公司贏得了中科院的500臺微機(帶漢卡)的合同所掙來的!

一方面,聯想漠視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聯想又用高價去買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這種方針導致聯想至今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在金融危機中表現出抗風險能力不足。

總之,在聯想25年的今天,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地總結聯想起家的經驗,總結“產學研相結合”的經驗,還聯想起家的本來面目,維護科技體制改革的成果。

  

 

 

  圖1. 最早的公司手冊(1995年初),以計算所主樓作為公司形象,突出了“所辦公司”依托計算所、為計算所轉化成果的宗旨,十多年來公司開發人員都在這棟樓里工作。

 

 圖2. 公司第一個產品目錄(1985.5)列出了以“LX-PC多功能聯想式漢卡”為首的29項,全是計算所的科技成果,并無后來宣傳所說的“旱冰鞋”、“彩電”之類。


圖3. 1987年手冊,封面是以計算所車庫改造的公司門市,重申公司是“計算所辦的公司”,是“作為計算所的窗口”。

 

 

 圖4. 1988年剛當上總經理不久的柳傳志還謙虛地站在“前任總經理”王樹和的邊上,但在后來的宣傳中,王的名字從媒體上消失,柳傳志成了創始帶頭人。


  

 

 圖5.聯想式漢卡的國家獎申報書上記載,“主要完成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頭三年為公司創造利稅1237萬元,說明聯想的第一桶金是用計算所的知識產權創造的。

 

 

 圖6. 1996年手冊在前些年逐步修正公司創業史的基礎上,終于完成了由“11人”+“20萬元”頂替“計算所”作為聯想創辦者的轉變,從此,聯想創業史帶上了“胡傳奎”式的傳奇色彩。


 

 圖7. 獲得計算所80000平米科研用地后,聯想辦了“融科置地”房地產公司,蓋的都是面向跨國公司的高檔樓宇(圖上的A座、C座已建成)。原物主計算所被擠到地皮的邊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東南亞的宿命
  9.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0. 劉繼明|隨想錄(20)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观看 | 色妺妺免费AV在线 | 亚洲另类日本欧美专区 | 欧美一级在线小说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