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回應教材插圖事件:責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教育部立即部署對全國中小學教材進行全面排查;暢通中小學教材問題快速反映通道,公布教材問題反映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三甲就聊聊這件事。人教版小學數學插圖事件近日席卷全國,“毒教材”也迅速成為網絡熱詞。教材中插圖人物普遍有唐氏綜合征特征,倒掛五星紅旗,亂畫中國地圖,男孩子生殖器裸露、勃起,女孩子露內褲,男孩拉女孩裙子摸女孩胸......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看到孩子們在用這樣的“毒教材”,家長的內心是非常崩潰和氣憤的。
教育部的回應原本應起到平息輿論和民憤的作用,但從網絡反應看很扎心。綜合網絡民意認為,“毒教材”事件絕不單單是審美審丑問題那么簡單,伴隨令人作嘔的“毒插圖”一起裸露的還有潛藏深處的意識形態、邪惡的文化滲透、扭曲的價值觀和靈魂。
這樣的“毒教材”出自誰之手?是如何過審的?過審時都是什么人、哪些人進行了審核?是如何推向全國的?太多太多的疑惑和不解,需要一個明明白白的結果,徹底斬斷催生“毒教材”的利益鏈、揪出潛伏在暗處的某些“高人”。
孩子的事是大事。面對網絡輿論關切之事,不同部門、不同地方的處理態度也截然不同。從既往的一些事情看,有的地方一刪了之,刪到悄無聲息和沒有發生過。就說前幾天吧,三甲有一篇文章建議某地的疫情信息發布能詳細一些、透明一些,多公布兒童感染救治情況。因為張伯禮院士從某地支援回到天津津接受采訪時透露,某地的感染群體中,不僅老年人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兒童的感染比例也很高。關于兒童感染信息在某地既往的疫情發布中很少見到、幾乎沒有,所以三甲才寫了分析文章和建議。但這篇文章很快就被刪除了。
這次“毒教材”的事也與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在接下來該事件的后續發展中,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善意傾聽,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結果和答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