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弱勢敵人”,始終堅持把眼光集中于非常有限的目標上,而整體的進步只能耐心地等待力量對比的變化去逐步求得。相反,邏輯徹底論述周延,則意味著四面出擊,胡亂地使用有限的力量。
《昆侖巖:上海國企改革<意見>質疑》網發后,引起強烈共鳴。筆者后續評論,一再強調:國企發展混合制的分類控股比例是對增量發展而言,決不能把國資控股要求變成國資拋售標準,這是關鍵所在! 應當肯定,前一段時間,對國企改革前景極度憂憤的廣大民眾之所以拾回些許信心,是因為聽說中央叫停了某些國企私有化動作,把研究國企改革規劃的任務交給國資委,且斷斷續續聽到一些國資委在研究國企改革
法國《世界報》7月18日發表題為《從凝聚到傲慢,西方世界的強與弱——專訪龔古爾研究院成員、歐洲宗教科學研究院榮譽院長雷吉斯·德布雷》的報道,報道內容如下: 狂熱的西方烏托邦 《世界報》問:當我們談論西方的時候,到底指的是什么? 雷吉斯·德布雷答:西方,這既是一個區域,也是一個組織,還是一項設想。區域指的是歐洲大西洋空間。這個“第一世
作為八十年代黃金時代曾在北大(三院,六院,25樓)度過幾年無拘無束日子的人,我們從前一直認為北京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以后我們到過歐美很多著名大學,但我們至多認為它們和北大一樣好,從不認為北大比任何大學差。北大就是北大,北大只能從其自身的文明屬性和文化氣質來內在衡量,以任何外在的比較和量化指標來衡量計算北大,只能毀掉北大的傲氣和靈性。 一.“英文北大&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