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版圖上,中美博弈已從經濟領域的局部摩擦演變?yōu)橹厮苋蛑刃虻娜娼橇?。特朗普政府?ldquo;貿易逆差”為名發(fā)動的關稅戰(zhàn)爭,絕非單純的經濟政策調整,而是一場裹挾著制度對抗、政治算計、技術圍剿、經濟霸權爭奪與意識形態(tài)對抗、文明話語權爭奪的“新冷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的本質,是守成霸權對新興力量的系統(tǒng)性絞殺,是舊秩序維護者對新發(fā)展范式的滅頂式反撲。
中國的應對策略,則是對五千年文明沉淀的戰(zhàn)略定力的集中展現——既要在戰(zhàn)術層面破解“關稅大棒”的訛詐,更要在戰(zhàn)略層面打破“霸權終結論”的思維枷鎖。這場較量,既考驗著中國突破“修昔底德陷阱”的政治智慧,更將決定人類文明能否跳出“強權即真理”的歷史循環(huán)。
一、霸權焦慮下的關稅戰(zhàn):一場精心設計的制度性圍剿
美國當局者的焦慮根源,在于中國發(fā)展模式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根本性挑戰(zhàn)。當中國制造業(yè)增加值超過美日德總和,當華為5G專利占據全球34%份額,當比亞迪電動車橫掃歐洲市場時,美國突然發(fā)現:這個曾經依賴“市場換技術”的追趕者,正在改寫全球產業(yè)規(guī)則。更令其恐懼的是,中國特色的“新型舉國體制”展現出驚人的技術突破能力——從量子計算機“九章”到C919大飛機,從“天宮”空間站到可控核聚變裝置,中國用二十年走完了西方百年的技術歷程。英國《經濟學人》曾哀嘆道:“中國已建立起自循環(huán)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技術封鎖反而加速其自主化進程“。這種制度性優(yōu)勢,使得美國的傳統(tǒng)遏制手段徹底失效。
因此,特朗普政府如今對華加征125%的懲罰性關稅,標志著美國對華遏制戰(zhàn)略進入“總攻階段”。這種遠超常規(guī)貿易爭端烈度的政策設計,暴露出三個深層次意圖:其一,通過“關稅休克療法”切斷中國與全球產業(yè)鏈的血脈聯系,將中國鎖死在低端制造陷阱;其二,借助“長臂管轄”脅迫第三國選邊站隊,重構排除中國的平行體系;其三,利用“極限施壓”制造內部矛盾,打斷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連貫性。這種“經濟戰(zhàn)+認知戰(zhàn)”的復合打擊模式,與當年肢解日本半導體產業(yè)、摧毀蘇聯經濟體系的策略一脈相承,但當下的中國所面臨的挑戰(zhàn)更為兇險——既要應對關稅戰(zhàn)的經濟沖擊,更要破解“中國威脅論”的敘事圍堵。
二、美國的困局:民粹主義與理性主義的撕裂
特朗普絕非“政治素人”,其將商業(yè)博弈思維植入國際關系的策略,曾讓美國短期獲利。但2025年的關稅戰(zhàn),暴露出其戰(zhàn)略的致命缺陷:短視的民粹主義綁架國家理性。為討好“紅脖子”選民,特朗普不惜與全球為敵,甚至讓盟友歐盟調轉槍口反制美國。這種“自殺式沖鋒”的背后,是美國社會深層的結構性矛盾:制造業(yè)空心化、債務占GDP 120%、通脹高企、零工經濟泛濫。當中國反制導致美國農產品庫存爆倉、軍工零件斷供時,特朗普不得不在“強硬人設”與現實壓力間搖擺,甚至派特使尋求談判,暴露出色厲內荏的本質。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fā)的大蕭條,早已證明貿易保護主義是“經濟毒藥”。而今,美國重蹈覆轍:對華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關稅成本90%由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承擔,所謂“制造業(yè)回流”不過是政治幻覺。更危險的是,美國正將世界推向“新冷戰(zhàn)”深淵。從聯合盟友圍剿中國電動車、光伏產業(yè),到在南海煽動沖突,其行為已超出經濟競爭范疇,演變?yōu)槿轿坏陌詸嘧o持。但今日之中國,不再是朝鮮戰(zhàn)爭時“用小米加步槍對抗飛機大炮”的弱者,而是擁有空天航母、六代機、反衛(wèi)星武器的軍事強國。
所以,在這場特朗普蓄意挑起的關稅戰(zhàn)中,中方做法很明確: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三、結構性困局:美國霸權體系的自我反噬
特朗普政府看似兇猛的關稅攻勢,實則暴露了資本主義體系的深層癌變。其政策邏輯陷入三重悖論:首先,“產業(yè)回流”愿景與“去工業(yè)化”現實的矛盾。即便對中國電動車征收100%關稅,美國本土生產的Model 3成本仍比上海工廠高出47%,這種效率鴻溝注定“再工業(yè)化”只是政治幻覺。其次,“價值觀同盟”敘事與“美國優(yōu)先”本質的沖突。當強迫歐盟禁用華為設備卻拒絕對其開放云計算市場時,當施壓韓國加入芯片聯盟卻搶奪三星在美投資時,所謂“民主供應鏈”的虛偽性暴露無遺。最后,“軍事威懾”手段與“經濟透支”危機的撕裂。為維持對華軍事優(yōu)勢,美國2024財年軍費飆升至8860億美元,但同期國債規(guī)模突破36萬億美元,這種“舉債充闊”的游戲正在掏空其霸權根基。
這種系統(tǒng)性矛盾在2024年集中爆發(fā):5月,美國農民駕駛3000臺拖拉機封鎖華盛頓特區(qū)抗議農產品滯銷;6月,福特、通用汽車因中國稀土斷供被迫減產;8月,蘋果公司預警“若失去中國供應鏈,iPhone將退回功能機時代”。當60多萬人涌上美國的街頭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游戲,這些黑色幽默般的美國政客嘴中的“美麗風景線”,印證了毛澤東的著名論斷:“帝國主義者總是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過低估計人民的力量”。
中國的關稅反制措施證明:今日之博弈,不再是“強者通吃”的零和游戲,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已出現結構性裂痕,全球新秩序不再由美國獨家書寫。
四、命運之戰(zhàn):文明進階道路上的涅槃重生
這場關稅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早已超越貿易爭端范疇,成為新舊文明形態(tài)更替的催化劑。中國的應對之策,正在書寫不同于西方殖民掠奪的現代化新范式:在“發(fā)展理念”層面,“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霸權穩(wěn)定論”,將合作共贏植入全球治理基因;在“技術倫理”層面,“科技向善”原則抵制“技術霸權主義”,讓5G、人工智能成為普惠工具而非控制手段;在“文明互鑒”層面,“和而不同”智慧消解“文明沖突論”,為多元現代性開辟可能。這種文明層面的升維競爭,才是令西方真正恐懼的“降維打擊”。
未來三十年的決勝關鍵,在于能否實現三大戰(zhàn)略躍遷:其一,構建“自主可控+開放兼容”的產業(yè)鏈體系,在保持全球化的同時筑牢安全底線;其二,推動“制度型開放”,通過RCEP、金磚擴容等機制重塑貿易規(guī)則;其三,培育“新質生產力”,在科技領域實現“驚險一躍”,徹底打破“高端鎖定”,在數字文明時代掌握定義權。
由此可見,這場關稅戰(zhàn)爭,本質上是一場“道路之爭”。美國試圖用舊霸權邏輯維持單極秩序,而中國正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重塑全球治理規(guī)則。中國的勝利,不取決于一時一地的貿易順差,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超越簡單的“趕超思維”,更要建立文明對話的話語體系——當世界75%的年輕人通過TikTok了解中國,當全球氣候治理因中國碳中和承諾加速推進時,新的文明范式已在孕育。
結語:于變局中開啟新局的東方智慧
回望歷史,16世紀的地理大發(fā)現、19世紀的工業(yè)革命、20世紀的信息革命,每次文明躍升都伴隨著霸權更迭的陣痛。今日中美博弈的本質,是人類文明向更高形態(tài)演進必經的“分娩之痛”——這注定是中美未來命運的分野。
中國在這場關稅戰(zhàn)爭中的表現,已經給出破題之道:既不陷入“冷戰(zhàn)思維”的對抗陷阱,也不掉入“韜光養(yǎng)晦”的戰(zhàn)略迷思,而是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視野重構競爭范式。當美國特朗普當局還在用18世紀的殖民思維應對21世紀的文明競爭時,中國已用“一帶一路”串聯起134國的共同發(fā)展夢想,用數字經濟重塑46億人的生活方式,用碳中和承諾引領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這種超越霸權邏輯的文明自覺,才是決定國運之爭勝負的真正密碼。
歷史終將證明:能夠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從來不是堅船利炮的威懾,而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智慧。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