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天壤之別,為什么北京戶口如此重要,為什么大學生寧愿當體制內的掏糞工,惡土開不出善花,制度的腐敗是最齷齪的黑暗。
北京市公務員集資房,位置劉家窯橋西南,均價4000,周邊30000
鐵道部集資房,位置西直門鐵科院院內,均價2000,周邊50000
公安部集資房,位置廣渠門外,均價4500,周邊35000
外交部團購房,位置雙井橋東南,項目名稱喜福會國際社區,均價6000,周邊35000元
中石油團購房,位置太陽宮地鐵站,項目名稱太陽星城,團購價8800,周邊28000元
市區政府團購房,位置大紅門,項目名稱京投快線-陽光花園,團購價6000,市場價25000
市發改委建委集資房,位置;六里橋西南,均價4000,市場價30000
人民銀行集資房,位置宣武門康樂里,均價2000,市場價50000
市鐵路局集資房,位置廣安門手帕口南,均價5000,市場價32000
中信銀行團購房,位置菜市口,項目名稱中信城,團購價5000,市場價33000
房改之后,名義上的福利房在中國社會早已消失,雖然隨后有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規范”期,但到了2006年,國務院就劃下了“黨政機關不許集資建房”的紅線。現在看來,這條紅線并沒有發揮什么作用。濟南、合肥、深圳、北京,全國各地興建了大量地段優越、價格極低、設施完善的房子,它們有的名為“經濟適用房”,有的叫“集資建房”,但共同之處在于,它們不會到市場上發售,普通老百姓多花錢也別想買到。而更讓人無語的是,據央視披露,當相關部門紛紛為土地資源緊缺叫苦,并視其為房價畸高因素之一的時候,北京懷疑有超過6成的土地是專供公務員住房保障的。
房改的市場化方向正確,某些房地產商們宣稱的沒錢就別想買房也沒什么大錯。如果“錢”真的成了獲得住房的唯一條件,那么我們倒完全贊同哈耶克那個著名的判斷:金錢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的自由工具之一。可事實并非如此,當你花比別人多三倍的價錢,也不能買到他所擁有的房子時,你只會懷疑,手中的貨幣還是不是“一般等價物”。大理的事件中,有資格把世界級旅游景點變成后花園的當然是富人,但肯定還要附加另外的標簽。兩個新聞事件,都具有相同的指向:擁有特權的人,總能得到普通人做夢也得不到的東西。
不知大家會有何感想?你肯定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個國度里的多數人在當“房奴”,還有一些人在為晚上睡一張安靜衛生、ml不會影響到別人的床而奮斗,在為高房價或愁腸百結或怒氣沖天。可是你的痛苦注定有一些人永遠不懂,因為他們不必望房興嘆。反差之大只會讓你覺得,要么是你生活在別處,不是在神州。
國家的經濟增長,幾乎很大一部分是依賴于中國的房地產。而這個依賴,并不是中國選擇的,而是中國目前無法不去選擇的!因為沒有可以再代替的可以比房地產更好的經濟項目了。并不是說,中國現在依靠房地產,就持續下去,看到樓市將要崩盤時,政府就可以選擇不依賴房地產,轉而使房產降價了,除非這段期間政府能找到更合適的代替品!目前來看是沒有的;
房產的利益,有很多房地產背后的受益者,他們本身就是在政府機關的最高層!他們可以說是做為中國炒高房價的主體!房價上漲得越高,對他們個人來說,就掙得越多!對于同時掌控著國家權力的領導來說,他們必然不希望自己所投資的產業降價。但是他們對樓市崩盤的意識掩耳盜鈴,總覺得樓價還可以再上升一點點,自己還可以再多掙一點點。。。去挑戰樓市崩盤的最底限;
地方政府的執行能力,就算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控制房價,降底樓市崩盤的風險,但是大部分地方政府依然會為了提高自己的GDP,不完全的落實控制政策。這種地方為了自己利益,不貫徹國家相關政策的省市遍布全國,況且本地區的樓市效益又幾乎都跟本地區領導的灰收入有關!最終一樣會導致崩盤的結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