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于2024年初寒假期間同幾位朋友前往我國西南部某城市的富士康打工,現(xiàn)結合之前寫下的一些總結,重新將其間見聞撰寫成文,有些記憶模糊失真之處還望見諒。希望這篇文章有所價值。
一、主要經(jīng)歷
我們一行幾人的“入職”是在一處科技園中進行的,后面發(fā)現(xiàn)是某某人力資源公司(有很多家這種公司在招工)將我們招聘,再將我們分配到富士康里面進行工作。筆者并沒有深入研究過這樣是不是可以規(guī)避掉一些法律風險。
此次打工歷時一周左右:第一天去辦理入職等手續(xù),第二天為周日,休息一天,第三天領工牌,帶入廠區(qū)進行合同條款的簽約,后由人帶著參觀車間,簡單介紹工作流程和培訓,第四天正式上工,第五六七天繼續(xù)上工(后兩天由白班轉為夜班),第八天辦理離職手續(xù)等。
第一天辦理入職時,我們先交了拍照費15元(有個工作人員拿手機給我們拍照,然后打印出來),然后被告知需要去廠區(qū)辦理工牌,結果在我們出門時就被一個男人叫住說他有車,每人給15元車費帶我們?nèi)S區(qū)(可實際上到廠區(qū)不過兩三公里的路程),并且還交了一通潦草粗糙的體檢的體檢費50元(體檢費在招工時說會退回來,可實際上并沒有)和宿舍鑰匙押金20元,然后我們?nèi)サ怯涖y行卡,會限定使用某行的銀行卡,若沒有可當場辦理(合理懷疑此處為為銀行拉人頭),這一切結束后我們帶著行李去了我們的宿舍某某“青年公寓”,該公寓呈小區(qū)樣式,內(nèi)立一二十棟樓,每棟樓高達一二十層,內(nèi)部宿舍陰暗潮濕,環(huán)境奇差無比,八人住一間,床鋪松垮,近乎散架,有不少工人會在床上躺著吸煙,氣味難聞,地面骯臟不堪,個人物品隨意擺放,混亂不已。后來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整個小區(qū)都居住著工人,早晚會有富士康的班車免費載送工人上下班,但筆者坐過一次后發(fā)現(xiàn)停車點離廠區(qū)仍有一段距離,仍需步行前去。安頓之后,筆者同幾位朋友在周邊轉悠,熟悉一下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此處較為繁華,附近有一兩個較大的商超,人流量較大。
第二天沒有什么可說明的,故略去。
第三天早上,我們和其他人一起早早地等候在廠區(qū)門前,等著人來發(fā)工牌,領到工牌后我們被帶入廠區(qū)的一個“教室”里進行合同條款的簽約。合同條款眾多,令人眼花繚亂。若提前未準備身份證等證件的復印件,可讓現(xiàn)場工作人員代辦,需給打印費,且現(xiàn)場不準備筆,需自己提前購買。后又將我們所有人的身份證扣下了。此時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人員為數(shù)家“人力資源公司”所招,同一家公司的需坐在一起。現(xiàn)場學生和中老年人較多。其間到了中午的飯點,管事的告訴我們先去吃飯,并且下一樓層就有一個食堂,一個小時后再回來。該食堂的價格在當?shù)夭凰愫芸鋸垼埐速|(zhì)量實在不敢恭維。
簽約完成后,由各個車間的負責人過來按名單次序帶走需要的人數(shù),我們一行人被分到了名為“精工”的工種。包含我們一行人在內(nèi)的十余人被一人帶去參觀車間,簡單介紹和培訓了工作流程,這段時間被記為四個工時,完事后解散。
第四天開始正式上工。在開工前,線長將我們召集在一起,說明規(guī)矩。每天在七點半到八點之間進行刷臉打卡,在廠區(qū)的時間為早八點到晚八點(十二個小時),期間中午和傍晚各吃飯休息一個小時,八小時工作制外的兩個小時算作加班,給予時薪而非加班費,晚八點打卡下班。白班如此,夜班反過來。食堂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到了吃飯休息的時間,一部分人先去,半小時后,剩下的人再去。進車間前把手機等物品放在外面的儲物柜里,身上不準攜帶金屬制品,會過安檢。
這四天中,我一共被分配了四個工作,分別為:操機,錄入,看瑕,翻料。我做了一天白班與三天夜班,與白班相比,夜班休息時間更多,監(jiān)管人員更少,工作強度也隨之下降一些,但因違反人體作息規(guī)律,總體來說“資不抵債”。我們處理的商品為蘋果平板的金屬背板。
操機工作,指將一塊較重金屬板放入機器(該機器組成了十二條生產(chǎn)線,每條生產(chǎn)線二十臺機器(十臺機器背對著另外十臺機器),占據(jù)了該車間百分之九十的面積)中,啟動后機器會將金屬板削薄和畫出供零部件組裝所用的“溝壑”,所需體力最多,所需步驟最多,且要認記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較為復雜(并且聽宿舍內(nèi)一大哥說師傅教那些比較難的處理方法也不要學,因為你學會了他們會讓你去做,這樣會讓他們輕松一些);受噪音影響最大,受氣味影響最大,身上容易臟,衣服上難聞的味道難以去除;所需工人最多,專職工人均為男性,年齡在18-50歲之間,絕大多數(shù)為省內(nèi)人;一般為一個人行走在線與線之間的空地之間,負責n線的十臺機器與n+1線的十臺機器;此工作最易摸魚,如坐在車間邊上的橫欄上,如躲在機器與支撐柱之間不易被看見的小角落,但需要提防被線長和老師傅們看見而被喊去叫去繼續(xù)做活,一方面我們是被雇進來的,需要干活,另一方面我們多干活他們就能少干一些。
錄入工作,包括收料(收走加工好拿出來放在旁邊的金屬板)、寫號(做標記)、錄入(掃碼機器刻出的二維碼)、送檢(不知其具體含義,只知道叫作如此)幾部分,較為復雜,我只是被簡單地教了一下,未能實操就被叫走做其他工作去了,但是可以看到,錄入工作需要一定的電腦知識,使這一工作主要由一位較年輕女性負責(送料也是她負責)。
看瑕工作,指在燈光下觀察金屬板有所劃痕等瑕疵(若有即作廢,操機時也會要求輕拿輕放,不許磕碰)因處于整個車間工作里的較尾部,休息時間最少,帶我的一位阿姨的情緒較為煩躁,經(jīng)常說“煩死了,啥時候能做完”和“做快點”,且據(jù)我觀察,每到休息時間,這位阿姨便會拿出一些衣物墊在工作臺上,以便趴著休息。
翻料工作,是指將背板翻過來,并擦一下以便看看有沒有壓傷,再進入下一步的工序,此一步為流水線,速度雖不快,但工作者不能有任何分神打瞌睡的時間,一旦未能將一塊背板完成此工序,整個流水線就會停止。
看瑕與翻料工作均屬于車間入口一側的小流水線的主體工作,面積只占該車間百分之十左右,人員絕大多數(shù)為中年女性,聽口音均為省內(nèi)人。
這幾項流程下來,才算處理好一塊背板,后面會由其他工人裝車運走。
另外,我從錄入、看瑕和翻料的工作中得知物料(金屬板)還有區(qū)別,如WiFi版本和4G版本等,可推知不同“線”的機器是加工不同物料的,送料時也需注意這點。
由上可推知整個車間的工作流程:
送料→操機(加料,換料,處理等)→錄入(收料,錄入,送檢等)→小流水線(檢驗,看瑕,壓印,翻料,裝配送走等)
第八天早上,我和一朋友下了夜班后就去辦理了離職手續(xù),這需要提前三天給一工作人員發(fā)送離職消息。辦理離職的行政人員(一個人負責一個人力資源公司)九點上班,我們到時一大堆人也在等著他們的到來。我們離職時也遇到了阻礙,負責的行政人員嚇唬和刁難我們,說我們沒干滿多少天就離職會收不到工資(實際上多干一天資方和中介就多賺一天的錢),我們搬出勞動法據(jù)理力爭,最終成功離職且收到了工資。
二、收入支出
總體支出約350元,其中有一些沒必要或不至于那么多或應退未退但花出去的費用,如拍照費,車費,體檢費和復印費,總計約100元;平均每日生活支出(主要為三餐飲食、水電和交通費用)為50元。
由此大致可推算一整個月(計30天)的支出約為1600元;而將每日收入計為180元(時薪18元),一周做六休一,一個月算4周的話,那么一個月的工資約為4400元;那么一個工人一個月下來純收入為2800元,一年下來約為30000元。
總體收入約800元,但此工資的發(fā)放規(guī)則(主要為押三天付一天、下個月十號結算的機制)顯然是有利于廠方的,且其中并未扣除水電等費用。
三、回過頭看
入職程序極為繁瑣(這是有利于層層盤剝的),但效率不是很高,全靠龐大的數(shù)量撐著,這與具體工作中延長勞動時間而不改進技術的方法相近;簽署合同等文件時存在大量欺騙勞動者的機會,如有些空不讓填、使用繁體字文件(雖然富士康為臺灣公司)等。
中介會壓低工價、吃返費,也成為了剝削工人的一環(huán)。
猜測押身份證的目的在于把人留住,保持生產(chǎn)秩序,以維持生產(chǎn)效率。
培訓時拉的群中經(jīng)常有年輕人吐槽生產(chǎn)工作的條件之惡劣、強度之大,不可忽略我們一行從事的精加工作和其他不同類型工作以及隨之而來的日復一日的重復的枯燥勞動對工人的身心傷害。
其他人用其他銀行卡也能收到工資,這與相關人員所講“不用什么卡就收不到工資”有出入,是在給某銀行拉客戶。
可以看到,一個工人每天從起床,再到去工廠,再到下班,再到回到睡覺的地方,他在這份工作上每天花費的時間必然是超過了十二個小時的。除去正兒八經(jīng)的八個小時工作時間,所謂的兩個小時的休息吃飯時間和兩個小時的加班時間以及花在通勤等地方的時間,一方面工人沒有從其中得到法律規(guī)定的酬勞,另一方面他/她的肉體被限定于車間與廠房那一塊“小地方”,他/她仍然是不自由的,再一方面無論他/她怎么休息怎么吃飯,都是為了更好地繼續(xù)工作,并沒有哪段時間是完全屬于自己的——做六休一的休息日也是如此,因而八小時工作制是冠冕堂皇的、徹頭徹尾虛假的存在。
“控制”不是太嚴密,最后一天夜班時有幾條線似乎在進行檢修,所以大家都無所事事,線長也沒有讓我們?nèi)プ銎渌幕睿蠹叶家谲囬g里待著,筆者甚至發(fā)現(xiàn)了一位工友的“偷懶之地”,不會被別人發(fā)現(xiàn),美美地在那里坐著。
得益于是大公司,勞保物品(如耳塞、口罩)較為完善,有專門的廁所與茶水室(可供休息)。
日復一日的重復的工作是極為無聊與枯燥的,整個人變?yōu)闄C器的附庸,而非仍是人本身,工作時間去工作,其他時間或貪戀娛樂或沉沉睡去,在此過程中消磨掉人應有的創(chuàng)造力與熱情,化作為了口舌生存的行尸走肉。
筆者還是很不善言談,不能通過與工人們的對話來獲取更多信息,這點是極不利于工作開展的,要加以改正與克服。
筆者偷偷帶回來的機器切割下來的蘋果logo、當時發(fā)的耳塞、翻料工作中擦背板所用的東西(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在廠區(qū)辦理工牌時所拍。
還有一些圖片在這里就不放出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