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您先嘮著,我得趕緊回去把那塊地拍下來”,這簡直就是周星弛電影里的臺詞,然而就在近日被實實在在地表演了一回。溫總理“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的話音未落,北京市就轟然現身三大央企“地王”。
太拿總理不當干部了。稍微給總理留點面子的話,也不會在“兩會”剛剛落幕的時候,就辦這上眼藥的事啊!小樣的,政府還沒辦法你了?這話還真說著了,如果政府不是投鼠忌器,房市也不至于像今日這般猙獰。然而就算是投鼠忌器,就算是把“器”砸爛了,房市這只“鼠”也得砸,今日不砸,它只會越來越大。
房市為什么打不得?打壓房市會有什么后果?
一,打壓房市就會打壓與其相連的整個產業鏈,如建筑行業、建材行業、能源行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運輸行業等都會受到嚴重損失,甚至會波及到路邊打印、繪圖、復印、律師、會計、審計等看起來與房地產根本就不著邊際的行業。
二、打壓房市會大大減少政府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調方式、轉結構還在娘胎中,還沒有進入搖籃里,政府財政收入仍然嚴重依賴賣地。如果取消賣地收入,發不起公職人員的工資的地方政府也不在少數,更不用說再投資搞什么調方式、轉結構了。
三、打壓房市會減少就業機會。雖然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多數已經實現了機械化,有的行業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動化,但該產業鏈上容納就業人員數量仍然十分可觀。
四、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出口型的經濟遭受很大阻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反對中國政府對出口企業實行補貼。如果再打壓房市,中國經濟的兩個最大的依靠——出口和房地產都將遭受重創。
五、如果打壓房市,會遭到房地產商、因房地產獲利的政府及官員(包括獲得非法收入的官員)、炒房者的強烈反對。剛剛購得了住房的真正住戶可能也會表示反對,但反對意志不如前者堅定。
房市為什么非打不可?這里我不提買不起房的事,就按某“高人”所言,買不起房是自己的事,不怪政府,不怪開發商,就怪我爹媽太窮,就怪我自己沒本事,僅做了一個安分守己,不會玩潛規則的公務員。買不起房,我認了,行不行?我今天再冒昧做一次所有買不起房的人的代言人,假設他們都和我一樣,也都認了,行不行?
咱說其他的。房市這樣發展下去,不僅房市本身是死路一條,整個國家的經濟也是死路一條。
一,房價不降就崩,不會有其他選擇。穩定穩不住,剛剛發生的地王事件就是證明,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更多的東西出來證明給你看。現行政策對房市的調控已經不是乏力,而根本就是軟弱無力。穩不住就是漲,而真正漲價的空間也不大,因為貨幣供應已經不是正常供應,是靠通貨膨脹維持,靠印票子維持。房價漲幅多半是虛的。今年年初,蔬菜、糧食等維持生存的必需品價格已經大漲,漲幅絕不是統計出來的百分之十幾、二十幾,比去年三季度至少翻了一倍。豬肉價格維持平穩甚至略有下降,這其中的原因牛刀已經分析過,居民已經吃不起了。所以房價看漲,漲的只是票子數量,只是絕對價格,相對價格是在下跌。若要勉強維持,只能靠通貨膨脹,靠越來越惡性的通貨膨脹。不少手中有點錢的人正在急于買房,就是迫于通脹預期的壓力,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恐慌心理,足以引起執政者的警惕的,然而非常可惜,沒有。房價漲、通脹、房價漲、通脹,這就是當前房市怪胎造成的循環,這個循環會持續多久,不好判斷,但其結果是什么?相信沒有人不明白。房市徹底崩盤的時候誰會倒霉,也基本可以預料。不法官員不會倒霉,老婆孩子都已經加入了外籍,到時候風聲緊就偷渡,風聲不緊也可以悠哉悠哉地辦出國手續。開發商、炒房者也不會倒霉,一看形勢不好,馬上出國找個地方去享福就是了,那里的環境可比國內好多了。不是經常有從美國回來的人說么,“美國有多好?天堂多好,美國就有多好。皮鞋一星期不擦,上面都不帶有土的”。中國的環境呢?城市空氣讓你一天不咳嗽都不帶喘氣的。中國經濟會倒霉,以房地產領頭的整個經濟將因為房市崩盤而變得一塌糊涂。中國會倒霉,那個時候難道還有安定團結不成?老百姓會倒霉,現在建立的一切社會保障將變成空白,就業無望,失業大軍遍地,沒有收入,沒有安全,如果糧食安全也保證不了,不亂胡為?后面即將談到糧食也肯定不會安全的問題。
二、地方政府已經無地可賣,現在可能就有不少地方政府在賣耕地。十八億畝耕地的數量,肯定是把城市郊區的土地,包括糧食產量較低的山坡地,甚至包括因為糧食產量過低而基本已經被拋荒的山坡地全算了進去。即使這樣,現在也不一定還有十八億畝耕地。先補償后開發的政策能被全面、認真地執行嗎?如果已經補償了,那么補償的耕地在哪里?怎么會有農民沒有地種?失地農民上訪難道真地全都是因為征地補償款的問題嗎?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還有誰敢相信?現在究竟有多少畝耕地?我想也不難統計。不使用統計部門自己統計的數據,直接開發一個平臺,讓每個農戶將其正在耕種的土地上報,每塊地都有對應的農戶,誰造假,一眼就看出來了。然后發動志愿者,專門揭發上報中的造假事件。我想,發動幾千萬名志愿者是沒有任何困難的。通過最終的統計結果,看看我們對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已經突破了多少了?然后再來想想現在的房市為什么必須打壓。偏遠縣城用良田開發商品房的現象可能遠比大城市突出。
三、現在沒房住的人怎么辦?吃飯和住房哪一個更重要?當然是吃飯。十天不吃飯,人就會餓死,十年住在大橋下,也不至于死人。然而從現在不建房子,難道就沒有房子住了嗎?空置的那些房子是干什么的?前兩天某網友透露了社科院的一個調查報告,全國600多城市,6500多萬套住房空置,可容納2.6億人。不接茬建房,問題就真那么嚴重嗎?
四、轉方式、調結構是中國經濟發展突破瓶頸的唯一出路,而轉方式、調結構必須從打壓房市開始。無論是國有資金還是私有資金全部流向了房地產領域,沒有資金支持,方式怎么轉?結構又怎么調?有人指責國企不該高價拿地,這純粹是瞎掰。關鍵在于必須打壓房市,而不是誰高價拿地的問題。國企不高價拿地,私企拿地,也只是利潤分配的問題,只是國退私進還是私進國退的問題,其根本著眼點僅僅在于讓錢主動流到私人腰包,這根本不能解決老百姓買不起房的問題。幾年前,國企沒進入房地產的時候,房價已經高得離譜,那時的房價已經不是誰買得起的問題,早就成了誰炒得起的問題。不打壓房市談轉方式、調結構,只能是空談,是紙上談兵,甚至可以稱之為忽悠。
五、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不僅科技含量低,而且不少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中國當前正拿著大把大把的錢,建造空置的房子,污染中國人自己的生存環境。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氣、環境條件很差的空間里,農民的土地又被工業廢水污染。賺得錢容易計算,污染環境所造成的惡果既難以計算,污染的實際狀況同時又被某些利欲熏心的部門刻意掩蓋著。紙不會永遠包住火,雪也不會永遠埋住死孩。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能看到央視的播音員以無比悲憤、無比痛恨的聲音來痛斥污染,然后再有一個專家頭頭是道地分析今日放縱房市的錯誤之處。
六、房市產生的財富大鱷已經使政權有了變色的危險。權力絕不是萬能的,當財富占有超過一定限度時,權力就會被其收買乃至包養。到時候不是權力駕馭財富,而是財富駕馭權力。權力只能為有錢人說話,而絕大多數沒錢人則失去話語權。歐美國家的現實已經證明了這一切。民主只是假相,財富專制才是真相。沒有哪一個行業能比房地產業來更善于制造大鱷了。朱元璋為什么想盡一切辦法干掉富可投敵國的沈萬三?沈萬三可不是什么造反派。老朱就是害怕尾大不掉,害怕將來其子孫及臣下被沈萬三后代的財富控制。而今的房市卻正在制造一個又一個的沈萬三。另外,從兩會代表、委員的構成及其言論來看,以房地產或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老板,已經形成了一個財富集團并成功占據權力機構。身為地方政府領導的代表、委員,回到本地,誰又不去仰承財富大鱷的鼻息?
房市,打有麻煩,不打則會有更大的麻煩。永遠這么下去是不可能的。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于養毒。用鋼釘刺破房地產的泡沫,只是早晚的事兒,趕早不趕晚。你舍不得,規律卻是舍得。等到規律發威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死得很難看。當然這些死得難看的絕對多數是無辜的百姓,也會有那個時候才上任的政府及政府官員。
遏制房價上漲,有口號沒措施,或者說沒有有用的措施。其實也根本遏制不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堅決開征二套房以上的物業稅,讓6500多萬套住房在二、三年內轉移到真正的買房人手里,讓房子回歸供人居住的本能,徹底喪失其作為賭博籌碼的功能。如開征過程中,發現臨時造假將房子轉到其親友名下,或夫妻雙方為規避物業稅而假離婚的,沒收一套房以外的住房。這怎么就不好操作呢?
非不好操作,不愿操作也。那么就讓我們一齊等待那個讓我們大多數人死得很難看的時光來臨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